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综合征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2011-02-10赵秋珍李燕晖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2期
关键词:监护病房综合征

赵秋珍 李燕晖 王 芬

河南漯河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 漯河 462000

ICU综合征是指患者在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且伴有其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烦躁不安、言语错乱、思维紊乱、情感抑郁等,ICU综合征对患者危害很大,可加重原有疾病,影响预后。我院ICU病房自2006-06以来,对ICU紧张综合征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显著效果。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本组调查对象 280例,年龄 18~70岁;其中胸外手术102例,神经外科手术95例,普外科手术 33例,因病情加重入住50例。行机械通气者116例。

1.2方法科室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①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民族、宗教信仰、职业、婚姻、费用支付方式、家庭经济状况等;②主观评估:通过观察患者的行为、表情及同患者的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③回访:对病情稳定转回病房的患者进行回访,采取调查者与患者面对面进行交谈的形式,了解患者在ICU期间的心理感受,产生

ICU综合征的原因,并进行详细记录。结合患者在ICU期间的情绪变化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找出引起ICU综合征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资料填写由护士代填。

2 相关因素分析

2.1 环境因素(1)ICU抢救设备多,各种仪器的运转声、报警声等可使患者的焦虑、恐惧感增加。(2)沟通交流障碍:部分应用机械通气、气管切开及语言障碍的患者很难表达自己的需求,再加上护理人员忙于各种操作治疗,不能及时满足患者的需要,患者易产生悲观、抑郁情绪。(3)ICU对陪护的限制使患者缺乏安全感,易产生孤独、恐惧、忧郁等消极情绪。(4)危重病人特殊治疗及护理多,特别是目击了同室患者的死亡,易产生很强的心理压力。(5)通宵照明使其缺乏时间感和昼夜节律感。

2.2 自身因素

2.2.1 角色紊乱:部分病人发病前年轻力壮,在单位里是领导、骨干、能人,甚至是名人,在家里是主要经济来源者。如突发意外交通事故等天灾人祸,病人毫无思想准备,无法面对和接受残酷的现实(如致残、致瘫等),从而产生否认、愤怒、情绪激昂或悲伤、沉默寡言、麻木、幻觉等。

2.2.2 自觉人格丧失:入住ICU的患者,全身赤裸,容易使患者产生自卑感,加之ICU护士工作量大,工作紧张,护士可能大部分精力用在了观察病情及治疗上,而忽视了患者的存在,使护士从心理和生理上与患者保持一定的距离,缺乏情感交流和沟通,患者易产生孤独、自卑感。

2.2.3 个体因素:患者有各种社会背景,以年龄、性格、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家庭生活情况等为主,诸因素相互关联,与疾病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高龄患者易患此病,主要由于老年患者生理功能减退,尤其是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使患者对原发病和手术打击的应激反应能力下降,可能出现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高血糖对神经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而精神障碍也可引起高血糖症[1]。

3 护理干预

3.1 改善ICU环境,减少不良刺激增加单间的设置或根据病情分室安排病人,病床之间增设隔帘,以减少多种治疗抢救造成的相互干扰。ICU设置宽敞,空气新鲜,保持病室清洁、舒适,温湿度适宜。夜间如非必需应降低病房的照明度,将灯光调暗,趋于柔和,将各种监护仪器的报警声调至最低。我们发现,来自设备,如呼吸机、监护仪的噪声部分成为背景,使病人习惯于ICU内有节凑及例行的声响。但来自工作人员交谈的噪声对ICU病人有难以估计的多方面影响,提示我们在工作中要注意个人的言谈,避开患者讨论病情或多人会诊。适当放宽探视制度或实行弹性探视制度,减轻病人的孤独感和隔离感。在严格预防院内感染的情况下,主张增加病人与家属及友人的见面机会。

3.2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2]。监护病房患者的心理反应有其共同性,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焦虑期、否认期、抑郁期及撤离监护病室的焦虑。

3.2.1 焦虑期的心理护理:焦虑期为最初的心理反应,一般发生在刚入监护室的患者身上。对择期手术、术后入住ICU的患者,我们在术前访视时,向患者介绍ICU环境和医护人员,讲解各种监护仪的名称、用途及注意事项,术后各种引流管的目的以及如何配合治疗护理工作,以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减少对ICU的恐惧心理。患者进入ICU清醒后,告知麻醉及手术情况,及时把监护仪上有抢救意义的信息反馈给患者,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组80%的患者随病情的稳定和对治疗的适应,焦虑于3 d内减轻、消失。

3.2.2 否认期心理护理:本组50%的患者产生心理否认反应,认为自己虽有病但没必要住ICU病房,这是一种保护性心理防御反应,在3~4 d达高峰。此时护士需耐心解释,为患者排忧解难,给予适当鼓励和疏导,帮助其摆脱不安情绪,减轻心理负担,让患者明白入住ICU只是暂时的,保持愉快的心请能促进疾病早日康复,一些病前有心理缺陷的患者可有长期持续的心理否认,此时要用与患者讨论的办法,帮助他们获得自知能力。

3.2.3 抑郁期心理护理:此期一般在患者入住ICU第5天发生,是一种心理失落感的表现。护理人员此时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每位患者的视听、运动、理解及语言交流能力,多与患者进行语言交谈及非语言沟通,通过各种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床上擦浴、翻身扣背、足部按摩等)给予患者爱抚和安慰,增进护患感情,从而改善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告诉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暂时失去某些能力是正常的,只要积极配合治疗,会很快恢复正常的生活能力,回归社会。

3.2.4 撤离监护室时焦虑的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已适应监护病房,对监护病房产生了心理依赖,因病情稳定或恢复需要离开监护病房时,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产生焦虑。为此,要提前告知患者,离开监护病房转入普通病房的原因,如有可能告知其转室的日期,让患者有心理准备,不要过于紧张,减轻其焦虑情绪。

3.3 加强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ICU病人,语言交流是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护理人员与患者交谈时,语言要轻柔温和,处处关心体贴患者,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各种合理要求。同时还要注重非语言交流,如微笑的面容、鼓励的眼神、关爱的动作(如适当的触摸、握握手、掖掖被角等)都能拉近护患之间的心理距离,减少患者心理上的孤独感。对于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或语言障碍的患者,不能用语言交流,护理人员更要显示耐心与爱心,应通过表情、手势、书面、口形等来判断患者所表达的意图,及时满足患者的需求。

3.4 保持患者舒适的体位应用适当的体位垫,按需要协助病人翻身及按摩受压部位皮肤并活动四肢,病情允许时应鼓励病人主动活动。在病人意识清楚合作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约束带的使用。对危重症患者限制活动的措施被称为“保护措施”,但在实际使用中会存在不自觉的伤害,使病人产生明显的心理反应,如激动、逆反、丧失尊严、恐惧及其他相关的复杂变化[3]。对精神状态异常的患者禁忌使用约束性治疗,可酌情使用药物治疗。

3.5 自尊心的维护在治疗护理过程中,要尊重患者,尽可能减少患者全身裸露的次数和时间。在为患者做擦浴、导尿、灌肠等处置以及患者解大小便时,要随时给予遮挡。

综上所述,ICU患者的紧张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护理人员要把患者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多方面采集患者的心理信息,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给予不同的心理支持和疏导,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在入住ICU病房时能身心愉快地配合治疗与护理,能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1]刑锐.ICU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分析[J].广东医学,2000,21(9):737.

[2]苏嫦娥.ICU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及护理进展[J].河北护理杂志,2003,8(15):40.

[3]李淑品,马海龙,刘晓梅.在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减少使用约束措施[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11):520.

猜你喜欢

监护病房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Chandler综合征1例
考前综合征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换病房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病房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