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腋下切口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213例临床分析
2011-02-10李廷武
李廷武
传统心内直视手术多采用经胸骨正中切,视野暴露好,但创面大,损伤重,术后常存在瘢痕明显,胸骨畸形等。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追求手术的微创和美学效果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笔者自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采用右腋下小切口实施心内直视手术213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3例,男142例,女71例,年龄1~18岁,体重7~48 kg,术前均经胸部X线片、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其中房间隔缺损(ASD)51例,缺损直径0.9~3.5 cm;室间隔缺损(VSD)162 例,缺损直径0.4 ~2.5 cm,多为膜部及膜周型,其中干下型2例,右室流出道室缺5例为,合并房问隔缺损9例,合并永存左上腔2例,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3例,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11例,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13例。
1.2 手术方法 全麻后气管插管。患者取侧卧位右侧胸抬高60°~80°,右上肢屈肘悬吊于手术台支架上[1]。在腋中线和腋前线之间以第4肋间为中心做一直或斜行切口,向前下斜行长6~11 cm,经第3或第4肋间入胸。于膈神经前1.5~2.0 cm纵行切开心包,L型切口,上至主动脉上方距心包反折0.5 cm,下端至横膈上0.5 cm,再向前切开1.0~2.0 cm。5线法悬吊心包,辅助纱布一块挡肺组织可充分显露。升主动脉右前侧插动脉管,体外循环同常规心内直视手术。全组均经右房切口,2例干下型缺损加做肺动脉切口。房间隔缺损均用自体心包补片,滑线连续缝合修补。小的室间隔缺损褥式加垫片直接缝合,大的室间隔缺损、膜部瘤破裂,扩大破裂口后用涤纶片或取合适大小自体心包戊二醛处理后修补,多采用间断缝合。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做kay成型8例,3例为前叶裂,间断缝合做成型效果良好。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经三尖瓣疏通效果满意。合并房问隔缺损直接滑线连续缝合修补。间断缝合心包切口。心包腔及右侧胸腔放闭式引流管。
2 结果
全组病例无死亡。开放循环后心脏自动复跳184例,除颤复跳26例,3例开放后再次阻断主动脉灌注停跳液及血液,复跳后开放主动脉。均顺利停机,体外循环转流31~123 min,平均43 min,主动脉阻断循环转流11~80 min,平均35 min。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止24例,2例应用临时起搏器,术后12 h内恢复,1例术后5 d恢复,其余在术中恢复。大出血二次开胸3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6~9 d出院。
3 讨论
随着手术技术提高和手术器材的改进,众多的微创技术得以发展,右胸小切口就是其中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手术入路,甚至可以行瓣膜置换,虽然开胸建立体外循环较困难,但关胸却比正中切口方便、快捷[2]。
右侧开胸术野略深,显露有限,右腋下斜切口在暴露心脏上,位置相对于正中切口深,尤其是年龄越大越明显。故手术操作难度增加,选择应慎重。早期以2~10岁单纯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患者为好,室间隔缺损为膜部中等大小的病例。本组2例干下室缺手术系术前诊断有误,虽然完成手术,但术野很差。2例合并永存左上腔,通过增加一右心吸引术野尚可。2岁以下患者因术野小,对术者技术要求更高,且手术对一侧肺干扰大,选择应慎重。10岁以上患者术野较深,有些病例,尤其14岁以上者,如不能自动复跳,除颤有一定困难。
我们体会经第3肋间进胸主动脉插管较为方便,但下腔阻断和插管较为困难,有时需要断一肋骨方可显露,第4肋间进胸心内操作及下腔阻断和插管较为方便,主动脉显露稍差,但只要操作精准插管没问题。主动脉用直行型插管,上腔静脉插管用“L”型静脉管更易操作。进胸肋间的选择应结合病种、患者年龄、体形,参考胸部平片。笔者体会第4肋间进胸一般显露较好,患者有特殊情况适当调整。术中采用充分悬吊心包可提高心脏在胸腔内的位置,使手术野变浅。笔者的5线悬吊如下:心包切口下端1线,上腔静脉返折下方0.5 cm处1线,此两点之间吊1线,上腔静脉返折与主动脉返折中点吊1线,对应侧吊1线,主动脉返折处吊1线。术者一定有较好的心脏外科基础和技术,保证每一个操作准确无误,否则,后果严重。体格大的患者,心脏除颤有一定困难,因此,争取自动复跳,不要盲目除颤可能损伤心肌,笔者应用再次阻断灌停心脏,不开放阻断钳行血液灌注直到心脏复跳,再开放阻断钳,从而复跳成功。
房室传导阻滞的预防应减少牵拉,缝合时尽量显露清楚,不能急躁盲目。大出血3例均为胸腺延迟性出血,因胸腺组织脆吊线压迫或吊心包时缝针误伤胸腺可造成内出血,关胸时出血不明显,术后血压较高或内出血压力增高可出现大出血。故关胸时应仔细检查胸腺,如发现内出血或创面渗血应作处理。
[1] 刘迎龙.右外侧小切口剖胸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4,4(5):358-359.
[2] 王东进,吴清玉.右腋下直切口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中国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7,14(6):468-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