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士疲劳现状与对策

2011-02-09066100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周丹董芳

中国疗养医学 2011年12期
关键词:生理手术室护士

066100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 周丹 董芳

疲劳是指一种倦怠、精力不够或虚弱的感觉,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与长期过重的工作压力有关[1],既可以是正常生理的不适反应,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有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职业女性处在“亚健康”状态[2]。护士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工作疲倦感常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症状,如头痛、注意力下降、睡眠障碍、易激惹等,为了促进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效率,缓解护士的身心疲劳,本文对手术室护士的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做一综述,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1 手术室护士疲劳现状

1.1 生理疲劳 手术室护理专科技术性强,意外及紧急情况多,风险性高,尤其是夜间和节假日,急抢救多,使得工作量增大,常常扰乱手术室护士正常的工作和休息。超负荷的护理工作使得护士身体上得不到有效调整,导致生理机能下降,容易出现生理症状,张圣洁等研究表明[3],手术室护士中有疲劳者占85.26%,表现为头痛、乏力、月经周期紊乱等;莫文娟研究表明[4],55.5%的手术室护士感觉长期职业压力,超出生理承受能力,经常出现肌肉紧张、腰背疼、睡眠障碍、低热、咽干咽痛、喉部紧缩感。手术室护士生理疲劳明显大于一般健康人群。

1.2 心理疲劳 随着医学水平的快速进步,外科新技术、新业务的不断发展,使得手术室护士所学知识不能满足于其工作不断变化的需要,这种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限制,使得手术室护士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张爱文[5]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95名手术室护士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发现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主要表现为感到精力不足或比以前差,感到没有前途,容易烦躁和激动。必须反复洗手、清点器械、触摸感染性物品,做事必须仔细认真以保证完全正确,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感到别人不理解或不同情。

2 手术室护士疲劳的影响因素

2.1 高强度的脑力劳动 手术中的患者处于危急状态,病情变化快,术中的医嘱全部是口头医嘱,护士除了要求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外,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记忆力、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护士长期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环境高度紧张的状态中,机体持续保持一种应激状态,易产生抑郁、焦虑心理及身心疲劳感。

2.2 超负荷的体力劳动 由于手术室的特殊性质,手术室护士需要长时间保持一些固定的姿势,洗手护士在传递器械、配合手术过程中,身体前倾、颈部偏转,这样需要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不能喝水、吃饭、上卫生间;搬、抬病人也是手术室护士的常规工作,导致手术室护士极度的疲惫,易引起脊柱损伤、腰骶部疼痛、下肢静脉曲张等。

2.3 医护关系 手术室存在着与多部门、多科室的工作协调问题,任何一个环节未做好,即使不属护士的工作范畴,也容易导致矛盾的产生和差错的发生。与护士配合的是学历高、学术水平高、职称高的医生,有些医生以为护士只是助手,工作就是无条件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忽视了护理专业具有的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一旦手术器械准备不全或手术配合没有到位,易引起医生的不满情绪,导致手术室护士的身心疲惫。护士的不良情绪又影响自己的工作,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4 环境中理化因素影响 如术中使用电刀、电凝产生的烟雾,关节置换中使用的骨水泥异味,各种化学消毒剂的使用,产生的麻醉废气等均可对人体产生不良刺激,长期接触会使人心情压抑、精神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应变能力差等。

2.5 心理影响 配合恶性肿瘤手术的压抑感,抢救急危重患者的挫败感,交织着悲伤、生离死别的忧郁感,也给手术室护士造成较大的负性精神刺激,导致精神性紧张的不断累积。

3 对策

3.1 创造良好工作环境 提供宽敞的工作休息区域,使空气保持流通,在不影响手术的区域放置一些盆栽,缓解护士生理心理疲劳;工作之余多组织护士参加一些娱乐活动,缓解精神压力;加强管理者与护士、护士与医生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团队精神;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6]。

3.2 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手术室护士需要加强自身修养,重视心理素质的锻炼,更多地学习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如心理学、伦理学、美学、交际学等,采用听音乐、微笑、开玩笑、上网、深呼吸等方法,积极从容地应对各种压力,保持旺盛的精力,心情愉快,使自己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

3.3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根据手术室护士的身心状况及各个手术室的实际情况,在允许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地安排调配人员,可采用弹性排班[7],例如合理补休,成批量手术时临时增加工作人员,晚间设置二线听班[8],以减轻当班护士的体力消耗,缓解疲劳。

3.4 预防各种理化伤害 对手术室有关职业危害及个人防护知识进行学习与宣传,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提高自我防护能力,规范手术病人术前生化检查项目,减少各种废气污染,注意定时开窗通风及室内换气,接触含消毒剂的物品时应佩戴口罩和手套。

3.5 加强专科业务技能 加强手术室护士的业务学习,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年轻护士记录手术配合笔记,年老护士介绍经验教训,对于手术步骤、物品准备、手术体位摆放等技能进行操作演示和规范化培训,更好地适应临床手术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手术配合质量。

3.6 创建和谐医护关系 医护之间加强沟通,增强相互理解和信任,医生要尊重护士的辛勤劳动,对护士的多重角色予以理解,护士也要认识到医生所承担的高风险带来的易怒等反应,在节日或特定的时机,与临床医生开展联欢活动,增进了解,消除误会。只有医护密切配合,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手术室是医院的高风险科室,手术室护士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这些压力导致的生理及心理疲劳已经日益凸显,及时发现疲劳症状,找出影响疲劳的因素,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对于手术室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保证护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随着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护士的疲劳症状和程度会日益加重,我们要及时发现问题所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有待于我们所有手术室护士和护理管理者的共同努力。

[1]徐朝艳,张震路,林细吟,等.护理职业紧张对个体疲劳水平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A):6-9.

[2]任金荣,常习花,程锦,等.手术室护士疲劳状况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7,21(3A):783-785.

[3]张圣洁,李扬,周力,等.手术室护士疲劳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3):278-280.

[4]莫文娟.手术室护士疲劳综合征的原因及相关性分析[J].当代护士:综合版,2006(2):22-23.

[5]张爱文.手术室护士疲劳状况的调查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0):207.

[6]莫永兰.我国临床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及对策的研究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06,6(7):16-18,23.

[7]段东红,宋新莲.临床护士疲劳综合征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05,19(7B):1228-1229.

[8]吕润丽.手术室夜班护士压力与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117-118.

猜你喜欢

生理手术室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打破生理“平衡”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