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同薯23号的品种特征与高效栽培技术
2011-02-10岳新丽王玉春
陈 云,岳新丽,王玉春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 大同 037008)
马铃薯是山西省继玉米、小麦之后的第三大农作物,2006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8.37万hm2。山西省境内马铃薯种植区分一作区和二作区。一作区主要分布在雁北和东西两山的丘陵山区,以种植中晚熟品种为主,是山西马铃薯主产区[1]。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马铃薯产业体系范围逐步扩大,然而品种混杂,种薯退化,管理粗放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观。近年来,国家扶持力度不断加大,马铃薯新品种的更新步伐也逐渐加快,使得山西省马铃薯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同薯23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选育,并于2004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选育经过为:1989年用8029-[S2-26-13-(3)]× NS78-4作母本,荷兰7号作父本,配制杂家组合,获得杂交实生种子。1990年培育实生苗,1991年进入无性繁殖系选种圃,经过田间观察及各性状调查,筛选出其编号为 90-7-23的单株,1992年升入品鉴试验,1993~1994年2年品比试验,1995~1996年2年参加山西省区域试验,产量平均比对照品种增产13.5%,后因故山西省区域试验停试3年,故该品系的第3年区试和生产试验未能继续完成。2001年提供参加区试预备试验,2002~2003年参加全国区试,表现特别突出,2003年参加全国生产试验。近年来通过在晋北、晋西北大面积推广其高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品种特征
1.1 植物学特征
同薯23号株型直立,分枝较少,株高60~80 cm左右,茎绿色,茎秆粗壮,生长势强;叶深绿色,叶片较大;花冠白色,能天然结实,浆果有种子,生长势强;块茎扁圆形,皮黄色肉淡黄色,芽眼深浅中等,薯皮光滑,根系发达,结薯集中,薯块大而整齐,商品薯率达86%左右。
1.2 生物学特征
同薯23号为中晚熟种,生育期110 d左右。干物质含量22.32%,淀粉含量 13.17%,还原糖0.173%,粗蛋白2.2%,维生素C含量每100 g鲜薯10.42 mg。薯形好、加工品质优,高抗环腐病和黑胫病、抗X、Y病毒病、抗晚疫病,产量高,在山西长治的沁源县最高每667 m2产量3 500 kg,平均产量2 500 kg,参加两年全国区试试验,平均比对照紫花白增产25.15%,增产点次100%;全国区试生产试验,平均比对照紫花白增产24.8%。丰产性、稳产性和区域适应性高。
2 栽培技术
2.1 精细整地
马铃薯虽能适应多种土壤,但最理想的土壤应选择土质疏松、地势高、有利于排水、有机质含量高、pH值在5.5~6.0的砂壤土。一般在春季深耕25~30 cm,深耕后要细耙。与不是茄科作物的其它作物最好实行3~5年的轮作,可减少病虫害,并能调节土壤养分。
2.2 施足底肥
耕地前20d按每667m2施农家肥2000~2500kg,并加入20~40kg碳酸氢铵、15 kg硫酸钾、2~3 kg锌拌磷颗粒剂,在向阳处密封堆好,充分腐熟后均匀撒在地里,深翻地时一并翻入土壤。
2.3 种薯处理
播种前15~20 d从窖中取出种薯放在温暖的房间摊开晒种,每隔5 d把薯堆上下翻动一次。此时要严格选种,剔除病、虫、烂薯,淘汰纺锤形、芽眼突起、薯皮粗糙老化而又龟裂等畸形薯块。待芽眼萌动时即可切种。
2.4 切 薯
切薯前或切薯当中遇到病薯时,要用酒精或0.1%高锰酸钾溶液对切刀进行消毒。切薯应在播种前2~3 d进行。将种薯切成30~50 g薯块。切好后用多菌灵100 g兑水10 kg浸种20 min,放在通风阴凉处摊开,待切口愈合后即可播种。最好选择直径为3.0~3.5 cm的脱毒种薯进行整薯播种,有利于出全苗,既可减少切刀对病害的传播,减少细菌性病害传播媒介,又可利用顶芽优势,提高产量。
2.5 适期播种及播种方法
大同地区一般在4月中旬到5月上旬播种,方法在已春耕耙耱平整好的地上,先用犁开沟,沟深10~15 cm,然后按株距25~30 cm,将切好的种薯点入沟中,然后再开犁覆土。种完一行后,空一犁再点种,行距约65 cm左右,依次类推,最后耙耱覆盖。
2.6 田间管理
(1)播后苗前灭草:每公顷用塞克0.5 kg加氟乐灵0.5 kg进行灭草。播种后30 d左右出苗。马铃薯出苗后,应立即逐垄地查苗补苗或移栽(移栽最好在下午进行)。保证苗全是取得高产的前提条件。
(2)中耕培土:当出齐苗后,进行第1次中耕,此时幼苗矮小,浅锄既可消灭杂草,又不压苗伤根。大同地区春季干旱多风,浅锄可以保墒。在现蕾期,配以浇水施肥,每亩追施尿素10~15 kg。在植株封垄前进行第3次中耕兼高培土,以利于结薯,防止薯块暴露晒绿,影响销售商品薯质量。
2.7 病虫害防治
(1)早疫病:应在6月中旬现蕾期配合防蚜同时进行。用58%甲霜灵锰锌800倍液加40%氧化乐果1 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每周1次,连续2次。
(2)晚疫病:以预防为主,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拔出深埋。每667m2用绿得宝150 g或霜脲锰锌120 g或64%杀毒矾500倍液,每隔7~10 d防治1次,连续3~4次,病重可适当加量喷雾。
2.8 适时收获
收获前10~15 d,用人工或机械方法杀秧,使植物中的养分尽快转入块茎,同时可促进薯皮木栓化,便于贮藏。收获应选在晴天,土壤干爽时进行。大同地区一般9月中旬即可收获。
[1]屈冬玉,金黎平,谢开云.中国马铃薯产业10年回顾[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