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4例儿童气道螺旋CT冠状扫描技术探讨

2011-01-26刘先凡

重庆医学 2011年1期
关键词:扫描线伪影冠状

刘先凡,何 玲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 400014)

44例儿童气道螺旋CT冠状扫描技术探讨

刘先凡,何 玲△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 400014)

目的探讨儿童气道螺旋CT冠状扫描体位与成像效果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7~12月44例气道螺旋CT冠状扫描影像资料,结合体位的设置及测量扫描线与气管长轴的角度探讨冠状扫描的气道显示效果。结果气道显示效果佳者33例,扫描线基本与气道平行,最大角度小于2°;效果一般者8例,扫描线与气道成5~10°角;效果差者3例,扫描线与气道角度大于12°。结论螺旋CT冠状扫描显示儿童气道全程佳,体位的设置直接影响气道全程的显示效果。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体位;儿童;气道

儿童气道病变是一种多发严重的呼吸系统急症,其诊断和治疗都很紧急,除根据病史和临床体征诊断外,影像学检查能为其提供非常重要的支持,常规影像学检查包括透视、摄片和CT等,透视和摄片能提供有无气管、支气管阻塞及严重程度和阻塞的大致部位[1],对病变性质的判定存在一定局限性,单排螺旋CT扫描,特别是冠状扫描[2]可在多个层面或同一层面显示气道全程[3],提高对病变的判断率,并能较准确的定位[4],且能对定性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7~12月疑有气管、支气管病变的患儿CT检查资料44例,年龄 6个月至 9岁,平均1岁 10个月。

1.2 方法 对44例患儿进行胸部螺旋CT冠状扫描,CT机为西门子SOM ATOM Emotion单排螺旋CT,不合作的小孩在临床医师指导下给予口服或肌注镇静药物[5],冠状扫描均在一个自制的模具上进行,模具由多层厚度不等的中等硬度的泡沫制成,可通过增减泡沫层数来调节高度和倾斜角度,以适应不同大小儿童扫描体位设置的需要,见图1、2。扫描时患儿头轻度后仰[6],置于泡沫上,双手平举前伸使上肢骨骼位于气管前,对于不能保持双手平举的儿童由家属穿戴好防护衣物协助完成。以气管为中心层面前后扫完全部叶支气管,扫描参数为110 kV,50~80 mAs;扫描层厚为 1~5 mm,pitch 1.5;扫描线与气管长轴平行者27例,成角小于 2°者6例,5~10°者8例,成角大于12°者3例;重建参数使用 B40medium算法,FOV包括声门至肺底,重建间隔为1、2、3 mm,显示气管和支气管的二维平面图像。

1.3 影像资料回顾性分析 气道显示效果的评价指标为气管、主支气管是否同层显示[7]、能显示的支气管级数(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8]、MPR影像气道边缘清晰度和伪影[9]等。

图1 自制模具在CT冠状扫描时的位置设置

图2 自制模具图

2 结 果

成像效果佳者33例,占75.0%,扫描线平行于气管者27例,重建间隔为1 mm时,可在4层影像上清晰显示气管、支气管全程像,扫描线与气管角度小于2°者6例,3层能清晰显示气管、支气管全程像,可显示到小叶支气管;成像效果一般者8例,占18.2%,扫描线与气管角度为 5°者4例,8°、10°各2例,重建间隔为1 mm时,不能在同层影像清晰显示气管、支气管全程像,斜冠位MPR影像能显示气管、支气管全程像,气道边缘未显示明显伪影;成像效果差者3例,占 6.8%,扫描线与气管角度为12°者2例、14°者1例,不能同层显示气管、支气管全程像,斜冠位MPR影像能显示气管、支气管全程像,气道边缘有轻度锯齿状伪影。体位设置使扫描线平行于气道的成像效果明显优于扫描线与气道成角的成像效果,且成像效果随扫描线与气道角度增加而变差。

3 讨 论

3.1 设备和体位设置 气道螺旋CT冠状扫描为扫描线与气管、主支气管平面平行的一种扫描方式[10-11],可使气管、主支气管显示在同一层面的影像上。气道冠状扫描成功的因素是机器设备性能和扫描体位,CT的扫描机架的孔径应大,以保证患儿能取坐或半坐位进行扫描,SOMATOM Emotion CT机扫描孔直径为700 mm,能保证较大个体的患儿进行冠状扫描;扫描体位的设置非常关键,需自制模具,本研究用一个中等硬度的泡沫模具,通过增减不同厚度的泡沫垫改变模具高度和倾斜度,适合不同个体儿童的扫描,患儿头轻度后仰,保持气道通畅,双手臂前举,使上肢骨和头颅骨与气管、支气管不在同一扫描平面,消除骨骼伪影对气道的干扰。倾斜机架使扫描线平行于气管、支气管平面。患儿年龄和个体小时,可使模具倾斜角度稍大,利于增加患儿舒适度和气道平直度,提高检查成功率和气道全程显示率。随患儿年龄和个体增大,可减小倾斜度,甚至完全坐立垂直于检查床面,此时可在患儿背部垫适当厚度泡沫,使背部平直,可尽量降低床面高度,利于扫描线平行于气管长轴或减少两者的角度。因机架倾斜角度增大,相对的缩小扫描机架孔径,不易使扫描线平行于气道。

3.2 气道全程的显示效果 观察与测量定位影像上的气道与扫描线的角度,气道与扫描线平行者27例,重建间隔为1 mm时,同时在4个层面显示清晰,1°角者3例,2°角者3例,3个层面显示清晰气管与主支气管全程影像,可显示至叶支气管及部分段支气管,这部分患儿年龄小于3岁。扫描线与气管和支气管平面的夹角5°者4例,8°者2例,10°者2例,共8例患儿重建间隔1 mm时不能在同一层面显示完整的气管和主支气管,分别在2~4个层面显示完。扫描线与气管和支气管平面的夹角大于12°者3例,重建间隔 1 mm时分别于5个以上层面显示完气管和主支气管。这部分患儿个体较大,体位设置存在缺陷,受扫描孔径的限制(冠状面扫描的局限性),不能倾斜机架使扫描线平行于气道,体位设置对气道显示效果影响明显,对较大个体患儿,半坐位不能使扫描线平行于气管,取直立坐位时可减小扫描线和气管角度直至两者平行,改善气道全程显示率或M PR影像伪影,这类体位设置在随后的气道冠状扫描实践中得到证实且效果良好。

3.3 M PR重建 多平面重建可改善气管和支气管全程影像显示效果[12-13],但扫描线与气管角度的大小可影响MPR影像质量,会出现气道边缘的齿状伪影,随夹角度数的增加而明显,本组病例中,角度达到8°时,MPR影像正常显示时不可见,当放大影像可见气道边缘轻微阶梯伪影,当达到12°时,阶梯伪影可见,同时扫描层厚越大越明显,这类伪影可影响病灶的显示和判断。在实践中患儿个体较大时可通过适当的体位设置减小角度,使MPR影像能最大限度还原真实。

3.4 扫描长度 44例的实际扫描长度为17.5~45 mm,平均为29 mm,当扫描线与气管和支气管平面平行时,显示气管和支气管影像平面长度为 14.1~28 mm;扫描线与气管成角12°以上时,气管、支气管影像平面长度为35~39 mm。患儿行CT冠状扫描时,扫描线与气管长轴成角将增加扫描长度以满足观察气管和支气管及M PR影像的需要,使患儿增加辐射剂量,医院增加设备损耗,因此在检查时应适当设置体位,尽量减小扫描线与气管的角度。

3.5 扫描参数 本组病例气管直径测量为5.3~8.1 mm,平均6.4 mm;支气管直径为3.2~5.3 mm,平均4.1 mm。在制定扫描参数时,可兼顾图像质量和射线剂量,使用3 mm层厚、1.5 pitch、重建间隔1 mm能增强气道病变的细节显示能力,减少患儿辐射剂量。

儿童气道病变的螺旋CT冠状扫描检查具有临床意义[14],可提高气管和支气管病变检出率,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数据,协助临床医生设计手术方案,减轻患儿的痛苦和损伤。冠状位扫描的成像效果主要依赖于患儿的体位设置,其次为扫描重建参数,扫描时个体小的患儿取半坐位,在定位像上,倾斜机架使扫描线平行于气管和支气管平面,个体大者取直立坐位,能使扫描线平行于气管或尽量减小两者角度,利于在同一影像和MPR影像上完整的显示气管和支气管影像[15],减少齿状伪影干扰;在扫描及重建参数方面,3 mm扫描层厚、1.5螺距、1 mm重建间隔、软组织平滑算法能在提高气道病变检出率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患儿的辐射剂量。

[1] 买合木提,巴图尔,赫娟.小儿气道异物的影像学分析[J].新疆医学,2009,39(8):41-42.

[2] 潘志立,余永强,胡可非.小儿胸部冠状位CT扫描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5):686-688.

[3] 余国容,何玲,蔡金华,等.儿童气道异物21例误诊分析[J].重庆医学,2006,35(7):636-637.

[4] 陈玉仙,陈德取,陈敬杰.普通X线与螺旋CT对气道异物的诊断价值[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7,41(4):380-381.

[5] 张兰,邢学玲,秦东京.婴儿CT扫描时镇静剂效果比较及镇静方法的选择[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13(6):446.

[6] 沈非,杜志顺,包黎明.小儿气管异物15例CT冠状面扫描结果分析[J].中国误诊杂志,2008,8(22):5496-5497.

[7] 余国容,蔡金华,徐晔,等.气道冠状位CT扫描对儿童气道异物的诊断价值[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5,30(6):884-886.

[8] 韩百欣,王于臻,杨金亮.16层CT冠状M PR在支气管内膜结核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8):91-92.

[9] 张琳,朱铭,李玉华,等.小型猪低剂量MSCT气道重组的实验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7,22(11):1162-1164.

[10]马波,葛英辉,史大鹏,等.MSCT冠状扫描及后处理技术诊断小儿气道异物[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9):1421-1423.

[11] 郭潆,郭安齐,程天明,等.支气管异物CT冠状位扫描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9):658-661.

[12]张谷青,陈月芹,孙新海,等.64层螺旋CT不同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道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9,20(6):481-483.

[13]郑海军,周海军,汤嘉泉,等.16层CT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 RI杂志,2007,5(1):29-31.

[14]彭雪华,何玲,蔡金华,等.冠状位CT扫描在小儿气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11):1382-1385.

[15]白朝霞,于淑靖,董金霞.MSCT在不典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实践,2008,8(1):578-579.

The coronal scans technique of spiral CT on children′s airway

Liu Xianfan,He Li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y,Children′s Hospital,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14,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 of imaging effect and coronal scan position of spiral CT on children′s airway.MethodsReviewed the images of spiral CT coronal scan on the 44 cases from July to December,2008,to explore the airway show effect of coronal scan to combine the position design and measurement the angle of scan line and air way long axial.ResultsThe effect of airway showed wellin 33 cases,with the scan line parallel airway,the largest angle 2°,common in 8 cases with the scan line were angled 5-10°with airway,bad in 3 cases with the scan line were angled >12°with airway.ConclusionThe airway show of children are well with spiral CT coronal scan,the scan position to direct affect the view effect of airway.

tomography,X-ray computed;posture;child;airway

10.3969/j.issn.1671-8348.2011.01.008

A

1671-8348(2011)01-0020-02

△通讯作者,电话:(023)63622924;E-mail:heling508@yahoo.com.cn。

2010-01-18

2010-06-11)

•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扫描线伪影冠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一种基于线扫描的受损一维条形码识别方法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核磁共振临床应用中常见伪影分析及应对措施
基于MR衰减校正出现的PET/MR常见伪影类型
基于扫描线模型的机载激光点云滤波算法
扫描线点云数据的曲面重构技术研究
减少头部运动伪影及磁敏感伪影的propller技术应用价值评价
一种无伪影小动物头部成像固定装置的设计
角度法评价躯干冠状面失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