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水肿病的诊治

2011-02-10周碧

浙江畜牧兽医 2011年3期
关键词:乳猪水肿病断奶

仔猪水肿病是仔猪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一般多发于断奶至3-5月龄猪群,与多种应激因素有关,包括断奶、免疫接种、驱虫、运输、气候变化、改换饲料等。农村中特别是春防、秋防时的免疫接种更易引起水肿病的发生。尤以生长快、膘情好的仔猪多发,发病率8%~20%、致死率约70%。目前已成为危害仔猪生产的重大疾病之一。

1 发病原因

断奶后饲料突然改变或饲养方法不当,饲料蛋白质比例偏高或饲料过于单一,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微量元素中尤以缺乏亚硒酸钠为主,饲喂过饱,猪舍卫生条件差,仔猪缺乏运动,免疫接种等因素都可能引起本病的发生。其病原为急性或超急性大肠杆菌,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影响神经和循环系统所致。

2 临床症状

该病多为突然发病,尤以幼龄仔猪多发。出生后患过黄痢病的仔猪一般不易发生本病。

病初表现为轻度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口流白沫,步态不稳,体温无明显变化,短时略有升高后降至常温,心跳疾速,呼吸粗快而浅。随后可见头面部及眼睑水肿。继而出现神经症状,大多行走不稳、摇摆、盲目前进或作转圈运动,部分病猪腹泻、有时便秘。部分病猪前肢跪地,两后肢站立,部分四肢麻痹、抽搐、划水状,口吐白沫,用手触摸猪体,反应敏感,发出嘶哑叫声,兴奋不安。水肿是本病的主要特征,病程进展很快,一般48 h内死亡。病死率约70%左右。

3 临床诊断

特征性病变为水肿。可见眼睑、颜面、下颌部、头顶部皮下呈灰白色凉粉样水肿;胃大弯、贲门部水肿、胃粘膜层和肌肉层之间呈胶冻样水肿;结肠肠系膜及淋巴结水肿。胸腔和腹腔积液。心肌,心外膜有时可见严重出血。

4 防治措施

4.1预防应激 特别是预防综合性应激反应。抓好免疫接种工作,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原则。使用仔猪大肠埃希氏菌病三价灭活疫苗,对10~15日龄仔猪,每头颈部深层肌内注射2 mL。设法消除或减少断奶转群的各种应激因素:实行移母留仔法,使乳猪在原圈舍内适应饲养数天。喂料要少量多次,逐步由乳猪料换成仔猪料。

4.2加强饲养管理 本病发生多与哺乳期和断乳后的饲养管理关系密切。所以应加强仔猪断奶前后的饲养管理,防止饲料单一化,适量补充富含无机盐类和维生素的饲料,猪舍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换气,定期消毒。

4.3药物防控 早期治疗可使用硫酸镁15~25 g内服,以排除肠内毒素,结合注射链霉素,或口服土霉素(每kg体重每日25~50 mg)。根据病情对症治疗,可用安钠咖、利尿素、葡萄糖等药物强心、利尿、解毒,有一定疗效。

周碧

(庆元县合湖乡农办 323808)

猜你喜欢

乳猪水肿病断奶
仔猪水肿病的营养调控及预防方法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猪白细胞干扰素对乳猪疫病防治效果分析
提高乳猪成活率六要素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应用HyD在仔猪断奶早期可提高维生素D的效价
何谓“开鬼门”和“洁净府”
仔猪水肿病及其综合防控体会
乳猪和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断奶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