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家书(2000—2001)

2011-01-31陈卫

天涯 2011年3期
关键词:老师

2000年12月30日18:01市场见闻

新年之际,祝大家新年好运!

今天要给大家看的是一组市场照片。

我们在戴维斯常去的商场有safeway(意为“安全之道”)和bestbuy(意为“最佳购买”),还有officemax(意为“最大的办公室”)。第一个为食品杂货店,在戴维斯;第二个为美国最大的连锁店,主要出售电器,我们的数码相机就在此买的,它在加州的分店坐落在 sacramento州府。第三个店也在戴维斯,和第一个相邻,主要经营办公室用品。美国的商店和中国不大一样,它不是以个体经营的小商店为主,也不以小商店而聚集成购物街。美国的商业主要采用仓储式经营,类似福州的麦德隆。商品堆积很高,种类不是特别多,但量比较大,采用批发的形式,因此价格相对来说较低。这里还有一个和个体户商店不同的就是不讲价,自己挑选,在总台付帐(账),没有营业员跟随你,好像防小偷一样。在中国许多城市的商店里,经营稍差一点的商店,常常出现售货员多于顾客的场景。售货员多,商店经营利润其实就意味着减少,因为要付出售货员的工资、福利等,而这些钱,要从顾客身上赚取,所以,经营者只有提高商品价格才能满足经营的可能,于是价格提高,顾客更少。维持不下去的结果不是促使经营者卖假货以降低利润就是使商店关门。虽然我不懂经营之道,但也揣测到一二。美国这种经营方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也与美国人的生活条件相关。我曾说过,在美国的路边没有摊子,也就是说没有便宜的或是逃税的货物出售。美国人一般家里都有几辆车,有出去约会、玩耍的,还有购物的汽车,他们有种车叫van,里面有三排位子,收起后面两排,可以放大些的电器。当然,如果只是购买食品,他们开一般的家用车就可以了。有了车,商店就不必在居民区开设。在市中心当然也有商店,叫downtown,这类店类似专卖店,商品很贵。而建在郊区的仓储式商店,一般价格便宜,有可靠的信誉,在一个月类(内),你对购买的东西不满意,只要提出任何一条理由,包括你不喜欢它的颜色,都可以退货。而且,在规定的时间内,该货如果有降价的广告,你可以凭着发票去商店索取。当然,你在加州买任何一件商品,都要交7%的商品税,食品可以免税。对美国政府来说,没有摆地摊的人,他们的税收工作应很好做。对美国国民来说,有自己的私车,开上20分钟,就能在比较集中的地方购买到自己想要的便宜的东西。美国还有一个方式很能促进购买力。我也跟你们说过的,我们的信箱经常有商店的广告。他们狡猾就狡猾在每隔几天,总有一批东西要打折销售,你可能就抱着这种买便宜货的想法,而这种便宜货并不是劣质货,确实是只降价格。这样,容易使顾客如上瘾一般,隔几天就想上商店。我在中国的时候,并不是一个爱逛商店的人,在这里很快就有了这个爱好。

今天我们就去了戴维斯唯一的一个菜市场和两家商店。

像变魔术一般,这个菜市突然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因为昨天我们路过此地时还是空空荡荡。据说这个菜市是戴维斯周围的农民在每周星期六上午才开,下午就撤走了。昨天看到菜市的时候,很干净,好像是一个儿童乐园,这里有凳子、沙坑、大树、溜溜板等,没有污渍的地和肮脏的空气。它是一个露天的菜市,不过还搭了一个顶棚,也许是节日,顶棚下吊了很多喜庆的卡片。今天还没走近菜市,就听到音乐声,是一对长发夫妇在拉小提琴和吉它(他)。我走过去,立刻照了下来,他们很友好地朝我一笑,他们前边的琴盒里,不少人放了钱,以表示对他们的感谢,可是HQ往前走了,我一分钱没有,只好轻轻地说了声:“Thankyou.”走进菜市,发现隔个三五米就有圆柱型(形)的东西,有人会站在下面聊天,我也靠过去,HQ告诉我这是方便衣着少的人烤火之用。因为很多顾客都开着汽车来,汽车中有暖气,衣服穿得较少,下车后,这个暖气炉可以使他们保持风度和温度。我多次问HQ,美国的农民是什么样子,因为我从外表上辨不出来,今天,美国农民站在我的面前,我也还是分不清。他们都是开着干净的货车过来,菜的种类并不是很多,白菜、花菜、大蒜,还有橙子、面包、鸡汤,当然也有水仙花、孔雀毛等。跟福州的学生街相比,这里是小巫见大巫,倒真的像中国农村的赶圩。我在这里照了几张像,有爆米花的小伙子。美国很多东西都是机器制造出来的,我们前不久也买了玉米,用微波炉爆,因为时间掌握不好,全糊了。这里的爆米花倒是用人工,小伙子戴着一个防爆面具,表情严肃地站在锅边挥着铲子,抄(炒)到一定的时候,就听到“劈里啪啦”的一阵响,爆米花如雪花一样跳出铁锅。中国的爆米花容器很小,黑黑的,我们小时贪吃,总是捂着耳朵,等到天黑也好,也要等到这难得的小吃。这里的爆米花一袋袋地摆在路边,只有年轻的小姑娘会上前买上一袋,坐在路边的凳子上,当早点吃起来。

美国人爱养狗,其狗特大,而且家家的狗模样都不一样,上菜市也不忘领上它。我们在取自行车的时候,就见到一条狗和我们的车锁在一起,痴痴地等着主人,所以我就给这幅相片取了“约会”。我是一个从小就怕动物的胆小者,这只狗因为像绵羊,获得了我的亲(青)睐。给狗照相的时候,边上有一位妇人正在买早点吃,她见我照完相,亲热地说:“噢,原来你是给狗照而不是给我照呀!”后来我在一个卖衣服的地方又见她,有一件具有民族特色的白色布裙,86美元,我很喜欢,让我感觉既像西藏的又像墨西哥的式样,就问她是哪里人?她是黄皮肤的,可是用英语回答我说:“阿梦。”我还是不知是什么地方,问是不是美国的?她点头称是。

我们今天还有的收获就是沿途看到蓝天下的美景,还有农家的圣诞,特点就是有两个橘红色的南瓜在门口,象征吉祥富裕吧。有两张照片在附件中,希望你们喜欢。

明天就是2000年的最后一天了,你们比我们早8个小时进入新年,祝你们好运常在,旅游开心!

2001年1月23日12:02拜年了

同志们好!

由于时间的倒退,同志们已在睡大年初一的觉,我们这里还是中国农历的大年三十,可能只有新来的中国人才记得。昨天晚上,我们在英语课上聊天时,一个来了五年的中国人说她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春节。据网上的信息,有一部分中国人确实这样,他们已经习惯了过西方的圣诞节。

昨天晚上的节目好看吗?爸爸十多年来,似乎仍然热情未减,也许有几个好节目吧。只是我看到电视台的节目名单,大多都是老面孔,主题比较集中,兴趣不大。这也是没有偶像崇拜习惯的结果。有个网站是北美华人办的,叫www.wenxuecity.com(文学城),里面经常有些奇谈怪论和杜撰的小道消息,其中有一篇讽刺春节联欢晚会的,《春节联欢晚会,中国最大的乌托邦》,里面对晚会的一些程式化的东西,如让残疾人出来煽情,主持人激动而颤抖地念着来自全球各地的信件,小品的教育意义和总结主题的习惯等等做了讽刺。希望今年的晚会没有这种千篇一律的情况。无论如何,这个晚会花了中国人的那么多金钱财力,让那么多旧人重新露脸,让新手出名,成为除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过年的一个重要话题,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我们昨天晚上的课是在小区上的,围着我们住的solanopark找了半天,原来就在我们的楼后两栋。我们去时,房子是黑的,不远处有一个男的带着一个孩子似乎在瞅我们,后来,他们家又出来一个怀孕的女人,后来这女人就过来开门,她说是她负责。这个老师才二十多岁,她是佛罗里达州的人,丈夫在此读博士,她就跟着过来,已经有了一个18个月的女儿,还有两个月就要生另一个孩子。过了不久,又来了两个学生,一个带着孩子的,看着不年轻的中国女性;另一个是韩国女性。在后来的交谈中得知,中国女性结婚15年了,已有一个12岁的孩子,来此地有5年了,现在又有了1岁的男孩。她原先和丈夫都是中国的博士,来这儿找了一份工作,因为生孩子,就做了家庭妇女,她自嘲:因为很少出来交流,英语也就在不断地下降。韩国女性来了3年,在这里又带女儿,还要学英语和计算机。上课时,大肚子老师坐在地上,我们就拿着她准备好的一些短语做练习。每个人都要做,举例造句、解释。她很同情我们,问起我们是不是原先学的哑巴英语,中国人都点头。其中学生来得不多,中国人连我、HQ、那个女博士,就3人,剩下的就是韩国人。练习完了就是大家谈自己的情况,包括专业等等。那个中国人是搞兽医的。因老师是管理房子的人,HQ担心自己借研究生同学房子的事情被她知道,担心管理处把我们赶出去,就只好说他是来读博的,那个中国人就问他GRE考了多少分,HQ就顺便跟老师解释中国的 TOFEL和GRE,费了很多口舌,才把主题给转走。听说2月4号,这小区要搞一个聚餐,自己带一个菜过去。

今天给爸爸打完电话后 , 我 去 了 international house,上了这里办的 AdvancedEnglish班,也是第一次,跟成人学校的那个不一样。今天来了大约12个人,连老师一起。在这里工作的老师都是义工。我一进去,就听到老师在跟同学讲自己的经历,她是45年前来到这里的,那时候还没有电视,只有收音机,她就从收音机里学美国英语,和朋友们去看电影。我很奇怪,她的英语听起来很好,怎么还学英语,她说她结婚前是英语老师,但是苏格兰人,说的是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不同。每当她看电影,就要很快地转换语言,所以她不习惯。她说她喜欢看侦探片,并骄傲地说起英国的阿里斯蒂纳,就是写《尼罗河上的惨案》的那个作家,她有一个戏剧,叫《MouseTrip》,在英国的舞台上上演了40年,久演不衰,最吸引人的是该剧的结局,演员站在舞台上,有个人说:“最后走的那个人就是凶手。”〔这句我没听很清楚〕为此,至今还有人在打听:“到底谁是凶手?”上课后,老师让老生给我们介绍一下上课的方式,就是每堂课有一个主题,大家分成小组,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今天的主题是大家讨论自己国家的大学体制和对方的有何不同,包括有几个年级,是否交费等等。我的搭档也是新来的,她来自南美,Ageentina(阿根廷),她画出地图给我看,在巴西的下方。我们以前学地理、历史知道那里的人一部分是印第安人,一部分是欧洲后裔,她也这样跟我说。她的本国语就是西班牙语。她和丈夫都是攻读植物学博士学位,来这儿做半年的交流学生,黄皮肤、棕色卷发。她说她们国家的学生读书是免费的,一直到大学毕业,读研究生和博士生只要交一点点费用就行。而我跟她说中国的农村孩子一定很羡慕你们。中国的学费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他们本科有5年,博士有4年。博士毕业后并不很好找工作。我们谈了很多地理方面的东西。我讲到印第安人文化时,她也说:很多人都认为是大陆分裂后,印第安人来到南美的西部,所以有了印加文化,崇拜太阳,有太阳神庙等。南美的东部则多是欧洲人,因为我是照着中国的地图画,所以,欧洲也在美洲的西部,似乎欧洲人到南美的东部绕了一个大弯子,我一直没有转换思维。她就在美洲的东部又画出一个欧洲的图,我恍然大悟,她也笑起来,这样,欧洲人到南美殖民就有了捷径了。越过大西洋,而不是从欧亚大陆和太平洋越过。她是我遇到的第一个南美洲人。她们那里各种肤色的人都有。有亚洲人的后裔,也有欧洲人的后裔,主要的语言就是西班牙语和巴西语。到美国后,真是发现世界越来越小,到处都可以遇到以前认为遥远的国度的人。在这里见到他们,就像在中国的某个省见到来自某个地区的人一样普遍。也许,多和各国人接触,会激活许多书面的知识。

大年初一你们有什么活动呢?不去爬爬山,登高望远吗?

祝大家快乐。

2001年1月28日23:04做客与基督徒大家好!

由于认识了徐老师,也就随着她而认识了一些台湾朋友。今天晚上到台湾来的袁家去作(做)客,女主人的名字,徐老师说叫她“元宵节”(袁小姐)就行了,因为谐音。这家先生是计算机专业,经常出差在外,家中由太太管理,他们家孩子从12岁到4岁,有四个不等,两男两女,个个长得健康漂亮。“元宵节”是武汉人,在美国念了大学,嫁给丈夫后就做了家庭主妇。袁家新买的房子在戴维斯的郊区,叫野马区,听说一年前是放养马的地方,住宅是两层楼的洋楼,车库大得可以放下四辆汽车,楼下是客厅和餐厅、书房、琴房,还有储藏室等,楼上有三间大大的卧室,屋外还有一个大约100平方米大的院子,反正这是我们至今看到的最大的居民房。因为地段不是太好,听说也要30多万美元。不过美国买房子都不是一次买成,而是要银行贷款。房间里面铺的是整块的地毯,烧煤气的壁炉(因有假木柴,很像真的烧柴火,家里很暖和)、微波炉、烤炉和洗碗机等都是安装在壁柜里。我们昨天就认识“元宵节”了,在教堂里时,她坐在我身边,我听到她很会唱圣歌。到她家后,我们也不用客气,她做着芋头烧肉,我们则包着饺子,聊着天。后来又来了两个台湾家庭,一个是由兽医和护士组成的家庭,一个是搞航天科技的组成的家庭。兽医是一个貌似农民的五短三粗的人,他很喜欢说话,跟我说起他曾经在台湾当兵时,在金门看到大陆的士兵在国庆时放烟火,在大陆他被人当作间谍,翻他的旅行包等等,还聊美国的历史短暂,美国学生不聪明;而搞航天的是一个博士,他的相貌很文静,妻子在戴维斯做研究,女儿长得像日本小娃娃,他对兽医说的每一句话几乎都不赞同,等兽医走后,他还问元宵节:“他现在到底在做什么事?”因为大家都认为兽医神神秘秘的。兽医的妻子不爱说话,她是一个护士,除了做饺子就是洗碗。还有一个法国人,是“元宵节”先生的朋友,刚从飞机场过来,时差也许没有倒过来,陪着我们聊天,我们只看到他的眼睛有点红,直到他离开才知他是刚到戴维斯的,刚下飞机。因为男主人不在家,女主人就把他安排到干妈家去休息。法国人是搞计算机防卫系统的。

孩子们都会弹钢琴,我们一进门时,这家老二就模仿电视中的广告“大门打开,红包拿来”,徐老师就说:“如果你们的钢琴曲弹得不错,我就给你们红包。”所以,孩子们都激动得争先恐后表演,我们也听到不少好听的曲子。在钢琴架上,摆着“元宵节”夫妇在1984年的照片,那时他们大学毕业,元宵节很清纯,很像琼瑶片中的女主人公,十多年过去了,有了四个孩子的她还是皮肤白白的,没有皱纹。看来台湾人比大陆人会保养。昨天的聚会上,当我说过我不习惯做家庭妇女时,她就接着说她不认为做家庭妇女不好,仍然可以为社会贡献。她确实很忙,丈夫不在家,她必须每天接送孩子,照顾他们的生活,还要指导他们做家庭作业,练琴等等,她没有请过保姆,也没有父母可靠,真不知她是怎么过来的。可是她一点抱怨也没有。

信了主,吃饭时要祈祷,“元宵节”就说了:感谢主,赐给我们晚餐,吃了之后身体健康,适应环境等,表达的是对上帝的感恩和客人的祝福等等。我们除了吃饺子,还有葱油饼、香菇白菜、香芋红烧排骨、豆腐肉末、煎鱼等,我们走的时候,她还送了海带等食品给我们带回家吃。

还忘了说上午的布道。在昨天吃晚餐的基督教堂,由李牧师主讲,还有一位白发苍苍而很有风度的老太太做同步翻译,老太太在昨天是给大家弹琴伴奏音乐的。李牧师原先并不是修神学的,他被神感召后才侍奉神。原先在州府萨库拉蒙托的教堂工作,后来他祈祷,希望神派一个使者上戴维斯传教,据他说,他听到神的声音,后来自己就离开了新教堂,遵召来到了戴维斯,现在准备在此重建一个新教堂,为此也在集资,已有了50多万美金,还差10多万美金吧。他是广东人。他说有很多人有钱也有东西,但是脑子笨笨的,心情很浮躁,这是因为没有注入灵。以前的牧师并不需要读太多的书,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要跟上时代,就需要读很多很多书。他连说带比划,有一些话,说服力并不强,如他说原先都是一些没有用的人侍奉神,现在都是一些博士学者侍奉神等等。让我们更欣赏的是做翻译的老太太,她的修养很好,英语说得纯正,很好听,70多岁的年纪,动过两次手术,现在看上去很健康。

我看到教堂的一个最近活动的小册子,有各种研讨班,如研究马太福音、如圣歌班、如英语圣经班、国语圣经班等等。2月3日~4日,还有一个北大生物系毕业,后来在美国拿了生物学博士学位的信主的人专门来讲科学与宗教。我准备上英语班听听,我和一个广东籍的博士后一说,他马上帮我和老师联系上了,是来自台湾的女士,她很热情,说到时会请人开车来接我去上课的,这样就不怕刮风下雨了。

中午吃教堂的饭,有玉米笋片、鸡腿、鸡翅、茶叶蛋,还有豆沙糯米丸子汤。吃饭时有一个教授走过来和我们打招呼(回家才知他是物理系的主任,搞高能物理的,1970年代的博士),姓高,台湾人。他还记得我昨天晚上表达的意思,就让他的太太来跟我现身说法。他从伙房叫来太太,高太太还系着围裙,头发白灰相间,剪得像个小男孩,精神很好。她一见我,就说,她原先也有高学位,现在在家里做家庭妇女,自己也内心矛盾过,认为家务事琐碎,没有成就感,特别不能满足虚荣心。信了主后就想通了,这是主的安排,她在家里照样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把孩子带得大一点,也跟着孩子上美国的学校,并帮学校等社会场所干活,做义工,现在比先生还忙碌。孩子也长大了,读博的读博,结婚的结婚,大家都过得很好。她说:“现在呢,孩子回来,我高兴;孩子走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呀。”她说她原先是学心理学的,她还要学习,看很多书。因为她的贤惠,我们也看到她家的一个笑话,我们说话间,高教授问太太:“这个东西是不是百叶?”他指着一个酱色的巴掌样大的东西。太太笑起来:“这哪是百叶,这是煮茶叶蛋的包香料的布包。”我们也跟着笑起来:“看来你们家里确实是由太太打理,教授太幸福了。”高太太得知我们还没有汽车,就说:“以后你要去哪里,可以打电话找我。你感到孤独的时候,随时给我打电话。”我现在对原先的认识有了一点变化:一是大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不爱帮助人,很自私。二是搞科学的人不会信仰神的。但在这里我得到的是新的答案。我会不会有什么变化,很难说。国内来此地的有不少共产党员,包括当年的妇女干部,她们都信奉上帝。他们也会在公众场合里讲他们如何被感召的,而我还没有这样的意念。我会去接触基督徒的生活,学习《圣经》,但可能令这些信徒们很遗憾的是:我还是无信仰,对他们心目中的上帝只有敬畏,只有好感。

2001年2月6日14:07英国老太太

今天上午到international house上课,我走进小教室,只见玛格丽特老师一个人坐在桌边。这个英国籍的老太太很热情,虽然她到美国有四十多年,但还像我们看到的英国电视中的老太太一样,说话比较夸张,脸部表情丰富。大多数的美国人一般说话比较低,低得有时像在说耳语。她一见我就问我是不是很忙?我说:是的,我要参加各类英语学习班。顺便也提到了教堂,没想到她扯开了话题。今天的讨论中心就是宗教。她挨个问了每一个国家的宗教信仰,在亚洲,日本、韩国,以佛教为主,而在欧洲和美洲,以基督教为主,老师自己就是一个基督教徒。为了引起我们的兴趣,她用英语绘声绘色地讲了基督和犹大的故事。讲完之后,她又说:我来 international house上课本有个原则,就是一不谈政治,二不谈宗教。可是今天她破例了。她谈了世界的争端,有的为宗教,有的为政治。其中她谈到不理解中国大陆为什么要和台湾统一,要打仗。我这才想起第一次见她,她就问我是台湾人还是来自大陆的?我也曾听台湾人议论过这事,比如徐老师,她的父亲是安徽人,母亲是台湾人,在台湾,人们把她当作外省人。她说大陆人又把她当作台湾人。

谈到美国,大家都认为是一个自由的国家,而且自由里面,包含肯定好的事物,也包容坏的事物。老师说:因此,美国的贩毒、凶杀等等罪恶比别的国家多。她说到特别是青少年,父母不管教,有时也会出现问题。她说到自己的儿子,青少年时期就爱交朋友、玩汽车,把学习放在最后一位,学习成绩特别差,上了大学后,依然如此。她的丈夫忍无可忍,要教训儿子,儿子辩解说:“我读了十几年书,太累了,我要工作。”她的丈夫就问他想要什么工作,他这种背景,只配到餐馆去洗盘子。儿子说要既清闲又能赚很多钱的工作。于是丈夫对儿子伸出四个手指说:我来给你找一份你想要的工作:一,有钱;二,有吃的;三,有地位;四,有玩。你猜猜是什么工作?有钱,你开银行;有吃的,就开餐馆;有地位,你做市长;有玩,你去当兵。儿子说:“爸爸,你别开玩笑了。”但是不久后,儿子真的去当兵了,在佛罗里达当海军,现在常给父母写信,她总算解了心头结。她很开心地笑着,眉飞色舞。金黄色的卷发显得很伏贴。

这时,一个穿深蓝色上衣、戴着墨镜和鸭舌帽的瘦高老头走进我们的教室,抬起手腕,指着手表说:“请你看看几点了?”是个美国老头。老师很乖地穿好衣服,橘红色的衣服还衬出她白皙的脸上有几分羞涩。“我要帮你在墙上装一个钟。”老头继续对她说。原来丈夫按时间来接她,美国人是很守时间的,而英国籍的老太太爱侃大山,就把丈夫撂在车上了。

2001年2月6日22:36过节

从妈妈的信中看到你们已经在过元宵节了,吃什么汤圆呢?我发现我来美国后,一个节日接一个节日,先是过圣诞节,然后是元旦、美国的马丁路德节,紧接着是中国的春节,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人过,春节就变成了几个。现在又是中国的元宵节,马上在2月14日就是西方的情人节,3月又有妇女节……情人节还未过,美国的商人到处在抓商机。你们可能从网络上也能见一二。

今天晚上我们上课,老师给我们每人一份《戴维斯商报》,教我们读美国的报纸。首先读的是关于情人节的专版。报纸上在教人们怎么过“情人节”。我记得在半个多月前,在巴巴拉家中,有个美国老太太问我怎么过情人节,我说:“我的先生说,我们已经结婚,不是情人了,所以我们不过情人节。中国很多人都不过的,大家只重视结婚纪念日。”今天看到报纸上的信息,有介绍罗曼蒂克的电影,有教怎么做情人餐,还有到何处买情人蛋糕、情人卡片和情人首饰的。风趣的老师说:“你们过情人节不会约上自己的孩子一起过吧?”大家哈哈大笑,她接着说:“这时候应该花点钱请babysitter(照看孩子的人)来帮看孩子,或者给十几岁的孩子一点钱,让他们买CD,自己乐着去。”她说,在美国,只有几岁的小女孩和小男孩会送父母或祖父母礼物,大一点的孩子就站在一旁,冷冷地抱着胳膊,看着他们的父母,什么也不表示。最高兴的就是情窦初开的少年,他们都会对自己喜欢的人表达心意。老师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让我们下星期回答她,怎么度过的。好在internationalhouse的太太们已经跟我约好,让我们去参加potluck。不然,只好说:“情人节我们在学习英语。”

猜你喜欢

老师
老师,我总是想起你
好特别的老师
“制定”和“制订”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