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Ⅰ号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2011-02-10樊琴
樊 琴
(内蒙古中蒙医院,呼和浩特010020)
冠心病心律失常是指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肌缺血所诱发的心律失常,是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属中医 “胸痹”、“心悸”[1]范畴。笔者2006年12月~2007年11月应用院内制剂心安Ⅰ号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32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均来源于内蒙古中蒙医院心内科病房及门诊。男15例,女17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5岁,平均64.34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0年,平均4.73年;合并高血压17例,糖尿病3例。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根据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2]及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标准[3]拟定。中医辨证诊断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及《胸痹心悸(冠心病心律失常)中医急症诊疗规范》[1]拟定,符合中医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候者。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中医诊断标准及西医诊断标准者,年龄45~75岁;停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2周以上者。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者;②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电解质紊乱及药物所致的心律失常;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持续性室速、尖端扭转性室速、室颤);③排除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室内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及心动过缓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对本药过敏者;⑥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治疗方法
32例患者除常规西药治疗外,停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2周以上。口服心安Ⅰ号,由内蒙古中蒙医院制剂室提供。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
观察指标:①症状与体征:主要观察心悸、胸痛、胸闷、心烦失眠、口干、气短乏力、汗出、舌象、脉象。按无、轻、中、重分4个等级,分别为0、2、4、6分予以判断计分,每例病例症状积分之和为该病例证候总积分值。使用24h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②安全性指标: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1)中医症状总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原有症状消失,或总积分减少≥2/3者。有效:治疗后总积分减少1/3以上而未达到2/3者。无效:治疗后总积分减少≤1/3者。(2)心律失常疗效判定标准:①早搏判定标准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效:用药后过早搏动消失75%以上。有效:用药后早搏次数较原来减少50%~75%。无效:用药后早搏次数减少不足50%,无变化或较前增多。②阵发性房颤判定标准:显效:用药后发作基本控制,或频发转为偶发。有效:用药后发作频率较原有减少50%或50%以上,持续时间较原来缩短50%,或频发转为多发,或多发转为偶发。无效:用药后无变化。
抗心律失常疗效与类型的关系:室早16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5.00%;房早13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4.62%;阵发性房颤3例,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66.67%。
抗心律失常疗效与其病情程度比较:轻度5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中度24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5.00%;重度3例,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66.67%。轻、中、重度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中医症状疗效与性别的关系:男15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0.00%;女17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6.47%。男、女中医症状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中医症状疗效与年龄的关系:45~54岁5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55~64岁10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0.00%;65岁以上17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0.59%。三个年龄组的疗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组中医症状疗效与病程的关系:<1年3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1年15例,显效3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6.67%;5年8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75.00%;10年6例,显效3例,有效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50.00%。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讨论
冠心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根本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甚至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和梗死以及由此形成的心肌纤维化、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缺血对心肌代谢、功能与结构的损伤及电生理的改变,而引发了心律失常。中医以 “胸痹心悸”命名[1]。本病多属虚证,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气为血帅,心气不足则血液运行无力,心失所养而致心悸、怔忡。气行不畅,血脉瘀阻,脉道不通,故脉歇止不齐。朱德礼教授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心安Ⅰ号,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方中黄芪、炙甘草合为君药。现代药理研究黄芪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炙甘草有明显的抗早搏作用,对心肌有正性肌力作用,能增加冠脉血液供应,改善心肌缺血,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麦门冬、玉竹在方中合为臣药,起到清心安神、养胃生津之功。佐以丹参活血化瘀,茯苓宁心安神。纵观全方,以益气养阴为主,兼能活血化瘀,宁心安神,标本同治,攻补兼施,切合病机,使气旺血行,气血流通,心脉畅达,心律自得安泰。
结语
本研究证明,心安Ⅰ号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有效制剂。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症协作组.胸痹心悸(冠心病心律失常)中医急症诊疗规范.中国中医急症,1995,4(4):181-189.
[2]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7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