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联盟依托下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
2011-02-09吴荣
吴 荣
技术创新联盟是指企业基于长期战略发展目标,与资源互补的企业或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结成的合作竞争组织,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劣互补、风险分担,进而促进技术创新。
一、技术创新联盟是企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技术创新联盟是经济系统自发演化的产物,是市场激烈竞争的结果。技术创新联盟是一种高效率的合作组织形式,其在R&D领域的作用更加明显。
第一,从国际国内看,发达国家通过技术创新联盟来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企业间的技术创新联盟,在电子、信息、汽车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普遍存在。我国的技术创新联盟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价值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可喜的是,政府和企业越来越意识到技术创新联盟的巨大价值,开始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技术联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许多地区和城市、行业成立了技术创新联盟、产业联盟或科技联盟。
第二,从产业发展来看,技术创新联盟降低了交易成本和组织学习成本,降低了单个企业的投资和技术创新风险。在技术创新联盟中,企业能迅速并准确把握技术创新方向,共享技术创新资源,大大缩短技术创新时间,增强自身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联盟各方以知识为基础,以知识的学习和交流为纽带,以资源共享为特征,加速了技术创新的速度。企业之间建立技术创新联盟还可以分担创新的成本和风险,降低不确定性。
第三,从高新技术的发展看,技术创新联盟可以加速高新技术的成果化,使最新技术得到最大程度的应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已进入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生产力系统中,人类技术实践的规模、范围空前扩大,R&D项目大型化、复杂化、集成化趋势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联盟正适应了企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的要求,为技术实践的规模、范围的扩大提供了条件。相对于单个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的平台,使企业有能力承担重大技术攻关和重点产品开发项目,依托技术创新联盟的设备、人力、技术等资源,提高了企业技术和产品开发的成功率,攻克一批制约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提高技术成果的转化率,使高新技术的价值得以凸显。
二、技术创新联盟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范式
大力提倡建立技术创新联盟,是加强政产学研无缝连接并促进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第一,技术创新联盟有利于人才生态位的拓展。技术创新联盟以企业为主体,它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技术人才与企业相结合。技术创新联盟已形成了“三个一条龙”的互动机制,即: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一条龙;产品研发—商品开发—市场开发一条龙;人员培训—知识更新—产业发展一条龙。[1]这“三个一条龙”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为技术创新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和肥沃土壤。技术创新联盟扩展了技术创新人才的生态位,开阔了技术创新人才的生长空间,使技术创新人才的技术创新能力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态势。
第二,技术创新联盟促进技术创新人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交流与转化。技术创新联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见面或不见面、网上或网下召开经验交流会或学术研讨会,给技术创新人才提供适当的机会交流思想,互相借鉴和学习。在创新资源共享和创新成果推广的基础上,使技术创新人才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并向更高层次的隐性知识转化,隐性知识的外化与显性知识的内化有机结合并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交流与转化的过程就是技术创新人才综合化和社会化的过程。
第三,技术创新联盟减少创新成本,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技术创新风险,形成人才资源共享、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技术创新联盟可以节约创新成本,节省技术创新人才精力,避免不必要的消耗。他们通过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如FTP、E-mail、BBS、QQ等方式调查市场信息,商谈合作事宜,启迪创新灵感,破解研发难题,交流创新成果。技术创新联盟将技术创新的风险分化,消解技术创新人才的顾虑。技术创新联盟打破了技术创新人才创新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他们在这种动态的组织中获得更多的创新自由,在与“无形的他人”的交流中找到创新的火种。
第四,技术创新联盟推动技术创新及技术扩散,适应市场需求,培养技术创新人才的敏锐度和创造力。企业联合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为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系统,创设优良创新环境。技术创新联盟可以将政府的宏观调控优势、高校的人才优势、科研机构的研发优势、企业的技术成果转化优势、科技中介机构的“扩散”优势结合起来,使技术创新人才与市场保持“零距离”,推动技术扩散,确保技术创新人才创新思想的可行性,提高技术成果商业化的成功率,从而强化技术创新人才技术创新的信心,培养技术创新人才的敏锐度和创造力。
三、强化技术创新联盟的育人功能
技术创新联盟这一新型的组织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被广泛应用于技术创新中。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联盟形式,在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学习互补中培养技术创新人才,达到技术创新的目的。
1.树立培养技术创新人才是技术创新联盟重要功能的观念
国内外人力资源开发,特别是高科技人才资源开发的趋势已经证实,竞争力的源头是人才,技术创新人才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直接动力,企业要深化这一认识,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走“人才导向”的发展之路,在联盟间和企业内部用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榜样力量以及失败案例开展企业培训,建立一系列机制激励员工大胆创新,鼓励员工向传统思维和权威意见挑战。技术创新联盟成员之间可以实施技术合作,联手突破和发展核心技术,攻克技术难题,通过技术创新企业主体与协作的社会群体和组织间的信息交流和思想碰撞,磨炼技术创新人才,增强技术创新人才的创新和耐挫折能力,从而达到联合培养技术创新人才的目的。
2.注重技术创新人才的交流与培养
技术创新人才虽是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但不能孤立地局限于原生态位。技术创新人才要扩充实际生态位,挑战现实生态位,就要加强与其他技术创新人才的交流与合作。企业自身要增强交流意识,创造有利条件,营造利于创新的时空,实现技术创新联盟人才间的“零距离”接触。联盟成员间可以互派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和交流学习,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跨出国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学术思想、技术实践和成果展示的交流,启迪技术创新人才的创新思维,提高技术创新人才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市场洞察力。企业要逐步实现技术创新人才的专业化配置、社会化管理、产业化开发、市场化发展。对新进的技术人员,企业要组织培训,要求他们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企业文化知识,提升技术水平,增强工作和创新能力。对在职人员要进行专项技术培训,为开发生产新产品和引进推广新技术服务。在企业内部建立并完善人才的上岗、转岗和深造的培训体系,使之与技术创新人才的自我就业和转岗培训、自我深造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潜在技术创新人才的显性化,增强人才个体素质,激发人才的创新意识和热情。
3.建立交换机制、开放机制、联合培养机制
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一个单向度的孤立系统,技术创新人才自身的成长也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企业要根据技术创新人才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建立企业间人才交换机制、人才引进的开放机制、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培养机制,尽一切可能为技术创新人才的成长开辟最大空间。企业间可以开展TTA(技术转让协议)培训,其中就包括了人才的培训,借助于技术的转让和合作,实现人才间的交换发展和联合培养。为了保证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准确把握市场动态,熟悉国内外行情,企业可以派遣员工出国考察,鼓励支持技术创新人才“走出去”,进一步培训与学习。一方面拓展他们的视野,增强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强化和提升他们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处理突发事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企业可以借鉴高校采取的交换生和进修方式、博士后流动站,将本企业的人才和从事相关产业的人才实行交换,使得人才能在不同的企业文化和创新环境中都有所发展。在流动中,现有的人力资源得到增值,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得以满足。企业不能将人才束缚于一个专业、一个领域,不能排斥外来人才,要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入企,放宽眼界,使“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华为在2005年正式注册了华为大学,借助政府、科研机构、高校的人才和信息支撑,结合华为自身特色,充分为华为员工及客户提供众多培训课程,包括新员工文化培训、上岗培训和针对客户的培训等。华为与国内几所在业内具有领先科技水平的高校建立了定向培养关系,院校负责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华为负责为院校提供经济资助和企业文化培训;华为在几所知名大学里设有专门的奖学金、奖教金、贷学金,并与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多所名牌高校合作培养研究生。
4.建立联合技术创新团队,实行知识产权共享机制
技术创新联盟是一艘巨大的舰船,要乘风破浪,需要一支高效的有战斗力的团队。联盟要培育团队精神,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营造优秀的创新文化,增强每一个联盟成员的团队意识。技术创新人才只有在团队中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建立技术创新团队可以整合技术创新人才资源,实行优势互补。在技术创新联盟之间建立技术创新团队,可以突破自身所在企业或单个企业的限制,以共同的科研项目和研究计划为支撑,以高端技术人才为血液,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和信息流通为后盾,保证技术创新的顺利完成。联盟内部要建立有效的冲突管理机制,提高技术创新团队的工作效率,合理分工,相互尊重,彼此配合,为技术创新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竞争与合作氛围,保持技术创新团队向学习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建立知识产权共享机制,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分享知识产权。技术创新联盟成员间在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上会产生争议,但由于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和超时空性,成员间可以共同占有和使用,这就为知识产权共享机制提供了可能。为避免纠纷,治理联盟成员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消除知识共享困境,应在技术创新联盟建立之初制定一个整体的方案,合理安排联盟的组织结构,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程序和规则(比如申请共享的资格与流程、争议协调),设立联盟技术咨询机构。建立知识产权共享冲突的治理机制,明确正式、有效的约束机制(权威、制度);充分发挥网络机制的作用,保证网络组织的良性运作;信任机制与非信任机制相结合,防范知识产权的流失。知识产权共享是为了使技术创新人才获取更多、更有价值的知识成果,掌握最新的技术和市场需求,洞悉技术和产品的钻研方向。知识产权共享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人才攀登技术高峰,向更高层次发展。
5.充分利用联盟资源,使人才脱颖而出
技术创新联盟是技术创新人才成长的大熔炉,也是培养技术创新人才的战略基地。联盟内资源丰富,包括市场、人才、技术、研发、资金、服务、信息、设备等,企业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形成技术创新人才的共生效应,使人才竞争转向新的人才辈出与共生。利用联盟的中介平台,把人才的流动演变为新型的人才开发,使人才产生“鲇鱼效应”,即把一些富有活力和敢于挑战的“鲇鱼”引进企业,刺激人才“触电”,产生危机意识,激起竞争浪潮,进而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此基础上,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吸引力。利用技术创新联盟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异地用才,采取特聘的形式,邀请客座专家、学者和教授担任潜在技术创新人才的“导师”,实现权威专家与人才的面对面交流,利用榜样的感染和宣传作用,给技术创新人才心中的创新之火增氧、添油,在内外力的综合作用下,不断提升技术创新人才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1]李雪,李菁华.产学研联合的深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8(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