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标准果园创建成效及主要措施

2011-02-10山西省农业厅果业站

中国果业信息 2011年11期
关键词:果业山西省果园

山西省农业厅果业站

近年来,山西省以标准果园创建为核心,深化结构调整,优化战略布局,提升产业水平,有力地促进了水果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创建成效

自2009年7月农业部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全国标准果园创建活动启动会”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整合资金,成立领导组,强化责任,完善标准果园建设标准,制订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大宣传力度,严格按照农业部的要求进行标准果园创建,并将标准果园建设列为政府重点考核工作之一,激发了广大果农提升果园管理水平、创建标准化果园的热情,有力地促进了标准果园创建工作。在全省各级共同努力下,标准果园创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目前,山西省共创建部级标准果园5个,省级标准果园30个(其中,苹果标准园20个,梨标准园7个,葡萄标准园3个),涉及农户1万余户,标准果园规模达到0.28万hm2,年产果品10万t以上。

标准果园建设的主要成效,一是改善了果园基础设施。通过修建园路,修改电路,建立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设施等,山西省果园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二是提高了新技术应用率。在标准果园全面应用果实套袋、果园生草、高光效树形改造、铺设反光膜、施用有机肥料等技术,新技术应用率达90%以上。三是提高了果品的产量和质量。标准果园平均每667m2产量达2 500 kg以上,是普通果园的2.5倍,果品价格比普通果园的果品高50%。四是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标准果园创建依托专业合作社,制订统一标准,进行统一供苗供肥、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产品、统一销售,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五是加强了示范带动作用。标准果园的创建为各地树立了示范样板,充分展示了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现代化果品采后处理措施及高投入高产出典型,为全省水果产业发展树立了标杆。各地围绕标准果园开展技术培训和观摩交流,示范带动其他果园标准化生产,极大地推进了全省水果产业标准化进程。

二、主要措施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针对国内外两个市场,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对接,提高产业整体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根本措施就是要实现水果产业发展方式转型、经营方式转变及工作方式转变。标准果园创建则是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对接,实现果品生产和管理的标准化、集约化,推广新技术和新管理模式的重要途径。为了贯彻落实好这项工作,2009年山西省农业厅成立了标准果园创建领导组,由关建勋副厅长任组长,省财政厅、发改委等相关厅局,农业厅财务处、计划处、果业站、土壤肥料站、项目监管处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统一协调,加强合作,共同完成好标准果园创建工作。2010年省政府把标准果园创建列入全省农业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通过标准果园创建实现山西省水果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后商品化、销售品牌化和经营产业化方向转变。2011年省委省政府在制订“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实施水果“双增”工程,包括发展新果园、改造低产果园和建设标准果园等三方面内容,标准果园创建列为“十二五”时期山西省果业发展重点。

制订规划和实施方案。2009年标准果园创建活动启动后,山西省立即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到各地水果专业合作社、果园地头一线,开展标准果园创建调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立足山西生态和资源优势,坚持优势区域优先、规模优先和自愿申报的原则,科学合理做好标准果园创建的规划和布局。按照规划,第一批标准化苹果园、标准化梨园和标准化葡萄园建在运城、临汾、晋中和忻州等4个水果主产市的18个县(区),以18个优势主产县(区)为中心,带动周边各地开展标准果园创建。同时,组织山西省水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和各级果业系统骨干,通过摸底调查、反复论证,制订了 《苹果标准园创建标准》、《梨标准园创建标准》、《葡萄标准园创建标准》。在完成好这两项工作的基础上,山西省严格按照农业部的要求以规模化、标准化、产后商品化、品牌化和产业化为标准果园创建总体目标,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包括领导机构、资金整合、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档案管理和建园方案等。建园方案内容包括标准果园创建的详细地址、涉及农户、果园面积、品种结构、建设规划、建设内容、建设标准、投资估算和效益等。实施方案下发后,各地迅速成立领导小组,落实资金,协调水利、财政、工商等各相关单位,组织技术人才包村包户,印发 《标准化果园创建生产技术规程》,加大宣传力度,制订完善了档案管理制度,定期督查,做到年初有方案,年中有检查,年终有考核,贯彻落实好农业部标准果园创建工作。

整合资金,增加投入。为完成好标准果园创建工作,山西省积极整合省发改委项目、省财政支农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基地县建设项目、退耕还林项目、水果“双增”工程项目以及农业厅内部资金包括技术培训、测土施肥、合作社扶持等资金,2010年整合资金2 100万元,2011年整合3 000多万元,用于标准果园创建工作。

加强观摩培训和宣传推介。一是加强技术培训。先后组织全省11个市主管水果产业负责人、20个水果生产大县的负责人在平陆县举办了“山西省标准化果园创建工作会”,在晋中、临汾和运城3个市召开了“推进2010年全省标准果园创建流动现场会”,通过召开会议的形式部署工作,加强培训交流,加强宣传;通过现场观摩高标准果园,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树立榜样,以点带面完成好工作任务。3年来,先后邀请国家和省内水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开展了大规模培训,通过专家授课和现场参观的形式使广大业务骨干及果农了解了国内苹果产业发展动向,提高了理论知识水平;全省围绕标准果园创建,共开展了12次省级技术培训,培训技术骨干5 000余人次,全省各地共举办各类培训约1万场次,培训人数达60余万人次。二是加强观摩交流。先后组织全省水果生产重点市(县)主管果业相关负责人赴陕西和甘肃参观考察了当地果业发展及标准果园创建情况。通过对延安、洛川、静宁、泾川、天水等地标准园建设和全国知名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甘肃天水花牛苹果生产基地等高标准园和生产基地的参观,大家见识了高技术、精管理、高投入、高产出的样板示范园,极大地丰富和启迪了思想意识;与此同时,大家也充分认识到了山西省水果发展的不足,形势紧迫,产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定位山西水果产业,在行政推动和资金扶持上下功夫,在提高标准果园创建水平上下功夫,从而提高山西省水果产业竞争力。三是加强宣传推介。坚持针对标准果园创建开展各项宣传推介活动。2010年参加了农业部在杭州举办的“优质水果展销洽谈会”;2011年,在山西省举办的“山西省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和“全国农业贸易博览会”上,我们都组织全省标准果园创建先进典型果园园主、专业合作社等积极参加,通过这些重大活动的平台宣传山西果业,把山西水果品牌打出去。与此同时,我们还组织全省果业系统积极参加农业部组织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优质水果推介活动”。此外,为了在“第九届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充分展示山西省标准果园创建成果,我们组织平陆县冠华有机果品专业合作社、临猗县万腾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盐湖区绘鑫农林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3个单位,筹措人力、物力、财力精心筹备,请北京万商会展服务有限公司制订了展览方案和展板设计,要求3个单位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好这次标准果园展示任务。要求这次展览会既要展示成绩,又要学习先进,更重要的是在国内甚至国际上打响山西水果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果业山西省果园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秋天的果园
新媒体时代下广告策划在果业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果园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临猗果业“三变”领唱增收致富曲
新疆天昆百果果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