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脏虚络痹论治慢性腰肌劳损理论探析

2011-02-10齐宝芳邱幸凡

中医研究 2011年10期
关键词:劳损外邪络脉

齐宝芳,邱幸凡,李 娜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430065)

慢性腰肌劳损是腰部肌肉的慢性损伤,以腰部钝痛、劳累后疼痛加剧为主症,属于中医学“腰痛”、“痹证”范畴。中医学认为,年老体虚、禀赋不足,或后天劳累过度,导致气血亏虚,运行不畅而涩滞,对腰部温煦濡养不足,多表现为慢性内伤腰痛,如外邪乘虚而入,或跌仆损伤,或腰部过度劳累,引发慢性腰痛急性发作[1]。许多学者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对肾与腰肌劳损关系的研究比较深入,而对肝、脾、络脉与腰肌劳损关系的研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从肝脾肾三脏亏虚、络脉痹阻的角度全面探析慢性腰肌劳损,对于深化辨证、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1 脏虚络痹是慢性腰肌劳损的基本病机

慢性腰肌劳损病程较长,发展缓慢,由轻至重,渐至脏气亏虚。如复感外邪或劳伤,则络脉痹阻,气血运行不通,“不通则痛”,形成其基本病机,表现为虚中夹实之证[2]。

1.1 肝脾肾亏虚是致病之本

1.1.1 肝脏亏虚

肝在体合筋,《说文解字》中对“筋”的解释为“筋,肉之力也”。若筋力不健,则肌肉运动不利,易疲劳,久则劳损。《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肝者,罢极之本。”明确指出肝脏功能失调是产生劳损的重要原因。《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说明肝肾亏虚,精髓不足,气血运行失调,督、带俱虚,导致筋骨退行性改变,引起腰痛。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血液运行及津液输布。机体肌肉、筋骨得到津血充分地滋润濡养,运动灵活有力。若肝之疏泄功能失常,则气机郁滞,血液运行障碍,津液输布失常,机体肌肉筋骨得不到充分濡养,表现为活动不利、挛急疼痛[3]。肝藏血,既贮藏一定量的血液,又能根据机体活动量的增减,情绪的改变以及外界气候的变化,调节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布,如肝之藏血充足,则肌肉、筋骨得到充分的肝血濡养,而不致劳损;或肝藏血失职,肾腰失养,则易致劳损[4]。

1.1.2 脾脏亏虚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在体合肌肉而主四肢。脾运化之水谷精微转输至心肺,化生为气血,营养全身各脏腑组织。脾主运化功能正常,化生水谷精微充足,气血生化有源,脏腑组织得到充分濡养,则生命活动旺盛[5]。张志聪在注释《素问·五脏生成篇》时说:“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可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生成气血,濡养肌肉;反之,若脾气亏虚,生成气血不足,则肌肉萎软,活动不力。正如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中所说:“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脾虚则肌肉削。”《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中医学重视从脾胃调治疾病。“久病不已,宜从中治”,口服给药,脾胃为第一关,故需时时维护脾胃,“胃气一败,百病难治”。

1.1.3 肾脏亏虚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腰为肾之精气所溉之域,肾与膀胱相表里,足太阳过之,故慢性腰肌劳损必有肾虚之因。《景岳全书·腰痛》曰:“腰为肾之府,肾与膀胱为表里。故在经则为太阳,在脏则为肾气,而又为冲任督带之要会。所以,凡病腰痛者多由真阴之不足……其有实邪而为腰痛者,亦不过十中之二三耳。”进一步指出,肾气虚损是产生腰肌劳损的主因,风寒湿邪及外伤为次因。肾为先天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为阴阳之根,脏腑之本。肾之阴阳,能促进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阴阳的作用,肾阴阳旺则全身之阴阳皆旺[6]。慢性腰肌劳损多肾虚在前,劳损在后,由于病程较长,“久病及肾”,日久必复伤及肾,致肾脏进一步亏虚。

1.2 外邪侵袭及劳伤是致病之标

1.2.1 外邪侵袭

《诸病源候论·风湿腰痛候》曰:“劳伤肾气,经络既虚;或因卧湿当风,而风湿乘虚搏于肾。肾气与血气相击而腰痛。”指出久居潮湿或劳作汗出当风,衣着单薄,或冒雨着凉,或暑夏贪凉,腰府失护,湿热、寒湿、暑热等六淫邪毒乘虚侵入,造成经脉受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若寒邪为病,既伤卫阳,又损营阴,以致腰府经脉壅遏,络脉拘急而成。若湿邪侵袭,其性重着、黏滞、下趋、阻滞气机,可使腰府经气郁而不行,血络瘀而不畅,以致肌肉筋脉拘急而成。感受热邪,其性升散,燔灼津血,常与湿合,或湿蕴生热而滞于腰府,造成经脉郁阻而发病[7]。

1.2.2 劳伤瘀血

《素问·举痛论》曰:“劳则气耗。”《素问·宣明五气》又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明确指出不管什么运动,如超过正常生理限度,则成为致病因素。《理伤续断秘方》有“劳伤筋骨,肩背疼痛”的论述。腰部肌肉收缩和弛缓都有一定的范围及时限,超过限度就会引发腰肌劳损,如长期单一姿势的伏案弯腰工作,令腰部肌肉持续紧张状态;或工作时姿势不良,使腰肌过度疲劳,不仅损伤气血筋骨,也可致气滞血凝,痹阻脉络而引发腰痛;或跌仆损伤,轻则皮肉受损、出血、肿痛,重则筋伤骨断,关节脱臼,肿胀疼痛;或由于离经之血未能及时消散,日久导致瘀血不散,阻滞经络,筋膜失养,周围软组织粘连而加重腰肌劳损。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腰肌劳损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肌纤维组织的非特异性炎性改变。由于腰部的肌肉和韧带撕裂后形成瘀肿,日久失治形成粘连瘢痕组织,或纤维化及痉挛,使腰部软组织的肌力、柔软度减弱,不能满足日常生活工作的需要;或局部的慢性炎症,释放出缓激肽等化学物质,刺激附近神经根,而出现临床症状[8]。

2 扶正祛邪通络是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根本法则

该病的形成多数呈相对缓进型,有一个较长的病变过程,导致脏腑虚损,两种以上脏腑病变为多,在治疗上既要考虑标本之缓急,亦要考虑各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9]。正如《正体类要·序》中所说:“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因之不和。”因此,在疾病缓解期重在补益肝脾肾之虚,以固其本;急性发作期以攻邪为主,及时祛除阻滞腰部络脉之邪气。

2.1 扶正重在调补肝脾肾之亏虚,以疏通痹阻之络脉

肝主筋,肝之气血可以养筋,《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可见,肝所获得的精气可布散到筋,发挥濡养作用。若肝之气血不足,筋得不到充足的滋养,就会发生病变。所以,劳损肝筋者,应养肝血柔筋以通络。

机体生命活动中,脾胃占有重要地位。《黄帝内经》曰:“人以水谷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概述了脾胃为机体后天之本,是生命活动中物质基础的渊源。《金匮要略》曰:“脾旺不受邪。”《景岳全书》亦提出:“五脏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正所谓“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故脾气旺盛,则气血生化有源,濡养机体肌肉。补益脾气,能够“执中央而运四旁”。所以,劳损脾肌者,应补脾强肌以通络。

肾虚是慢性腰肌劳损内在主因之一。《景岳全书》云:“凡病腰痛者,多由真阴之不足,最宜以培补肾气为主。其有实邪而为腰痛者,亦不过十中之二三耳。”“腰为肾之府”,肾主骨,慢性腰肌劳损多累及于肾。此外,肾对皮毛有固密作用。正如《张聿青医案》中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精气闭蛰于内,表气固于外。”肾气虚弱,风寒湿邪易于乘虚侵袭。补益肾脏,既可强腰壮骨,又可以令腠理固密,外邪不易侵入。所以,劳损肾和骨者,应补肾壮骨以通络。

2.2 祛邪重在祛除阻络之邪气,以疏通痹阻之络脉

《灵枢·本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络在生理上内连脏腑,外络肢节,运行气血通达全身,发挥营养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病理上,其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也是脏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重要渠道。外邪的侵袭及劳伤日久,未及时清除邪气,令外邪入里,稽留不去,络脉被阻,则迁延难愈[10]。因而宜及时祛除阻络之邪气,恢复经络营卫气血之和调,以及时修复劳损。

阻络之邪气除了外感六淫之邪外,还常常兼有瘀血,因“久病多瘀”、“久病入络”,腰络阻滞,腰失所养,故见劳损和腰痛,其治标之法则当化瘀通络止痛,药用川穹、牛膝、土鳖虫、三七、地龙之类。肾、脾、肝虚衰,腰肌失养则易感风湿,风湿痹阻腰络不去,则会加重病情,促使难愈。治疗上当辅以祛风胜湿以通络,药用羌活、独活、威灵仙、防风、秦艽、海风藤之类。

3 小结

慢性腰肌劳损是临床上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多由于年老体虚,禀赋不足或后天烦劳过度等因素而产生。复感外邪、跌仆损伤则导致慢性腰肌劳损急性发作。肝在体合筋,为“罢极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而主肌肉及四肢;腰为肾之府。三脏脏气亏虚致精、气、血不足及运行不畅;复感外邪及外伤,渐致气滞血瘀,痹阻络脉。故肝脾肾三脏亏虚,络脉痹阻是慢性腰肌劳损发生的基本病机。治疗则以养血柔肝、健脾益气、固肾填精为主兼祛邪,以更好地疏通痹阻之络脉。

[1]陈烨乐.慢性腰肌劳损的病因病机及防治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学院,2005.

[2]凌纯.分型治疗慢性腰肌劳损120例[J].四川中医,2003,21(11):76 -77.

[3]林振禄.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腰肌劳损[J].湖北中医杂志,2001,23(1):38.

[4]万斌.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及机理研究[D],四川: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

[5]陈日新.以腧穴热敏化为入门向导,开创艾灸调控人体机能新天地[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29(1):34-35.

[6]吴建国.穴位埋线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7]樊莉,蒙昌荣,米建平,等.毫针火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5,32(10):26 -27.

[8]施杞.骨伤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9]蔡春盛.肾着汤合针刺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10]唐欣荣.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拆方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劳损外邪络脉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基于计算机仿真探讨外邪袭表的影响因素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论按摩手法在羽毛球运动中常见慢性劳损的应用
望“纹”知病,“掌”握小儿健康
结肠络脉探析
经验方治疗急慢性咳嗽理论初探
热疗并脉冲穴位刺激治疗中老年膝关节劳损7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