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独秀

2011-01-31潘国本

雨花 2011年6期
关键词:陈独秀胡适

●潘国本

这个人,一直在奔跑,一直在疾呼,也一直怒气冲冲。这个人,绝对“自己”,从来没有因什么人际关系,而放弃奔跑。

1896年,17岁的陈独秀,参加安徽桐城的童生考试,面对那个《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狗屁作文题,他以毒攻毒,把《昭明文选》《康熙字典》上,鸟兽草木类生僻怪字,草草编织成篇,交了上去,谁知竟令阅卷“大师”找不到北。

这次,他中了秀才第一名。他会这样拿“冬烘先生”搞笑。

20岁,因反清言论,被杭州一个书院开除了一次。22岁,又遭清政府通缉,只身逃往日本,进了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结识了一批中华“愤青”。因看不惯清政府那个留日学生学监的奴颜媚骨,一日,约同邹容、张继,闯进姚昱住宅,将其按倒在地,张抱腰,邹捧头,他操剪,痛快一刀,剪掉了姚学监安身立命的长辫。陈独秀跑回住所,将姚辫扔于桌上,大呼:这回出了一口恶气!

他会这样出“一口恶气”!

1919年6月,作为五四运动的青年精神领袖,直接跑到毫无遮拦的北京前门外“新世纪游艺场”屋顶花园,向下层露台看电影的群众散发《北平市民宣言》,以致当场被跟踪警察拘捕。

他这样嫉恶,这样无畏。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一年后改名《新青年》),继后,又与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共同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听到胡适提倡白话文遭众人非议,很快,就在他创办的《新青年》上,刊发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并声称“愿拖二十四节大炮为胡适做前驱”。

少壮独秀这样实现他的自铭,“推倒一世豪杰,扩拓万古心胸”!

大革命期间,他拒不执行共产国际的错误路线,因反对左倾城市暴动和让权于国民党,被莫斯科拉下中共领导岗位,但,仍批判斯大林不停。“中山舰事件”以后,他在报上发表公开信,指责蒋介石背信弃义,专权独裁。那正是国共合作期间啊,他宣布退出国民党。陈独秀是方的,方先生就是方先生,他不会圆。

1932年10月,在上海,陈独秀又一次遭国民党逮捕,这次,大牢一坐5年。

国民政府以“危害民国”给他定罪时,陈当场驳斥,政府并非国家,反对蒋政府,怎么就危害国家?更指责老蒋“屠杀异己”“到处擅作威福”。老友章士钊,以律师身份前来相助,揭露政府的自相矛盾:现政府致力于讨共,而独秀已与中共分扬,予意已成犄角之势,乃欢迎之不暇,焉用治罪乎?

让人哭笑皆非的是,他竟接口声明:章律师辩护词只代表他的意见,本人之政治主张,应以本人之《辩诉状》为根据。

即使在这个时候,也不愿丢弃半点本真。

时至抗战全面展开,蒋介石让他写份书面检查了事,他誓拒不写;胡适等人将他保释之后,蒋又拨一笔款让他花用,他悉数退回;周佛海等拉他进国防参议会当参议员,他一口回绝;胡适以友人身份劝他赴美国著书立说,他说国难当头,不会去;即便是对他的贫困资助,也有他的严格操守,国民党内的高官自不必说,学生罗家伦、傅斯年等主动给他解困款,也不接受,还愤然回话:你们把我当乞丐施舍吗?即使我饿死,也不会收的。

世间吃香人,都通晓以曲求伸,以柔克刚。他相反,他要以100%的本真做100%的自己。要他说违心话,做违心事,毋宁死;要他放弃一分良知,换取各式人等在各式路上发放的通行证,毋宁死。

审时度势,他不会,有谋有略,他不为,坐了5次大牢,也没学会。

他不会妥协,不会将就。他这样自勉:沧海何辽阔,龙性岂可驯。

他不会这些,可以做学问。做学问,他的聪颖和憨直都应该是优长。一个懂得日、英、法3国外语,又工宋词、善隶书的人,一个与胡适在很短时间内,就确立了一整套汉语标点符号的人,一个坐在大牢里几年,反写出《中国古代有复声母字说》《古音阴阳入互用例表》《连语类编》《屈宋韵表及考释》《荀子韵表及考释》《实庵字说》等多部音韵训诂著作的人,做什么学问会不出成就?

本是一先生,偏偏选择了需要太多协调能耐,需要永远团结绝大多数的事业。

他太为难自己了。

先生虽然个性暴躁,思想激进,但,没有妨碍他学理上的宽厚和包容。狷狂的、儒雅的、很西方的、跟谁都不搭调的,他都有办法聚合在周围。《新青年》之所以能如此成功,与他把“所有人的新锐观点提炼出来,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进行表述”,绝对分不开。

生命最后那段时日,穷愁潦倒,极度失意。时任教育部长的陈立夫,准备出版他写的《小学识字课本》,并预付两万稿酬。当陈立夫看过他的书稿以后,觉得“小学”两字不妥,建议改书名为《中国文字基本形义》。他大不以为然,他认为自汉代起,即将语言文字称为“小学”了。当即传话过去,一个字也不能动。

这边拒改书名,那边也就迟迟不给出版。书不得出,凭他“龙性”品行,预付稿酬会不退还吗?那可是一家人共吃“一碗青菜,一碗菜汤”的时候,比不得人家陶渊明,南山有豆可种,东篱有菊可赏,能挺住“不为五斗米折腰”。你陈独秀,只苦对着一支笔和数张纸,靠它们等米下锅。虽说“龙性不可驯”,但九天圣龙也有调头的时候,可他不!

我们不知他这笔款是怎样退还的,只知他,连米也是吃最差的那种,唯一的一件御寒皮袍,也进了当铺。

这个人,一直在奔跑,一直在疾呼,也一直怒气冲冲。这个人,绝对“自己”,从来没有因什么人际关系,而放弃奔跑。晚年,他这样扪心自慰,“幸有艰难能炼骨,依然白发老书生”。

他起用独秀这个名字,说是因为故乡有座独秀山,我想,也不会少了他对自己的企望。

猜你喜欢

陈独秀胡适
胡适的美国恋情
《胡适论红楼梦》自序
陈独秀的三位夫人
陈独秀之妻:我生君已老
胡适清红先负王琳娜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胡适的星期日
胡适、张君劢眼中的斯宾诺莎
陈独秀为何玩失踪
陈独秀的收与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