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市农村乡镇休闲运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2011-01-26刘益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年龄组农村居民农民

刘益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成都 61010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数的70.36%。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农村居民逐步从繁重的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人们将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3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农村,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的基本生活,开始重视生活质量,讲究生活享受,品味生活文化。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意识也有了较大的转变,追求生活质量、“花钱买健康”正逐步成为我国现代农民生活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

本文对成都市龙泉驿区、双流县、邛崃市、蒲江县、新津县5个县(区、县级市)的7个典型乡镇进行了走访调查,分析探讨成都市农村休闲运动开展的现状,为其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四川成都地区的龙泉驿区、双流县、邛崃市、蒲江县、新津县5个县(区、县级市)的7个典型乡镇的农村居民为主要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任务,设计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45份,回收率89%,有效问卷432份,有效率86.4%。

1.2.2 实地访谈法

笔者带领学校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大学生通过暑期三下乡与当地的有关领导及部分农村居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座谈,以获取更为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有效问卷数据运用现代统计方法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

1.2.4 文献综述法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都农村居民休闲运动参与的意识

休闲运动意识,即休闲运动观念,是人们对休闲运动现象的主观反映,也包括人们对休闲运动需要的反映及休闲运动活动过程本质规律的反映,由人们对休闲运动活动的情感、动机、价值观等多种因素构成。它来源于世世代代各国人民对休闲运动的思索和抽象,是人类对休闲运动现象认识的最高总结。休闲运动意识一般表现为人们休闲运动知识的多寡和休闲运动意志的强弱,反映出不同人对休闲运动的不同价值判断,并最终决定人们参与休闲运动的程度。[1]

对休闲运动的态度是人们以自身需要为尺度来评价休闲运动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观点,是对休闲运动整体化的评价或价值取向,它是直接影响人们是否参与休闲运动的先决条件。本次调查发现,被调查者中认为休闲运动健身作用很重要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3.4%,认为较重要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8.6%,认为一般或不重要,可由劳动代替的占被调查人数的8%。调查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农民已经认识到休闲运动锻炼有很重要的健身作用,劳动无法取代休闲运动健身的重要位置。但由于繁忙的田间劳动和沉重的生活负担,他们从心理上和时间上无暇采取一定形式的休闲运动来增进身体健康。他们进行休闲运动一般是以治疗疾病、延年益寿为目的,很少是以享受生活、娱乐为目的。

2.2 成都市农村参与休闲运动者的人口构成

调查结果统计,成都市农村有41%的农民参加休闲运动。在这些参与休闲运动的人群里,性别、年龄、职业、学历等构成如下:

2.2.1 性别构成

成都市农村休闲运动参与者中男性占66.0%,女性占34.0%,男性参与休闲运动几乎是女性的2倍;女性参与休闲运动的比例为32.3%,男性参与休闲运动的比例为50.1%,女性参与休闲运动的比例少于男性17.8个百分点。可见在成都市农村,参与休闲运动无论是人数还是比例男性均高于女性。

2.2.2 年龄构成

休闲运动参与者年龄结构如表1,56~65岁年龄组所占的比例最高,其次是16~25岁年龄组,第三是46~55岁年龄组,第四是36~45岁年龄组,第五是26~35岁年龄组,65岁以上年龄组所占的比例最低,如表1所示。农村休闲运动参与者中老年和青少年比例较高,而青壮年比例较少。从各个年龄组农民休闲运动参与的比例来看,休闲运动参与率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趋势,这种现象与我们所看到的农村参加休闲运动多数是中老年和青少年的现状相符,与四川省大量剩余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的省情有关。

表1 休闲运动参与者的年龄

2.2.3 文化程度构成

休闲运动参与者的文化程度构成显示,将近一半的休闲运动参与人口是初中文化程度,所占的比例最高;休闲运动参与者中文盲仅占5.2%,大专以上文化也只有6.3%,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占体育休闲参与人口的71%。可见,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是目前成都农村休闲运动参与人口中的主力军。

2.3 成都农村农民休闲运动开展的基本情况

2.3.1 休闲运动项目的选择

通过对受访人群的调查,人们在闲暇时间里主要活动是棋牌类活动(打麻将、下棋、扑克等),占45.2%,看电视占42.1%,闲聊占23.9%,体育健身占5.3%,旅游占2.4%,钓鱼占3.4%,看书报占2.6%。这表明,目前农村居民主要以打扑克、看电视、闲聊拉家常等活动度过余暇时光。极个别受访者中还出现了迷信、赌博等不健康的休闲活动。而益于身心健康的休闲运动尚未进入农村居民的家庭生活,体育健身娱乐活动非常少。上述现象反映出目前农村的休闲运动设施基础较差,娱乐活动项目少,内容比较单一。

2.3.2 参与休闲运动时间的安排

从参与休闲运动时间的选择上看,人们参加休闲运动的时间主要是在下午至晚上,选择上午的占20.1%,下午的占45.2%,另有64.3%的人选择晚上进行休闲运动,这和农民白天干活,收工或下班后才有闲暇进行活动有着一定的关系。

2.3.3 休闲运动场所的选择

休闲运动场地设施是实现休闲运动锻炼的重要条件之一,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均场地和农村体育资金的投入都还处于较低水平。我国现有60余万个各类体育场馆,广大农村只拥有20.2%的体育场馆资源。2005年我国政府对竞技体育的投入为4.8亿,而群众体育的投入为2.7亿。在2.7亿元的投入中,城市群众体育占去大部分,相对于人口、面积占大多数的农村来说,资金的投入还远远达不到人民群众对文化体育生活的需求。

在本次调查当中发现,成都农村居民对休闲运动场所的选择排在前4位的是:自家庭院、公共活动场所(茶馆、麻将馆)、江边河畔、田间地头,均为非正式休闲运动场所。而学校体育设施作为比较正规的休闲运动场所则排在末位,这与这些设施的开放程度以及设施的条件有关,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由于没有专人管理,怕被人损坏,很少对农民开放。

2.3.4 休闲运动参与伙伴的选择

从参与休闲运动伙伴的选择上看,人们参与休闲运动的伙伴前4位选择分别是:家人(父母、子女、配偶)占76%、朋友(邻居)占47%、同事占33%、陌生人占2%。这充分反映了人们的家庭观念普遍较强,越熟悉的人选择比例越高,相对接触少的人选择比例越低。

2.4 县、乡两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农村居民开展休闲运动的认识

县、乡两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农村开展休闲运动起着关键作用,他们的决策直接指导全县、乡体育事业的发展,影响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同样,他们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决心和采取的措施也必然决定着基层开展全民休闲运动的进程。

调查表明,县级有关部门领导(文体局)对农村居民开展休闲运动的认识比较明确。在被调查者中,大多数受访者明确表示农民有必要进行休闲运动,农村居民休闲运动的开展有助于两个文明的建设,有助于发展生产力,有助于休闲运动的普及与提高。但在被调查的乡镇和村一级的行政单元中有多数没有专门设置体育事业专门管理机构或岗位。村一级的领导对居民开展休闲运动的意识比较淡薄,体育组织管理工作薄弱,几乎没有固定的经费投入到休闲运动中去,使得农民休闲运动得不到很好开展,以至于那些有能力、想参加休闲运动的农民也无法进行休闲运动。

3 建议

3.1 强化政府职能,加大政府对休闲运动设施的投入力度

建立健全全民健身的地方性法规,从制度上建立保障体系。在县级体育管理行政部门(文体局)的基础上,乡镇、村一级的行政单元也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机构或岗位,专门管理和服务于农民群众开展休闲运动。同时建立多机制的休闲运动场馆建设管理体系,可以是政府出资免费使用的公益型休闲运动设施场馆,或政府出资、委托承包管理、部分有偿使用的半公益型休闲运动设施;也可以是民间出资,个人或集体管理并收益的有偿休闲运动设施。尽可能开放农村学校体育设施,使其在学校课余时间能够成为农民体育休闲活动的场所,缓解农村体育设施不足的现状。

3.2 加强引导,培养农民休闲运动观念和意识

加强农民对休闲运动的认识,引导农民树立文明科学的休闲观,树立“休闲是为了更好地工作”的观念。健康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实现休闲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服务,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3.3 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休闲运动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休闲运动特色项目。比如多山的地区可以兴建休闲健身步道,开展登山类活动;多水的地区,可以开展垂钓、游泳等活动;羌藏族同胞比例较高的地区可以开展藏羌锅庄等活动。这些活动在当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容易带动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热情。

3.4 加强理论研究,大力培养休闲运动管理与服务人才

农村社会生活的主体是农民,城市和农村具有不同的人文环境,决定了城市和农村之间休闲生活方式的不同,因此必须重视农村体育休闲的理论研究。同时,农村体育健身活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休闲运动管理与服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制约,因此要加强休闲运动管理与服务人才的培养,以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对休闲运动管理与服务人才的需求。

[1]朱家新.我国农民体育休闲实证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0,29(4):6-10.

猜你喜欢

年龄组农村居民农民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对广东省成年男子BMI指数的分析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历次人口普查中低年龄组人口漏报研究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俄罗斯农村居民就业、收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