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7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诊断分析

2011-02-10孙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2期
关键词:浆细胞单克隆电泳

孙静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的恶性肿瘤。骨髓瘤细胞在骨髓内克隆性增殖,引起溶骨性骨骼破坏;骨髓瘤细胞分泌单株免疫球蛋白,本-周蛋白随尿排出;常伴有贫血、肾衰竭和骨髓瘤细胞髓外侵润所致的各种损害[1]。MM起病缓慢,早期可数月至数年无症状。MM分型多,共分7型[2],临床表现繁多,常出现贫血、出血、低热、感染、骨痛等,自然病程为0.5~1年,治疗后生存期明显延长或长期"带病生存",如何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本病的关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8年来我院MM患者37例,年龄60±10岁,性别(男/女)26/11例。

1.2 仪器 法国Sebia公司的HYDRASYS型全自动蛋白电泳仪,Sebia公司配套使用的高密度扫描仪,及配套的计算机扫描软件系统。

1.3 试剂 琼脂糖凝胶板、染液、加样梳均为Sebia公司配套提供(原装),脱色液为0.6g/L的柠檬酸(自配)。

1.4 方法 取血清10μl加入加样梳孔内,经电泳、染色、脱色、烘干、扫描,最后得出蛋白区带、图谱及百分含量。

2 结果

2.1 琼脂糖凝胶电泳在诊断MM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37例MM的患者中,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单克隆增高(即M蛋白)的患者30例,占81.1%。这是诊断MM简单、直观、可靠的方法之一。

2.2 剩余的7例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图显示出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而无M峰,可能是病人只合成游离的单克隆轻链,几乎所有伴轻链的MM患者在浓缩尿液的蛋白质电泳图上均显示M峰,而用固定免疫电泳法检查,无论是血清还是尿中都可验明M峰免球带,可确定M蛋白的种类并可对骨髓瘤进行分型。

2.3 在37例MM患者中,电脑资料显示有8例患者曾因呼吸道感染和结缔组织病等病因多次入院,在常规电泳检查中,发现免疫球蛋白区就有狭窄而较小的浓缩集中带,患者在诊断MM之前免疫球蛋白就单克隆轻度升高,随着时间的沿续M蛋白的含量不断增加,未能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没有做进一步检查和随访,随着病程的发展免疫球蛋白不断增值,病情加重,错过了早期诊断治疗MM的时机。

3 讨论

3.1 MM是一种进行性的恶性肿瘤性疾病,骨髓浆细胞瘤和一株完整性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Bence Jones蛋白质(游离的单克隆性κ或λ轻链)过度增生,从而导致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对细菌性感染的易感性增高,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等[3]。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电离辐射、接触工业或农业毒物与慢性感染、慢性抗原刺激有关,有学者认为人类8型疱疹病毒参与了MM的发生,细胞因子白介素-6是促进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的调节因子[1]。

3.2 MM起病缓慢,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M蛋白增长较缓慢,由结果3可以看出,早期血或尿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区可见单克隆轻度升高,随着病程的进展才逐渐形成恶性的M蛋白。因此临床医师应对50岁以上病人出现不明原因腰痛,骨关节疼痛或骨质疏松,不明原因贫血、蛋白尿,反复肺部感染、肝功能检查球蛋白异常增高,血沉明显增快等,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做血、尿蛋白电泳检查。目前国内外均采用血清或尿蛋白电泳方法对M蛋白的存在和其量的水平来诊断MM,IgG>35 g/L,IgA >20 g/L或尿中本-周蛋白 >1g/24 h[4],约有1%的MM患者血清或尿中无异常免疫球蛋白,称为非分泌型MM,骨髓中浆细胞增高,有溶骨改变或弥漫性骨质疏松,应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3.3 未经治疗的MM患者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化疗后的中位生存期为3年,经综合治疗后中位生存期可达5~10年,甚至更长,生存期与年龄、分型、分期及治疗措施有关。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出血、肾功能衰竭。MM初治患者可选用MPT方案(美法仑、泼尼松、沙利度胺)。如MPT方案无效,可用VAD方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难治性病例,可使用DT-PACE方案(地塞米松、沙利度胺、顺铂、阿霉素、环磷酰胺、VP16),MM易出现多药耐药,中药对MM的有效治疗是通过多靶点、多层次达到治疗效果。同时,对中药有效的MM患者很少出现耐药现象,早期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MM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3.4 多发性骨髓瘤分型复杂,患者往往对临床症状表现明显的一至二项而就诊于医院的骨科、风湿科、呼吸科、肾内科、中医科等,首诊的科室较多,临床医生常常错误的根据单一的症状而诊断为某一疾病,引起误诊。而临床血液检查血清蛋白电泳有M蛋白、贫血、血沉加快、蛋白尿、清蛋白明显降低,球蛋白明显升高,个别患者血清尿素氮和血清肌酐增高、肾功能衰退等,这些检验结果与MM病的检验结果基本吻合,应考虑到可能是MM病,尽快做骨髓穿刺、X线检查、磁共振等检查,作者认为检查结果是阴性也要至少每半年做一次蛋白电泳,追踪观察,对早期诊断MM患者,减少漏诊和误诊率具有重要意义。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27-630.

[2]迈万明,裴雪涛.现代血液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940-948.

[3]张启宇.内科手册.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282-1286.

[4]沈志祥,王鸿利,胡翊群.血液疾病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82-393.

猜你喜欢

浆细胞单克隆电泳
骨髓涂片联合活组织检查浆细胞数量对浆细胞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汽车涂装电泳过程中应用SPC工具的案例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血红蛋白电泳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分析
携IL-6单克隆抗体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兔MI/RI损伤中的应用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颅内浆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辅助阳极在轻微型厢式车身电泳涂装中的应用
浆细胞唇炎1例
超声萃取-毛细管电泳测定土壤中磺酰脲类除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