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角球进攻战术研究

2011-01-30张晓磊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1年5期
关键词:角球足球赛球门

张晓磊

足球比赛中产生的角球被称为“半个进球”。这意味着角球在足球比赛中的重要作用[1]。在本届世界杯足球赛、半决赛至决赛的四场比赛中,有两场比赛是依靠角球进球决定胜负的,角球进球已成为高水平足球比赛制胜的关键。运用科学的时空观认识足球比赛本质,是当代足球观念和理论上的一个飞跃,对于从更深层次地认识现代足球的内涵和外延及规律性具有特殊的意义[2]。现代足球正日益趋向对时、空间争夺更激烈的方向发展,比赛的核心集中体现在对时、空间的争夺上。而角球进攻一般用时较短,其战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对空间的创造、控制以及利用上[3]。本文通过对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角球进攻的组织配合形式、角球运行的空间轨迹以及角球罚向区域等空间特征的统计和分析,试图探明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角球进攻的空间特征,旨在揭示现代高水平足球比赛角球进攻空间特征的一般规律,以利借鉴。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32支球队,共64场比赛的628个角球。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调研通过期刊数据库查阅有关资料,收集有关足球比赛定位球以及角球等方面的资料40余篇,并进行分类整理,以确定本研究所涉及的指标、数据等。

1.2.2实况录像观摩对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32支球队,共64场比赛的实况录像进行反复、多角度的观摩统计,对628个角球的组织配合形式、角球运行的空间轨迹、角球的罚向区域等主要空间特征进行记录,用数字符号代替具体指标填入制好的Excel统计表格中。

1.2.3数理统计利用Excel等统计软件对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角球进攻的空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

有关统计方法、尺度说明:

(1)将角球进攻时罚向的方位划分为8个区域,箭头所指方向为角球进攻方向(见图1)。

(2) 进攻区域:即角球进攻的罚向区域,罚向区域不在 8个区域之内的不进行统计。

图1角球进攻区域空间示意图

(3)成功:队员将角球从角球区罚出后,同队队员抢点获得射门机会并进行射门,即为成功[19]。

(4)失败:队员将角球从角球区罚出后,队员犯规、越位,对方抢断、解围,球出界等都为失败[19]。

(5)二次角球:队员将角球从角球区罚出后,被防守方解围出球门线,从而造成的第二次角球。

(6)二次进攻:队员将角球从角球区罚出后,被防守方解围后,仍被进攻方所控制,继而进行的一系列进攻行动。

(7)外弧线球:角球运行的空间轨迹由场外指向场内,空间轨迹的弧顶偏离球场。

(8)内弧线球:角球运行的空间轨迹由场内指向场外,空间轨迹的弧顶偏向球场。

2 结果与分析

2.1 角球总体情况分析

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共罚出角球628次,平均每场9.81次,进14球,占进球总数145个的9.66%。纵观近三届世界杯足球赛,上一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共罚出角球638次,进15球[4];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共罚出角球659次,进17球[1],角球罚球总数以及进球数量逐届递减。进球数量的减少并非意味着比赛质量下降,而是现代足球比赛对时、空间争夺日趋激烈的结果[5]。

本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小组赛共罚出角球450次,平均每场9.37次;淘汰赛共罚出角球178次,平均每场11.13次。淘汰赛阶段平均每场角球数明显高于小组赛平均每场角球数。说明淘汰赛阶段,攻守双方对时、空间的争夺更加激烈,防守竭力封锁,压缩空间,进攻则利用积极的跑位制造进攻的横宽与纵深,创造、占据、控制空间以期赢得进攻的主动,淘汰赛阶段较多角球的产生正是激烈的时、空间争夺的结果。

从第19届世界杯前八强获得角球和进球数来看(见表1),第19届世界杯前八强,共获角球274次,进8球,前八强获得的角球数占角球总数的43.63%;而角球进球数占角球进球总数的57.14%。高于上一届世界杯前八强获得的角球数254次,占角球总数的39.81%;角球进球数7次占角球进球总数的46.67%,同时也高于第17届世界杯前八强获得的角球数266次占角球总数的40.36%;角球进球数9次占角球进球总数的52.94%。前八强除加纳、巴拉圭没有角球进球外,其余六支队伍都有进球。其中,冠军西班牙获得角球数量最多。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现代足球比赛对时空的争夺愈来愈激烈,比赛质量越来越高。

表1 决赛阶段前八强角球进攻情况

2.2 角球进攻组织空间特征

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角球进攻组织形式以长传配合角球为主。长传配合角球占角球总数的90.92%(见表2),凸显了角球进攻战术的空间特征。足球比赛是利用空间获取胜利的,但在多数情况下,其意味着首先要创造可利用的空间[6]。长传配合角球能够根据赛前既定战术,有效地创造、占据、利用瞬时空间,以赢得进攻的主动,其成功率高达31.35%。其他配合形式主要是战术角球,包括边路中距离角球、禁区正面中距离角球以及短传渗透角球等。

表2 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角球进攻组织空间特征统计一览表

战术角球的选择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基于角球战术中空间控制能力的考虑,亚洲球队尤其日本球队遭遇欧洲球队时对于空间的控制毫无优势而言,常常选择战术角球;其次,在角球进攻战术中为了获得更大的空间传球角度以及直接射门时采用。另外,在长传配合角球进攻屡屡无果时,根据战术变化需要而采用。战术角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进攻的空间压力,有利于进攻空间的创造,但同时随着传球次数的增加以及进攻时间的延长,给防守带来了时间利益,使得防守空间逐步稳固,并进一步出击逼抢,角球失去了快速、直接进攻的空间优势,往往收效不大。

2.3 角球运行轨迹空间特征

本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角球进攻空间轨迹以弧线球进攻为主,弧线球进攻占角球进攻总数的88.69% 。弧线球运行的空间特点决定了其在角球进攻战术中的优势地位。罚球队员根据战术的需要可以控制角球的飞行速度以及空间弧度,在增大防守难度的同时,实施攻门的进攻队员根据赛前的既定战术,默契的选位、跑动创造进攻空间,往往收效较大。直线球空间轨迹过于单一,加之球门前聚集了大量的防守和进攻队员,很容易被破坏。其他配合形式失去了快速、直接进攻的空间优势,进攻效果不及弧线球的进攻效果。本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弧线球的成功率为31.60%,高于直线球的成功率21.43%和其他配合形式的24.56%。

弧线球进攻形式中以内弧线球的进攻为主。踢内弧线角球是非常有威胁的。若直接能将球传到近端球门柱威胁性更大[5]。内弧线球的空间飞行轨迹直指球门,既可直接进门得分,也可利用进攻队员的抢点,改变角球飞向球门的运行轨迹。防守队员对于突然变向的来球常常措不及防,既使下意识的防守也易造成二次角球,进攻效果甚好。本届世界杯中,荷兰队在四分之一决赛中就是利用内弧线角球淘汰巴西;西班牙在半决赛中的唯一一个进球也是利用内弧线角球淘汰德国;德国队还是利用内弧线角球淘汰乌拉圭夺得季军。

踢外弧线角球较踢内弧线角球获得射门机会要少,这仅是在最坏的情况下才运用。如在右侧罚角球全队没有一名能用左脚准确传球的队员时就要用此方式[5]。外弧线球的空间飞行轨迹偏离球门,守门员只要触及来球即可解围,由于球的空间轨迹指向场内,一般不会造成二次角球;其次,对于外弧线球的空间控制要求较高,如果飞行轨迹靠近球门则容易越过球门线,造成罚球失败。而且,由于外弧线球进攻空间偏离球门,门前聚集了较多的攻、防队员,即使进攻队员抢点射门,也容易被防守和进攻的队员所阻挡。在本届世界杯小组赛中,阿根廷队罚出外弧线,德米凯利斯的头球攻门打在队友米利托身上弹下,德米凯利斯及时跟进补射才得以进球。另外,对比赛录像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在本届世界杯中外弧线进球有6个,但有3个进球是被守门员解围后二次进攻的进球。

二次进攻进球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出,现代高水平足球比赛对角球战术研究得非常透彻。根据外弧线球容易被解围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了二次进攻的策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次进攻成为本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角球进球的另一有效进攻手段。在本届世界杯小组赛中,斯洛伐克罚出的外弧线球被意大利队的基耶利尼解围后经二次进攻进球;另一场小组赛,希腊罚出的外弧线球被解围后经二次进攻进球;在八分之一决赛中,乌拉圭罚出的外弧线球被解围后经二次进攻进球,在比分1∶1的情况下淘汰韩国。研究结果显示,在本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角球进攻战术中内弧线球运用数量以及成功率都明显高于外弧线球,且内弧线球进球数要多于外弧线球进球数(二次进攻进球除外)。

2.4 角球进攻区域空间特征(见表3)

表3 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角球进攻区域空间特征统计一览表

表3统计数据显示,角球进攻的空间区域主要集中在球门正面地带的近距离区域(1区、2区)内,角球在此空间区域的进攻占角球进攻总数的76.91%。通过进一步研究录像发现,进攻空间1区距离球门最近,对防守造成的压力最大,是防守的重中之重。此空间区域往往被极力封锁、压缩,所以对进攻创造、占据以及利用空间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计数据显示,虽然此区域的进攻次数仅次于2区,但其成功率却最低,仅为22.17%。

倘若在此空间区域内,罚球队员与接应队员配合默契,罚球空间落点精准,控制空间能力突出就能对球门构成极大威胁。如果抢点使球变向或者将球顶向地面利用反弹球攻门,由于距球门很近,球的空间轨迹突然改变使得守门员猝不及防,对球门造成的威胁极大。本届世界杯中,荷兰队在四分之一决赛中淘汰巴西的进球,西班牙在半决赛中淘汰德国的进球,以及德国队淘汰乌拉圭的进球都属于此空间区域的进球。

进攻空间2区位于球门区外的正面地带,距离球门稍远。守门员一般不敢贸然出击,而防守队员则主要集中在球门区域空间内,使得此区域的进攻空间相对宽松。进攻队员通过积极的跑位可以为进攻创造瞬时空间,抢点队员及时占据、利用这一空间,往往可以赢得进攻的主动。此区域的进攻次数最多,成功率也高于1区,达到35.79%。进一步研究发现,此区域虽然进攻空间压力相对较小,但由于距离球门较远,即使攻门的球突然变向或反弹,守门员也有较为宽松的反应时间,加之门前空间区域又有重兵把守,射向球门的球大多被阻挡、解围或是没收,对球门造成的威胁程度不及1区。

3区至8区,由于距离球门较远或是较偏,进攻的空间压力都相对较小,进攻可利用的空间相对较多,而且宽松,所以成功率都相对较高。但由于射门距离以及空间角度所限,只有1个进球。其他区域的进攻大都为战术角球的进攻,角球进攻旨在寻求较为宽松的进攻空间,所以成功率最高,但经过几次的传球后,防守队员已经重新布防,加之容易造成越位,进攻实效往往不佳。一般情况下,短距离角球配合并不是创造射门机会的主要手段,除非进攻一方在有球区域较防守方有人数优势时,否则不可能从短距离角球配合中获利[5]。

2.5 角球进球空间特征分析(见表4)

表4 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角球进球情况统计一览表

注:括号内为被解围后的二次进攻射门得分数据。

从表4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角球进球的空间区域主要集中在球门的正面地带。球门区域内的空间(1区)主要为内弧线球进球的空间区域;球门区域外空间(2区)主要为外弧线球进球的空间区域。这一结果充分说明,在现代高水平的足球比赛中,角球进攻已不满足于对空间的简单控制,而是更依赖于不同进攻战术对空间的精细划分与取舍上。研究结果表明:对空间的有效精确控制已经成为角球进攻战术的核心体现。在对空间精细划分与取舍的基础上,在尽可能地压缩进攻时间的前提下,能否有效地创造、控制以及利用瞬时空间成为高水平足球比赛角球进攻成败的关键。从进球空间抢点方式来看,居后插上体现出角球进攻战术中对空间的创造及控制,威胁最大,进攻效果明显。由于角球进攻空间被攻防双方紧紧压缩,可利用的空间转瞬即逝,直接攻门体现了这一战术特点,成为进球得分的主要手段。内弧线球进球多为头球进球;外弧线球由于二次进攻进球的出现,较多地采用了脚射进球。

3 结论

(1)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角球罚球总数以及进球数都少于前两届世界杯。而从前八强获得角球数和进球数占角球进球总数的比例来看,则高于前两届世界杯。淘汰赛阶段平均每场角球数明显高于小组赛平均每场角球数。这说明现代足球比赛对时空的争夺愈来愈激烈。

(2)长传配合角球有效地压缩了防守的时间,同时可以利用既定战术创造、控制以及利用瞬时空间,赢得进攻的主动,成为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角球进攻的主要空间组织形式。

(3)第19届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角球进攻组织空间轨迹以弧线球进攻为主,弧线球进攻形式中又以内弧线球的进攻为主。内弧线球的运用数量以及成功率都明显高于外弧线球。二次进攻成为外弧线球进球的另一有效的进攻手段。

(4)第19届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角球进攻的空间区域主要集中在球门正面地带的近距离区域(1区、2区)内。2区进攻次数最多,1区次之;进攻空间2区的成功率也远高于1区;但在进攻1区的成功射门对球门形成的威胁程度要远大于2区,本届世界杯关键比赛尤其如此。

(5)球门区域内的空间(1区)主要为内弧线球进球的空间区域;球门区域外空间(2区)主要为外弧线球进球的空间区域。居后插上,直接攻门成为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角球进球的主要特征。内弧线球较多采用头球进球;外弧线球由于二次进攻进球的存在,则较多的采用脚射进球。

(6)对空间的有效精确控制已经成为角球进攻战术的核心体现。在对空间精细划分与取舍的基础上,在尽可能的压缩进攻时间的前提下,能否有效的创造、控制以及利用瞬时空间成为高水平足球比赛角球进攻成败的关键。

[1] 赵宗跃,张晓磊.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角球进攻战术的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3,25(4):20~22.

[2] 麻雪田,王崇喜.现代足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7~58.

[3] 张晓磊.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时空间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6):46~50.

[4] 刘浩,赵勇,董坤.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角球攻守战术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709~1711.

[5] (英)查尔斯·休斯.足球获胜公式[M].杨一民,周毅,李飞宇,等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08~110;131~132;165~166.

[6] (英)查理·休斯.足球战术与技巧[M]. 杨一民,李飞宇,杨茜,等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341~347.

[7] 陈杰.法国世界杯足球赛角球进攻战术分析[J].体育科学,1998,19(6):23~25.

[8] 都祖德.现代足球进球的基本特征与趋势 [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6,13(1): 44~48.

[9] 戴汉东,李家新.第16届世界杯足球赛任意球、角球进球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1998(11):42~45.

[10] 黄竹杭.现代足球战术运用特征的探讨[J].体育科学,1993,13(2):38~40.

[11] 孔祥宁,张培志.对足球比赛进程中时空争夺的内容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7):991~993.

[12] 刘鸿儒,邹保禄.关于定位球技术及其攻击质量的对比分析[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10(4):57~59.

[13] 李军.第16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射门前战术的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1999,35(4):25~29.

[14] 毛卫国,王文,刘庆山,等.足球角球进攻战术的初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0):26~27.

猜你喜欢

角球足球赛球门
羊角球跳跳跳
呵呵
“趣玩杯”桌上足球赛
跳羊角球比赛
踢一场月球足球赛
快乐的足球赛
2016赛季中超联赛角球进攻战术特征研究
认识足球(二)
弹球入门
不妨移一下“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