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瘟败毒散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误区
2011-02-10张丁华王艳丰
张丁华,王艳丰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动物科学系,河南中牟 451450)
清瘟败毒散是清代著名温病学家余师愚所创制的名方,载于其所著的《疫疹一得》一书中,由石膏、生地、黄连、犀角、栀子、黄芩、知母、赤芍、桔梗、玄参、丹皮、连翘、竹叶、甘草组成,本方由白虎汤、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三方加减化裁而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功效。方中重用石膏、知母大清气分热,为主要;犀角、生地、丹皮、玄参、赤芍清营凉血解毒,黄连、栀子、黄芩、连翘通泻三焦火热为辅药;竹叶清心利尿,导热下行,桔梗载药上行,共为佐药;使以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各药配合,气血两清作用颇强,可使热毒迅速清除。临床上广泛用于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毒血症、尿毒症等。
1 认识误区
由于西兽医和中兽医是两类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前者重“病”,后者重“证”,加之受西医理论体系的影响和对中兽医体系了解不多,人们对中兽医防治疾病的认识往往偏向“西医化”,许多养殖人员和基层兽医只要提到清瘟败毒散,即认为是一种抗病毒药。因此当兽医临床中出现病毒性疾病时,便会选用该方进行治疗,混淆了中兽医之“毒”与西医之“病毒”的概念。中兽医的“毒”概念十分广泛,一泛指药物或药物属性;二指病名,如丹毒,阴阳毒等;三指病因,如热毒、瘀毒等;四指治法,如解毒、攻毒等。近年来人们对“毒邪”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把其分为外毒和内毒,外毒分为疠气疫毒、六淫化毒、虫兽毒、药毒和食毒、环境毒邪(环境污染空气、水质及辐射等);内毒分为五志过极化火成毒(热毒、火毒)、淤血蕴蓄日久而成瘀毒、温浊蕴积而成湿毒。此外,还认为本方不适合于细菌性疾病的治疗,但药理研究认为本方有解热、拮抗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粘度、抗炎、镇痛、镇静、抗菌、抗病毒、保肝、解毒、强心、利尿等药理作用。其中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链球菌等均有良好抑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