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医改与社会医学发展——在中华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上的讲话

2011-02-10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1年6期
关键词:医疗保障医疗卫生工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 王陇德 院士

(2011年10月22日)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好!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13亿人民的健康,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是一件受到全民关注、事关全局的重大民生工程,对当前和长远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深化医改两年多以来,近期五项重点改革均取得了积极进展和初步成效,广大城乡居民切实得到了改革带来的实惠。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取得一定进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正在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进一步提速。这些已经取得的进展,使得我们对我国医药卫生制度改革的成功充满了信心。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这次改革所面临的任务很艰巨,各方面的关注程度之高、投入力量之大、牵涉面之广,是前所未有的。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还有不少理论问题、不少政策问题、不少实施举措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有效解决。

今年是实施近期医改五项重点工作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作为以研究健康相关社会因素,探讨社会卫生策略为特色的学科,社会医学历来有参与宏观卫生政策制定和医疗卫生服务调研的优良传统。近30年来,广大社会医学工作者积极参与初级卫生保健评价、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区域卫生规划、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重大疾病防治、健康促进、行为生活方式干预等工作,不仅在传染病、慢性病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国家医改方案和一些重大卫生决策中起到了咨询和参谋作用。此外,一些由社会医学学科率先从国际引入并在国内积极倡导的卫生理念,如“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全面健康观”、“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等,已越来越多地被医药卫生界同行关注和承认,并对我国医疗卫生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当前,医改进入了承前启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社会医学学科应该积极把握住宝贵的发展机遇,广大社会医学工作者应该主动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深入探索,努力实践,做医改的支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在此,我谈三点希望:

第一,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医改。充分发挥社会医学工作者在宏观卫生政策研究和卫生服务评价方面的优势,积极研究医改中的关键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并把研究成果上升为政策建议和措施,为医改建言献策,努力在重大公共卫生政策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安排方面起到智囊团、思想库作用,为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迫切问题作出实际的贡献。

第二,从改善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着手,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应用社会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社会经济状况、文化因素、人口增长、生活劳动条件、医疗保障制度、行为生活方式和医疗卫生服务等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复杂作用,对现有的主要社会卫生问题进行社会病因学分析,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综合性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第三,加强学会建设,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社会医学分会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进一步团结和组织全国广大社会医学工作者,保持和发扬优良传统,充分发挥专业团体的学术带头作用,加强学科建设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努力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再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祝社会医学学术年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医疗保障医疗卫生工作者
医疗保障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深化军队医疗保障改革新举措的探讨
从医疗保障向健康保障迈进
贵州:三重医疗保障网精准扶贫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