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干预对促进早产儿黄疸消退的疗效观察

2011-02-10吕改玲吴春芳张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2期
关键词:光疗脑病黄疸

吕改玲吴春芳张 瑞

1)河南漯河市中心医院儿科 漯河 462000 2)河南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防保科 漯河 462000

早产儿是各器官、各系统功能受损害的高危人群,且由于其肝酶系统发育不成熟,黄疸出现早、程度重,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更明显,因此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和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和胆红素脑病的发生[1-2]。本文对100例早产儿生后黄疸情况及早期干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09~2010-05因胎龄<37周收住院的早产儿100例,男62例,女38例。胎龄:29~31周25例,32~34周40例,35~36周35例。体质量:1 000~1 499 g 8例,1 500~1 999 g 25例,2 000~2 499 g 38例,≥2 500 g 29例。100例早产儿均有并发症,其中窒息4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35例,ABO溶血病5例,感染10例,肺透明膜病2例。黄疸出现时间:肉眼观察出现黄疸(约285 mmol/L)时间:2 d 42例,3 d 45例,4 d 10例,5~6 d 3例。

1.2 诊断标准按早产儿血清胆红素>255μmo l/L,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100例早产儿中10例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

1.3 治疗方法给予早产儿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出生后2 h用10 m L注射器吸取开塞露5 m L加生理盐水5m L,连接肛管插入肛门5~6 cm,并注入开塞露7~8 m L。以后1次/d,连续3 d。同时,每天给予正规的国际标准抚触方法,按照头部、面部、胸部、腹部、四肢、背部的顺序进行抚触,2次/d,上午、下午各1次,每次抚触15~20 m in,每次均在进食后1 h左右进行。抚触时要注意:室温要控制在24~26℃;抚触时动作要轻柔,用力适当,抚触过程中注意观察早产儿是否有不适的反应或异常表现。再者,对100例早产儿出现肉眼黄疸后每天监测血清胆红素,当血清胆红素达171μmol/L时,即采取光疗。诊断为ABO溶血症的早产儿确诊后立即光疗并加用丙种球蛋白、白蛋白治疗。

1.4 评价方法用 YZ/苏0316-2003Ⅱ类BF型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测量早产儿额头和胸部皮肤,紧贴皮肤垂直测定3次,取平均值并记录。出生后每天08∶00~09∶00分别测量,连续测量7 d。在第5天,采集静脉血测量血清胆红素浓度,判断是否存在高胆红素血症。同时观察早产儿首次排便时间、大便变黄时间、黄疸出现的时间及程度、吃奶后一般情况变化等。

2 结果

100例早产儿中除3例早期间接胆红素升高经治疗降低后,又出现直接胆红素增高,经肝功能测定,出院时诊断为婴儿肝炎综合征,1例死于其他并发症外,余96例早产儿中10例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未出现胆红素脑病,经治疗3~7 d后黄疸逐渐消退。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与新生儿时期胆红素代谢有关,血液中衰老的红细胞被破坏,吞噬所分解出的血红素转变成胆红素,新生儿红细胞衰老的速度是成人的2倍,因而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较高;肝脏功能不成熟,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能力差,肠腔内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pH值偏碱性情况下可迅速分解结合胆红素,转变为脂溶性的未结合胆红素,迅速从肠道吸收,一部分随胎便排出。新生儿胎便内约含胆红素80~100mg,如果胎便排出延迟,增加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使胆红素吸收增加,易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由于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尤其肝功能不成熟,黄疸出现早、程度重,血脑屏障发育也不成熟,在高危因素(低温、缺氧、酸碱平衡紊乱、休克等)影响下,更易使胆红素进入血脑屏障,导致脑功能异常及听力异常等后遗症。

灌肠能使早产儿首次排便时间和大便变黄时间提前,减轻早产儿的黄疸程度。胎便排出时间和变黄时间延迟是引起早产儿生后血清胆红素超出正常生理性黄疸范围的因素之一[3]。早产儿在出生2 h后开始实施开塞露灌肠,使其首次排便时间和大便变黄时间明显提前,主要是灌肠液对直肠壁感受器的刺激产生排便反射,增加肠蠕动,加速粪便的排出,从而干扰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减少胆红素在肠道的重吸收,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水平,减轻早产儿黄疸的程度,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有效防止核黄疸的发生。

抚触有利于胆红素的排泄。抚触可刺激皮肤的触觉感受器,通过神经传导产生生理性反射,增加胃肠激素的分泌,也可促进迷走神经的活动,从而产生更多的激素,如胃泌素、胰岛素等[4]。这些激素能够降低血糖,增加早产儿的食欲,喂养的频率也随之增加,有利于早产儿体质的生长。同时,通过吸吮-结肠反射间接增加肠蠕动,加快胎粪的排出,从而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

光疗可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而且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5]。由于胆红素能吸收光线,在光的作用下,未结合胆红素经异构化作用形成几何型和结构型两种水溶性异构体,二者从胆汁排泄到肠或从尿液排出,使血清胆红素浓度度降低[6]。光疗是目前治疗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早期干预可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半数以上。

早产儿是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脑病的高危人群,早产儿的出生率逐年增加,通过医务人员和医疗技术的提高,早产儿的病死率逐渐降低[7]。要提高早产儿的身体素质和生存质量,需减少脑损伤和听力损害后遗症,所以应积极早期干预早产儿黄疸,预防和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和胆红素脑病。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69.

[2]李云珠,夏振炜.早产儿黄疸的特点与管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12):720.

[3]孙美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408-410.

[4]罗玉梅,金飞,吴菁,等.抚触对新生儿身长影响的临床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66.

[5]虞海芬.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及影响治疗的因素[J].新生儿科杂志,2003,18(4):182-183.

[6]祝益民.儿科重症监护与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4.

猜你喜欢

光疗脑病黄疸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不同光疗策略的临床效果研究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强光疗与传统光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防治脑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