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中药膏方的应用及制作要点分析
2011-02-10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浙江 宁波 315800)
中药膏方起源于汉代,是根据人体不同体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组方、熬制,用于治疗疾病、滋补强身的膏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慢性、疑难性疾病,通过调补来增加人体精气储备、提高人体免疫力、平衡阴阳、恢复五脏六腑机能。膏方补中寓治、治中寓补,具有治疗保健、强身健体、整体调理、预防疾病的作用,故民间有“冬令进补,来年打虎”之说。膏方药性滋润,浓度高、体积小、易保存、服用方便。笔者长期致力于膏方工作,现就膏方的应用、制作、贮存、服法、注意事项探讨如下。
1 应用
膏方不仅是滋补强壮药品,更是治疗慢性疾患的最佳剂型。膏方能调整阴阳、补益气血,调动机体内在因素,激发与提高机体的自卫和抗病能力,即中医所指的“扶正祛邪”,从而达到祛病强身、抗衰益寿的目的。膏方用药需进行中医的辨证论治,因人而异,量身定做,对症下药,使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状态。如老年患者脏腑虚衰,久病易成瘀,多配伍行气活血之品;高血压患者选用龟板胶、鳖甲胶,补气升提药慎用;糖尿病患者可改用木糖醇矫味。对于妇科慢性疾病,如患慢性盆腔炎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可用膏方扶正祛邪并进,缓图缓治,直至病愈;患带下病者,多因脾肾亏虚、带脉失约、湿邪下注所致,用膏方可以补益脾肾、固带止带;月经不调、闭经者,多因机体气血不足、气机紊乱而致病,使用膏方可以调补气血;更年期综合征为肝肾阴虚、阴阳失衡,用膏方滋补,可平调阴阳。据笔者统计,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共制作膏方1 846个,以补益为主的占57.96%,治疗妇科慢性病的占41.98%。运用膏方治疗妇科病,是我院的特色。
2 制作
2.1 配料
一般膏方由20~40味中药饮片加细料药、胶类、糖类、黄酒5部分组成,药物用量比平常处方的用量大10~20倍,一料膏方的质量约为5 000 g。我院配方人员配膏方时,一般分两帖配药,分两桶煎煮,这样有利于煎药时有效成分的充分煎出。
2.2 浸泡
将药物和匀后,放入有盖不锈缸桶内,加入8~10倍量的冷水完全浸没、浸泡,浸泡时间约12 h。
2.3 煎药
我院采用中药煎药机煎煮,先用大火将药液煮沸,再用小火煎煮,保持微沸,煮1~1.5 h,取出药液;药渣续加6倍量冷水再煎,沸后再煮0.5 h,压榨取汁,合并药液。若用人参、冬虫夏草、藏红花等贵重药物,则不宜与他药同煎,以免造成浪费。可用电磁炉小火另煎浓汁,于收膏时将药汁冲入;或将人参、冬虫夏草研成细粉,于收膏时调入膏中亦可。这可以充分发挥其药效,但有部分患者反映口感差,有颗粒感。
2.4 浓缩
将煎出的药液再放在小火上煎煮、蒸发、浓缩,同时不断用勺子搅动药液,防止焦化,浓缩到一定程度时可加入单独处理的细料药药液,继续加热浓缩,逐渐形成稠膏状,趁热用筷子取浓缩的药液滴于干燥皮纸上,以滴膏周围不见水迹为度。此谓“清膏”。
2.5 收膏
在稠膏状的药液中加入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胶剂和冰糖,用小火煎熬并不断用筷子搅拌、和匀,收膏。膏方标准为无焦臭、异味、无糖结晶析出。我院常把用于制作膏方的各类胶打成细颗粒,加黄酒浸泡,实践证明,这既能去除胶类的腥味,又能使其在收膏时快速溶化。
3 贮存
膏方的贮存也很重要,若贮存不妥,极易发霉、变质,影响药效。一般存放膏方的容器以瓷罐为宜,切不可用金属的锅、罐存放,以免引起化学反应。一料膏方通常可服用4~8周,储存时间较长。因膏方中糖分含量高,且还含有动物蛋白的荤类药,温度高则容易发霉变质,故最好多罐存放。暂时不服用的膏方应放置于冰箱速冻箱内,近口服用的则放于冷藏箱内。
4 服法
每日清晨空腹服1汤匙,或早晚空腹各服1汤匙,均用白开水和服。膏方服用剂量要根据病情或患者的身体情况和药物性质来决定,尤其是与患者的消化功能密切相关。一般而言,服膏方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如每日先服1汤匙(约5~10 g)即可,若患者消化功能正常或病情需要,再改为早晚各服1汤匙,以加强其治疗效果。一料膏方,一般要连服4~8周。
5 注意事项
在服膏方期间,如因误食所忌饮食,常会使膏方的疗效降低,或引起不良反应。如服含有人参、黄芪等补气膏方时,应忌食萝卜,因萝卜是破气消导之品。如患者属阳虚有寒者,忌食生冷饮食;属阴虚火旺者,则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哮喘病者,宜忌食虾蟹腥味等。此外,若遇感冒发热、伤食腹泻、月经期等,则应暂停服用。
6 结语
合理运用膏方,将起到“滴水穿石”之功。各医院在冬季纷纷推出膏方门诊,但由于商业炒作和宣传,不少市民盲目跟风服膏方,认为补药越贵越好,其实,适合自己体质的膏方才是最好的。因此,各医院在宣传膏方时,应当明确告知膏方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或副反应。只有合理运用膏方,才能促进膏方的进一步发展,为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好务。
[1]沈庆法,沈峥嵘.中医膏方[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4:1.
[2]王绵之.方剂学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