护士发生针刺伤的防护及处理方法
2011-02-10金晓霞
金晓霞
针刺伤是一种意外伤害,可导致受伤者局部出血。同时被病原体污染的血液或体液会由此接种到受伤者体内。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经常接触注射器等锐利器械,因此,极易引起针刺伤,随着针刺伤而来的就是令人生畏的乙型肝炎、丙肝、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染病。因此,如何预防针刺伤及针刺伤后如何处理成为护理工作迫切关注的问题,现就针刺伤易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进行综述。
1 主动预防措施
虽然大部分医务人员都能正确认识到被HIV或HBV等血液传播性疾病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很有可能发生感染,但仍有个别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对针刺伤的危害认识不够或对主动预防措施不熟悉,执行不力,只有在临床证实或者有相应症状时才警觉,这是造成临床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的重要原因。
要加强对护士职业防护的培训和教育,在医务人员中开展普及性预防,即假定所有患者血液、体液都有潜在感染性而采取防护措施。临床上患者就诊时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已感染病毒。因此,在工作中无论面对的患者是否有传染性疾病,均应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面临的潜在危险。所以在护理操作中注意每个细节,可以保护自己免受各种血液传播疾病的感染。
现今每年均有医务人员因针刺伤而感染血液传播性疾病。锐器刺伤已经成为职业暴露感染HIV、HBV、HCV的主要传播途径。临床护理工作中因针刺伤而感染艾滋病、乙肝、丙肝者均有所见,而今我们还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HIV和HCV,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好防护工作。
1.1 注射器使用后不要重新套上针帽 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切禁重新套上针帽,以防造成针刺伤。
1.2 安全处理针头 注射器使用后立即将用过的针头丢入不能穿透的、防漏密闭的锐器收集箱,以减少锐器暴露时间,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1]。锐器收集箱外要有醒目的标志,应放置在利器使用的地方便于使用。锐器收集到容器容量的四分之三时即应停止使用,并及时更换。更换时要确保盒盖关闭严密,并送指定地点统一毁形。任何时候都不能用手弯曲、损坏或弄直针头,不能将针头丢在一般的垃圾桶内,以免刺伤他人,使用后的物品应由操作者本人处理以降低刺伤的危险性。
2 针刺伤后的应急处理措施
皮肤黏膜一旦受伤,应立即挤出少量血液,用流动自来水冲洗,然后用酒精、碘酒消毒后包扎,并及时做相关病毒血清检查,确定是否存在隐性感染。若明确被感染患者血清污染的针头刺伤,应立即采取注射疫苗等治疗措施,并随访观察,做到早期预防。对HBV易感者受到HBV污染的针刺伤后,可接受高效免疫球蛋白或乙肝疫苗注射,有效率达75%。如受到HIV患者血液污染的针刺伤,应在伤后几小时内立即使用齐多夫定(叠氮胸苷),但对此药是否有效意见不统一,1995年CDC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证实是有效的,但并不能预防所有感染的发生。如被HCV感染的针头刺伤,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强调局部伤口的处理,定期随访早期发现是否感染。笔者建议有条件者应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挤出刺伤部位的血液,然后用肥皂液清洗伤口,并在流动的清水下反复冲洗5 min后消毒包扎。伤后48 h内应报告上级并填写报表,再根据患者的检验报告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血液的基线测定和跟踪核查。
可疑暴露于HBV感染血液、体液时应于24 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可疑暴露于HCV感染血液、体液时,及时将暴露时间报告给职业暴露后预防性服药机构(PEP)负责人,经过专家评估后立即服用预防性药物并进行跟踪观察,严格按照当地PEP方案进行处理。
3 完善各项防护措施
职业道德要求护士要努力护理好每一个患者,不能因其所患的疾病而歧视患者。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一个护士可能或已患乙肝、艾滋病或其他传染性疾病而歧视她。护理安全文化是一种护理管理思路。随着医学科技进步,职业安全问题越来越被医务人员所重视。因此,加强医务人员自身的健康保健,免受感染之苦,更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问题。护理管理层要制定完善职业防护教育制度、职业安全技术培训制度、锐器损伤后登记上报制度,建立针刺伤后处理流程常规,完善各项防护措施,预防疾病从患者传播至医务人员,加强预防和控制由锐器刺伤所引起的血源性疾病感染,使医务人员的职业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4 讨论
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护士特定的工作性质,使护理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而由此引发的职业伤害没有引起护理人员的足够重视。因此,加强护理人员对针刺伤的认识与防护尤为迫切。
[1]李红梅,李文涛,肖叔贞.减少护理工作中的意外刺伤.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