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年份早收栽培甘薯浙薯75延后收获的特征特性

2016-10-24刘伟明吴列洪

蔬菜 2016年2期
关键词:结薯薯块甘薯

刘伟明,吴列洪

(1.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黄岩 318020;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1)

浙薯75的单株结薯数较多,前期薯块膨大较快,早收商品薯率较高[1],可作为“迷你”甘薯搭配品种早收上市。然而,如果示范栽培面积过大,往往会把本来作为早收栽培的浙薯75推迟收获。早收栽培通常肥料集中在前期,为避免徒长,中后期不再追肥。那么在正常收获的情况下(当地甘薯栽培一般是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扦插,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收获,生育期通常为130~180 d),浙薯75生长后期的薯块膨大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为此特开展本试验,在浙薯75早收栽培条件下,研究其延迟收获的特征特性,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栽培技术措施,充分发挥浙薯75的生产潜力和种植效益。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浙薯75种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提供。

1.2 试验方法

试验分2个阶段在浙江临海进行,即田间小区试验阶段(2009-2010年)和田间定点观察验证阶段(2011-2014年)。

田间小区试验阶段是继2009年开展早收栽培甘薯浙薯75延后收获的特征特性田间观察试验[2]后,2010年再次重复试验。浙薯75于6月10日扦插,667 m2扦插量为3 300株,尿素667 m2施用量24 kg,其中栽后对水冲施4 kg,栽后30 d施14 kg,栽后60 d施6 kg(早收栽培的第3次追肥时间比常规栽培的提前);此外,667 m2施过磷酸钙和硫酸钾各20 kg作基肥。试点的土壤为培泥砂土,前作为油菜,肥力中等。试验分期挖薯区面积34 m2。

本试验是与不同年份甘薯新品种浙薯75早收栽培的特征特性田间观察试验同时进行的,即从扦插后的第50天开始挖薯考查,以后每隔一段时间考查1次。不同年份甘薯新品种浙薯75早收栽培的特征特性田间观察试验在扦插后第90天结束,而本试验在上述田间观察试验所设置的试验分期掘薯区,继续每隔一段时间掘薯考查1次,直到扦插后第130天做最后1次考查。2009年试验是每20 d考查1次,2010年试验是在2009年试验基础上从扦插后第50天开始每10 d考查1次。每次随机取样5株进行考查。

2011-2014 年田间定点验证早收栽培甘薯浙薯75延后收获的性状表现和产量水平。生产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同上。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份浙薯75扦插后的形态特征及生长动态分析

综合2年(2009-2010年)试验结果,浙薯75生长动态和不同生长期的形态特征如表1所示,随着生长期延长,分枝数逐步增加,最高单株分枝数8个以上,出现在扦插后第90~110天。而主蔓长度在扦插后第100~110天达到最长,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168 cm和162 cm。单株结薯数在扦插后第50天考查时为12.2~12.6个,至扦插后第130天,单株结薯数一般为8个左右。单株茎叶鲜质量最高出现在扦插后第90~100天。扦插后第110天T/R值逐步从大于1过渡到小于1。

利用2年(2009-2010年)对应的扦插后第50、70、90、110、130天的单株薯块质量考查数据作图(图1)。由图1可知,薯块膨大增重在前期较快,而2009年在扦插后第70~90天薯块膨大增重明显放缓,至扦插第90天后薯块膨大速度再逐步加快;2010年在扦插后第90~110天的膨大增重放缓,在扦插第110天后的薯块膨大增重速度又加快。2009年和2010年扦插后第130天的单株薯块质量分别为730 g和800 g,比扦插后第90天的单株薯块质量分别增加了280 g和310 g,即分别增加62%和63%,可见,后期薯块的增重速度仍然较快。若按每667 m2的扦插量为3 300株推算,则扦插后第130天2009年和2010年的鲜薯理论产量分别为2 409 kg和2 640 kg。

2.2 不同年份浙薯75结薯情况比较

由表2可知,到扦插后第80天的考查结果均为小薯,2009年和2010年扦插后第90天小薯块数占薯块总数分别为80.0%和88.4%,小薯块质量分别占薯块总质量的44.4%和67.4%,中薯块数分别占薯块总数的20.0%和11.6%,中薯块质量分别占薯块总质量的55.6%和32.6%。到扦插后第130天,2009年没有大薯,中薯块数和薯块质量分别占比44.2%和79.5%,小薯块数和薯块质量分别占比55.8%和20.5%;而2010年出现大薯,大薯块数和薯块质量分别占比7.7%和20.0%,中薯块数和薯块质量分别占比51.3%和68.8%,小薯块数和薯块质量分别占比41.0%和11.2%。

由表3可知,如果按照单个薯块质量<50 g、50 g≤单个薯块质量≤200 g、200 g<单个薯块质量≤400 g、单个薯块质量>400 g的分级标准,对薯块质量和相应薯块数量分别进行统计,则在扦插后第50~130天的历次考查中,单个薯块质量>400 g的不存在;单个薯块质量为200~400 g的薯块在扦插后第110~120天开始出现。试验结果表明,2009年和2010年扦插后第130天单个薯块质量为200~400 g的薯块数和薯块质量分别占薯块总数和总薯块质量的7.7%~20.9%和20.0%~51.0%,单个薯块质量为50~200 g的薯块数和薯块质量分别占薯块总数和总薯块质量的23.3%~56.4%和28.8%~72.5%,而单个薯块质量<50 g的薯块数和薯块质量分别占薯块总数和总薯块质量的35.9%~55.8%和7.5%~20.5%。从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浙薯75很少有特别大的单个薯块。

表1 不同年份浙薯75扦插后不同生长期的形态特征

图1 浙薯75单株薯块质量增长动态

表2 不同年份浙薯75甘薯结薯情况比较(单个薯块质量分3档)

2.3 田间定点验证结果

2011-2014 年分别在田间定点测产,验证得到浙薯75 667 m2产量分别为2 376、2 710、2 574、2 123 kg,这与2009-2010年试验的667 m2理论产量(分别为2 409 kg和2 640 kg)基本一致。2014年产量偏低,原因是甘薯生长前、中期阴雨天明显多于常年。

表3 不同年份甘薯结薯情况比较(单个薯块质量分4档)

3 结论

3.1 试验结果表明,浙薯75在早收栽培条件下推迟收获,其后期薯块的质量增加速度较快,因此,浙薯75在早收栽培条件下推迟收获或者在正常收获期收获能取得较高的产量。从产量的角度看,这与周国良等[2-3]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3.2 在2009年早收栽培甘薯新品种浙薯75的特征特性试验中,扦插后第30天考查其单株结薯数就达11.2块。从2年的试验结果看,浙薯75不仅结薯早,而且前期薯块膨大较快,但到中期薯块质量增加速度放缓,后期薯块质量增加速度又较快。这与刘伟明等[4]的试验结果一致。

3.3 2011 -2014年田间定点验证结果表明,浙薯75在早收栽培条件下推迟收获,其特征特性与前2年(2009-2010年)的试验结果表现一致,2011-2014年的667 m2产量分别为2 376、2 710、2 574、2 123 kg,特别是在2014年,甘薯生长前、中期阴雨天明显多于常年,但浙薯75还能取得比较高的产量,表明其稳产性也较好。

3.4 浙薯75薯块短纺锤形,薯皮白色,薯肉淡黄色,表皮光滑;薯块干物率30.3%,比徐薯18高2.8个百分点;鲜薯蒸煮食用口感粉而细腻;耐贮藏性较好。据笔者观察,利用浙薯75提取的甘薯淀粉比较白,因此浙薯75适合加工和鲜食,比较适宜在生产上搭配种植。

猜你喜欢

结薯薯块甘薯
椰糠与草炭配比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综合技术分析
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工艺优化
马铃薯不同基因型试管薯形成能力比较及遗传位点分析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叶面调控对马铃薯新品种微型薯结薯的影响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甲基托布津SC马铃薯使用技术实验总结
红薯窖藏“三期”管理
薯块储藏腐烂原因及防止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