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误诊原因分析
2011-02-10高舒红
高舒红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IV)感染引起,典型者表现为身体单侧感觉神经相应皮肤节段出现成簇的疱疹,并伴局部神经痛。神经痛是本病的特征之一,好发部位为肋间神经占53%,三叉神经占15%,颈部神经占2%,腰骶神经占11%,由于机体免疫状态的不同,表现也有不典型者,对有神经痛而无皮疹者称为无疹典型带状疱疹。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误诊。为提高本病的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就我院2005-2008年间收治带状疱疹13例误诊的病例原因进行分析。
1 一般资料
1.1 外科收入院误诊情况:误诊阑尾炎2例,腰间盘突出1例,肩周炎2例。
1.2 内科收入院误诊情况:心绞痛6例,脑血管病1例,偏头痛1例。
2 误诊病例
2.1 误诊阑尾炎共2例,2例均为男性,分别为22岁、24岁。例1因右下腹痛2 d以阑尾炎收入院。入院当天查白细胞不高,发现右下腹有成 簇 的水泡,经皮肤科会诊,为带状疱疹,经抗病毒等治7 d痊愈。2例因急性阑尾炎分别于2~3 d后发现切口旁和右腰背有一簇水泡,请皮肤科会诊为带状疱疹,经7~10 d抗病毒治疗后治愈。
2.2 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6例,男4例,女2例,年龄50~70岁,6例病前均无胸痛史,也未查过心电图,病情基本相似,均有心前区阵发性疼痛,同时伴有胸闷而入院,常规检查心电图,初步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经内科常规治疗3 d后无明显好转而发现左胸背后5~6肋从后向前下,先后起几簇粟粒大水泡,诊断为带状疱疹,相应治疗10 d后,水泡干瘪,结痂,有2例遗留有疼痛,复查心电图大致正常,好转出院。
2.3 误诊偏头痛1例,男29岁,因右额顶部持续性灼热样疼痛一周入院,入院查未见阳性体征,辅助检查头部CT未见异常,腰椎刺穿脑脊液外观无透明,压力80 mmH2O,脑脊液蛋白、葡萄糖、氯化物定量及细胞数正常。入院后拟诊为偏头痛,予以止痛,扩血管治疗3 d,头痛症状无缓解,患者出现阵发性低热,详查体发现右眶上额皮肤色泽稍红,灼热感,感觉过敏,触之疼痛明显,拒触摸检查,右眼结膜充血,右额下可触及一枚3.0 cm×2.0 cm淋巴结,触痛明显,更正诊断为三叉神经眼支疱疹型带状疱疹,经抗病毒治疗7 d出院,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额头部一直未出现皮疹。随诊右额痛1个月后消失。
2.4 其他误诊病例还有腰间盘突出1例,肩周炎2例,脑血管病1例。
3 误诊原因分析
3.1 带状疱疹的误诊率据陈丽娜等[1]216例统计,有24例,误诊率为11.11%,其中先有疼痛而后有皮疹者18例,占15%误诊或合并病种除外,还有尺神经痛﹑胆囊炎﹑胰腺炎﹑排尿困难﹑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心绞痛﹑冠心病﹑尿路结石﹑脑膜脑炎﹑结膜炎﹑结膜炎﹑腹股沟斜疝﹑胸腔积液﹑腹水﹑脑膜炎,因此带状疱疹与这些病应认真鉴别。
3.2 专业人员过多地考虑本专业疾病或基层医生对带状疱疹不太熟悉,特别是患者既往有专业症状,检查又有阳性发现者。孟庆德等[2]认为左胸带状疱疹的神经痛,可以引起心脏冠状动脉痉挛,并造成心电图改变,病愈后可以恢复。但丁玉等[3]指出这种心电图的改变及临床表现达不到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因此在遇到胸痛患者时,既要迅速判断出患者是否患有威胁生命的心源性疾病,又要想到非心源性胸痛,特别是带状疱疹。
3.3 带状疱疹处在前驱或者症状不典型,典型的带状疱疹有前驱期症状数日,此时仅有神经痛及一般全身症状,而后出现成簇的互不融合的粟粒至豆粒大小的水泡,沿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数日水泡干瘪,结痂,愈合后留有色素沉着,全程病程2~3周[4]前驱期尚未出现水泡,而疼痛成为突出表现易导致误诊阑尾炎、冠心病心绞痛等病例也是如此。
3.4 工作不细致,查体不准确1例误诊为阑尾炎收入院。
3.5 病情较重接诊医生怕出生命危险首先考虑和处理影响生命和健康的重病是应该的,如本文心绞痛即是。
4 体会
带状疱疹误诊原因分析,我们可体会到造成误诊的原因中临床上典型的带状疱疹诊断并不困难,但是如果只有神经痛而无皮疹难以排除其他疾病易发生误诊,另外医师对带状疱疹认识不足,将其前期症状误认为其他疾病。因此临床医生在工作中要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思路广阔,不要常局限于本专业内,不注意鉴别诊断,同时避免过于依赖影像学检查,造成误诊。目前MRI在地市区级医院普及,而CT开始进入卫生院了,这些先进检查手段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明确的依据,但有些医生却过于信赖CT和MRI,不知CT和MRI都有一定诊断误差,据报道CT诊断准确率为70%左右,MRI准确率为90%,故不可过分依赖影像检查诊断。
[1]陈丽娜,温海,陈江汉.216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9):537.
[2]孟庆德.带状疱疹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1例报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7,11(3):178.
[3]丁玉,曾昭训.带状疱疹误诊为冠心病各1例.洛北医学,1998 4(5):95.
[4]陈洪峰.皮肤性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