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B-Lynch缝合和宫腔堵塞纱布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比较
2011-02-10黄敏玲
黄敏玲
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而宫缩乏力性出血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70% ~80%[1],及时有效的止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现将我院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例行改良B-Lynch缝合法与同期宫腔堵塞纱布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实施剖宫产的患者,术中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经按摩子宫、应用促宫缩药等常规处理方法无效,测量出血量达800 ml以上,仍有活动性出血,共4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改良B-Lynch缝合组20例,其中巨大儿3例,双孪2例,妊娠高血压疾病4例,合并子宫肌瘤2例,胎盘早剥1例,瘢痕子宫3例,产程延长5例,年龄(28.5±2.12)岁,孕周(38.4±1.2)周。纱布堵塞组25例,其中巨大儿4例,双孪3例,妊娠高血压疾病5例,合并子宫肌瘤1例,胎盘早剥2例,瘢痕子宫3例,产程延长7例,年龄(27.4±1.4)岁,孕周(38.5±1.4)周。2组在年龄、孕周、出血原因、剖宫产指征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手术步骤:宫腔堵塞纱布法步骤略。BLynch缝合法手术步骤:将子宫托出腹腔,术者两手挤压子宫,观察出血情况,若出血明显减少,则缝合成功的机会较大。用1-0可薇乔线在子宫切口左侧下缘3 cm距左侧子宫边缘3~4 cm处进针入宫腔,在同侧子宫切口上缘3 cm距左侧子宫边缘3~4 cm处出针,拉出缝线,于子宫体中部向宫底方向垂直褥式缝合数针,深达肌层,缝线绕宫底距宫角3~4 cm处,在子宫后壁同法但方向相反垂直褥式缝合数针,在子宫后壁与前壁子宫切口进针的对应部位进针由左向右水平缝合1针,出针后与左侧相同的方法在后壁肌层缝合绕宫底与前壁对应部位出针,由助手对子宫逐渐加压,小心拉紧切口下缘的缝线后打结。使子宫呈纵向压缩,观察子宫无活动性出血后关闭子宫切口[2]。
1.32组对比指标 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术后3 d内体温。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均及时有效的控制了大出血。说明两种止血方法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改良B-Lynch缝合法手术时间124±29.0 s、术中平均出血量880.0±70.5 ml、术后24 h出血量62.4±13.1 ml、术后3 d平均体温 >37.5℃与纱布填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术后3 d平均体温(205 ±35.0 s、1280.0 ±250.2 ml、80.3±29.6、9﹥37.5℃)相比较,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是产科医生在手术时随时可遇到的,其处理一直被视为棘手的问题。如何迅速控制出血是临床医生应急状态下极为迫切的问题。近年来宫腔填塞是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种应急措施,效果已得到充分肯定,但纱布填塞时须逐层进行,操作费时又比较困难,填塞不紧或有空隙,可造成隐匿性出血达不到止血目的[3]。我院自2005年起对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出血而常规的保守治疗无效时,试行改良式B-Lynch缝合法进行治疗,无24 h后子宫松弛再出血,其疗效确切,无副作用。该方法安全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恢复快,是近年来使用的一种处理剖宫产术中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新方法。
综上所述,改良B-Lynch缝合法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恢复快,止血迅速有效,且安全易掌握,无需特殊器械和手术技巧,值得各级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1]陈小娣.产后出血防治的探讨.临床医学,2004,24(5):28-29.
[2]李庆文,李星华,刘龙江.改良B-Lynch缝合术处理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6):467-468.
[3]王红霞,罗克妹,孔翠花,等.水囊压迫与纱布堵塞治疗剖宫产术了大出血疗效比较.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2008,24(2):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