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护理的新进展

2011-02-10叶显元方凤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4期
关键词:囊袋心脏起搏器起搏器

叶显元 方凤霞

自瑞典Sening医生于1959年在人体胸壁上埋藏了世界上第一只心脏起搏器以来,该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因心脏起搏器安置是常用的有创性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特别是并发症的发生已成为阻碍患者早日康复的突出问题。如何做好术后患者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治疗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的护理综述如下。

1 永久起搏器相关的概念

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的传导刺激心肌,使之兴奋和收缩,从而替代正常心脏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脉冲频率有效地搏动,心脏起搏器是帮助缓慢型心律失常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恢复正常心率和心律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1]。

2 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分析

2.1 术后体位和卧床时间 对于安装起搏器患者,为防止电极移位,需在术后限止活动,通常让患者卧床休息24~72 h。由于严格制动,加之卧床时间过长,患者容易出现腰背部疼痛、肢体麻木、失眠等。通过改进护理方法,采取了术后24 h内保持卧位,限止活动,24~28 h后改为半卧位,72 h后允许下床在室内轻度活动,同时指导患者做上肢及肩关节适当运动,能减少腰背部疼痛,肢体麻木等的发生[2]。使用电动防褥疮气垫通过规律循环交替充气,改变患者受压部位的着力点,使局部受压时间缩短,改善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同时通过气垫波浪式按摩,起到了手工按摩的作用,能减轻局部受压时间过长而导致的腰背部疼痛,保证患者的睡眠,有利于康复[3]。

2.2 术后心电监护和病情观察 起搏器安置术后应给予心电监护,严密监测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及心电图是否有心律失常的表现,随时做好电复律准备。一般开始15 min记录一次,4次正常后改为30 min一次,连续4次正常后遵医嘱继续监测到平稳[4]。需经常询问患者有无心悸、胸痛、胸闷、烦躁、呼吸困难、出冷汗等症状,如有异常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并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5,6]。

2.3 心理干预 患者常对起搏器安置术治疗的效果、伤口愈合好坏、是否会出现并发症及手术预后等十分担忧,加上术后卧床引起周身不适,常表现出恐惧、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针对这些情况首先要创造良好的病室环境与气氛,了解患者的心理、社会和文化背景,通过适当运用触摸技巧使患者放松或用肢体语言进行沟通给予心理安慰与支持,通过介绍治疗成功病例,及时解答疑问,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提高其认知功能,消除不良情绪,从而愉快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病情康复[4]。

2.4 并发症防治的护理 起搏器安置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感染、栓子形成、心律失常、低血压等。

2.4.1 出血及血肿形成 起搏器安置术后囊袋积血及局部血肿形成是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术者操作粗糙、止血不彻底,血管结扎不牢固或缝合线松脱是引起囊袋积血的主要原因。预防及护理措施主要有:术中仔细操作,认真结扎局部小血管,如发现皮肤青紫有波动感,可能存在囊袋积血,要及时处理;术后用弹性绷带包扎,并用砂袋压迫12 h,以减少伤口渗血及血肿形成;每天换药1次,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皮肤青紫、有波动感等情况,如有则提示有血肿形成的可能,要及时处理[6]。

2.4.2 感染 感染是起搏器安置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起搏器囊袋局部感染发生率约在0.4%~0.6%,是心脏起搏器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预防及护理措施主要有:定期换药及无菌操作;注意观察伤口的颜色、温度,有无红肿热痛等症状,定期监测体温;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的免疫力等[7]。一旦发生感染应积极处理,包括局部清理及全身应用抗生素。对起搏器囊袋局部感染可采用0.25%甲硝唑和0.25%氯霉素液局部交替缓慢灌注治疗嚢袋,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8]。

2.4.3 栓子形成 起搏器安置术患者有心脏基础疾病,具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手术诱发血栓脱落可导致心、脑、肺等重要器官动脉栓塞甚至猝死。预防及护理措施主要有:术后常规给予肝素等抗凝治疗;术后注意观察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皮肤颜色、温度和感觉的改变,下床活动后有无肢体疼痛或跋行等;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痛、头痛、呕吐及神智改变等症状,有情况及时通知医师[9]。

2.4.4 心律失常 电极脱位是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90%发生于术后1周内,心电图表现为无脉冲信号也无心室激动波,仅有低于起搏频率的自搏心律或有脉冲信号而无有效起搏波或完全房室传导阻滞等。预防及护理措施主要有:对电极脱位患者,应立即通知医师,及时进行调整或重新安置;术后加强心电监护心电图波形的监测,如出现异常波形及时通知医师,给予相应处理;随时做好电解和除颤的准备[10]。

2.4.5 低血压 起搏器安置术后低血压并不少见,可能与术前患者禁食水,术中术后失血过多,造成血容量不足及扩张血药药物的使用等因素有关。预防及护理措施主要有:术前禁食水时间不宜过长,不宜超过2 h以上,以免造成低血糖反应及血容量不足;术后嘱患者及时进食,遵医嘱及时补充血容量;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术后密切注意血压变化,如出现血压下降先快速补充血容量,必要时使用多巴胺、阿拉明等升压药[6]。

2.5 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食用富含营养的水果、蔬菜,适量进食蜂蜜以防便秘。少食易致胀气的食物,如洋葱、萝卜、大葱、豆制品等。禁止吸烟和饮酒,勿进食过饱。可适当从事日常工作和家务活动,体育锻炼要量力而行,以选择散步、慢跑、练气功、种花、养鸟等低强度活动为宜。饮食、作息起居应有规律,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保持稳定良好的情绪,注意心理平衡,保证充足睡眠。安装起搏器半年内要特别注意睡眠姿势,应选择仰卧位,严禁后侧卧位,以免电极脱位[10]。积极宣传随访的重要性,增强患者随访意识,定期到医院复诊。

3 小结及展望

综上所述,加强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患者护理对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意义重大,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康复。循证护理(evidence base nursing,EBN)又称实证护理,随着循证医学的产生与发展而出现,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依据的过程。实施循证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和现代化,作为21世纪护理发展的方向,正逐步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11]。研究发现对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患者实行偱证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12,13],但相关研究报道不多,还有待临床护理工作者进一步探索。

[1]王方正,张澍,华伟,等.全国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调查(2002至2005年).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6,10(6):475-478.

[2]陈彩霞.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护理与健康指导.中原医刊,2004,31(9):61-62.

[3]张晓艳.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电动防褥疮气垫的应用.职业卫生与病伤,2007,22(2):156-157.

[4]李婷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护理.遵义医学院学报,2009,32(3):306-308.

[5]杨晓霞,张秀萍,李俊英.冠状动脉PCI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对策.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9,30(3):96.

[6]王彦.急性心肌梗死132例急诊PCI术后强化护理与康复.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8):1957-1958.

[7]李云萍,王建萍,韩丽娟.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囊袋感染的治疗与护理.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8):2350.

[8]赵萍,徐晓梅,赵晓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囊袋感染局部灌注治疗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2,37(5):364-365.

[9]王桂云.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股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2004,9(4):312-313.

[10]施秀英,王劲松,任一壁.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电极脱位的预防护理.Chinese Nursing Research,2006,19(6A):952-953.

[11]张宏,朱光君.循证护理实践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42.

[12]王丽华.循证护理在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的应用全科护理.2009,7(9):2371-2373.

[13]姚旭,高美芳.循证护理在预防经桡动脉PCI术后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17-18.

猜你喜欢

囊袋心脏起搏器起搏器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囊袋血肿的管理及预防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大量积液一例
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老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血液发电法确保心脏起搏器不停跳
虹膜拉钩联合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效果
心脏永久起搏器外露后清创重置术的护理
老年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后早发型囊袋感染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