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Ⅱ类切口手术术前预防用抗菌药物给药时机及影响因素调查Δ

2011-01-24李跃荣易凤琼肖明朝赵庆华

中国药房 2011年18期
关键词:皮试医嘱手术室

李跃荣,易凤琼,胡 军,肖明朝,赵庆华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重庆市 400016)

Ⅱ类切口手术术前预防用抗菌药物给药时机及影响因素调查Δ

李跃荣*,易凤琼,胡 军,肖明朝,赵庆华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重庆市 400016)

目的:探讨Ⅱ类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抗菌药物的给药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在我院手术室随机观察Ⅱ类手术患者切开皮肤前抗菌药物的给药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在观察用药的118例患者中,有61例由手术室护士于切开皮肤前30min内按常规顺序给药,50例经干预于切开皮肤前30~60min内给药,7例未用药。切开皮肤前60min内用药率达94.06%。影响给药时间的因素包括皮试结果、手术开始时间不确定、医嘱问题、药品错误及交接班不清。结论:确保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正确应用,需加强相关人员的协作和配合。

Ⅱ类切口;预防用药;抗菌药物;护士;手术室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的目的,是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1],但给药时机不合理将影响用药效果。为保证抗菌药物在手术过程中、污染发生前已在血清及组织中达到有效浓度,通常不应早于术前1h给药,最佳给药时间应为切开皮肤前30~60min[2]。切开皮肤前和手术进行中抗菌药物的应用需要手术室护士参与,为促进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笔者对我院2010年3-5月手术室护士术前预防用抗菌药物给药时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给药时机与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的《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3](简称《指南》),在切开皮肤(黏膜)前30min(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以保证在发生污染前血清及组织中药物已达到有效抑菌浓度(>90%最低抑菌浓度(MIC 90))。不应在病房给药而应在手术室给药。

1.2 方法

观察我院2010年3-5月手术室Ⅱ类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手术患者切开皮肤前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了解和记录手术室护士在切开皮肤前30~60min的给药情况及影响因素,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情况

118 例手术患者中,男性78例,女性40例,年龄19~78岁,平均53.62岁。其中,胃肠手术62例,肝胆手术21例,肺部手术18例,妇科手术5例,食道手术2例。

2.2 切开皮肤前30~60min的用药情况

118 例患者中,61例(51.69%)于切开皮肤前30min内由手术室护士按常规给药,50例(42.37%)经干预后按《指南》用药,7例未用药。本组切开皮肤前60min内用药率达94.06%。影响因素及用药情况统计见表1。

表1 影响因素及用药情况统计(n=57)Tab1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drug use(n=57)

2.3 发现问题后的干预情况

发现问题的57例患者中,38例(66.67%)由手术室护士主动联系相关人员采取补救措施;19例(33.33%)经安全小组成员提示后进行干预。安全小组成员中,中专学历工作人员占12例(63.16%),大专4例(21.05%),本科3例(15.79%),护士平均年龄22.38岁,89%工作年限≤2年。

3 分析与讨论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一直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与难点。不合理用药表现在抗菌药物应用率过高、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联合用药不规范、用药时机不规范、用药时间过长、用法用量不规范等[4],用药时机不规范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曾有研究[5]对2965家医院中随机抽取的34133例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55.7%的患者在切开皮肤60min前就已用药,有9.6%的患者在术后4h才开始用药,《指南》认为这样做基本无效。本次调查显示,本组手术患者切开皮肤前60min内的用药率为94.06%(干预后)。从本次调查所关注的切开皮肤前30~60min的预防用药情况来看,手术室护士不能按《指南》规定时间用药除自身因素外,还受手术医师、病房护士和麻醉医师工作情况的影响。如医师的医嘱环节、医师进入手术室的时间/手术开始时间,病房护士的皮试、用药准备、护理文书记录及交接班环节与麻醉平面出现时间等。其中,皮试结果>72h、第1台手术医师未按规定时间到场、医师未开医嘱、接台手术时联系不到手术医师是制约手术室护士切开皮肤前按时用药的主要因素(见表1)。从手术室护士发现问题后未主动采取干预措施的19例情况来看,均属于年轻的低学历、低年资护士。可能原因是该群体工作人员预防用药相关知识不足,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认识不够、护士领导力不够或因资质不够而碍于情面不便进行干预等。护士既是药疗方案的直接执行者,又是患者安全用药的监护者[6],笔者认为,发挥手术室护士在手术患者预防用药中的作用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明确护士的职责,起到监督和执行的作用

《护士条例》第17条规定,护士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应当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必要时,应向该医师所在科室负责人或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报告。手术室护士不能仅是简单地执行医嘱,而应初步审查医嘱的合理性,考虑是否存在违反《指南》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如违反用药原则的抗菌药物选择、给药剂量、给药周期、药物更换等,有疑问时应立即与手术医师或临床药师沟通,纠正不合理医嘱。

3.2 加强用药知识的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由于手术患者来自多科室,抗菌药物各有不同,术中用药多,全身麻醉患者不能告知不适等特殊情况,均增加了安全用药的难度。护士应具备一定的用药知识才能确保患者安全用药。在加强学习相关技术指南或规范的同时,还需不断积累常用抗菌药物知识,主动阅读药品说明书,尤其是掌握用药禁忌和配伍禁忌,以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指南》可能随循证实践而有所改变,护士应掌握最新动向,了解常用抗菌药物的应用进展与使用方法。如目前我院规定头孢米诺、头孢替安、头孢替唑、头孢噻肟和头孢甲肟5种抗菌药物须做原液皮试,而过去教科书上抗菌药物皮试仅有青霉素皮试方法。同时,分享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现的配伍禁忌非常重要,有助于避免类似用药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

3.3 促进有效沟通,完善工作流程

手术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涉及多人群、多环节,手术室护士应树立有效沟通的意识。如下刀时间不确定、药物错误及交接班不清等可通过有效沟通来解决;术前访视时发现未开医嘱或无皮试结果等,可立即与相关人员联系,手术当日患者入室后再次核查,能有效避免手术时间延后或术前不能按《指南》用药的情况。若术中出现手术时间意外延长或出血>1500mL时,应提前通报手术医师,提醒并执行口头医嘱。同时,手术室护士应与病房护士加强协作,发现问题及时告知和改进,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如周一手术的患者,如果病房上周五做皮试,就会出现皮试结果>72h而需重做皮试的问题。

总之,确保手术患者围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需加强相关人员的协作与配合。

[1]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

[2] 李 斌,周 红.围手术期抗生素临床使用现状[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4):255.

[3]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3):1594.

[4] 何绥平,黎沾良,颜 青.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08,46(1):12.

[5] Bratzler DW,Houck PM,Richards C,et al.Use of antimicrobial prophylaxis for major surgery:baseline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surgical infection prevention project[J].Arch Surg,2005,140(2):174.

[6] 殷 磊.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4.

Investigation of Medication Tim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eoperative Prophylactic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in TypeⅡIncision Surgery

LI Yue-rong,YI Feng-qiong,HU Jun,XIAO Ming-chao,ZHAO Qing-hua
(Dept.of Anesthesi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16,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prophylactic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before typeⅡ incision surgery(clean-contaminated incision)and identify the major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t.METHODS:Prophylactic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ypeⅡ incision surgery in operation room of our hospital was observed to analyze the problems.RESULTS:Of observed 118cases,61cases were given medicine by nurses within 30min before incision,while 50cases were given medicine within 30~60min before incision and 7cases didn’t use any kind of antibiotics.The rate of prophylactic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within 60minutes before incision was 94.06%.Relevant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ed dermal test,operation duration,the link of prescription,medicine taking and handover.CONCLUSION: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with relevant personnel in surgical environment to ensure appropriate prophylactic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TypeⅡ incision;Prophylactic use of drugs;Antibiotics;Nurse;Operation room

*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患者安全、护理教育。电话:023-89011004。E-mail:liyuerong12@sohu.com

R969.3;R287;R978.1

C

1001-0408(2011)18-1646-03

Δ重庆市卫生局2010年度医学科研计划项目(2010-2-05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科研基金(HLJJ2010-07)

2011-01-31

2011-02-28)

猜你喜欢

皮试医嘱手术室
我院头孢菌素皮试情况及经济学分析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药物皮试知多少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两种皮试方法假阳性率的比较与分析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