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康复治疗师现状调查

2011-01-23林志伟练振坚王应球

海南医学 2011年13期
关键词:治疗师职称医学

林志伟,练振坚,王应球,符 俏

(海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海南 海口 570102)

康复医学是一门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新兴学科。其任务包括对残疾和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和处理,目的是使伤病员和残疾人尽量恢复生理、心理、职业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功能或能力,促进他们融入社会,改善生活质量并极大限度地降低致残率。

康复医学在医疗上的实践主要靠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和康复护士来实施。其中康复治疗师负责执行具体的康复治疗任务,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现代康复医学近几年越来越受重视,人们对康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拥有大批合格的康复治疗人才是康复医学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针对康复治疗师的相关情况,于2011年对海南各个专科康复机构以及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了调查。

1 方法

向海南地区主要康复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部发出调查表,由各医疗机构相关负责人填写,采用邮寄表格由调查对象填报寄回的方法。最后总共调查了16家康复科室的基本情况,包括康复床位数、主要业务范围、人员结构等;治疗师基本情况,包括学历、职称、所学专业、现从事岗位、从业时间、培训情况等。

2 结果

共发放调查表20份,共收回16份,回收率为80%。总共调查机构16家,总床位数238张,医师79人,治疗师175人,医师:治疗师为1:2.2。,调查结果根据回收调查表统计,所调查的16家康复机构中,有12家把神经康复作为主要业务范围,开展颈肩腰腿痛康复的机构有6家,开展骨科康复和儿科康复的分别是5家和3家,而能够系统地开展烧伤康复的只有2家,各康复机构的主要业务范围如图1。各机构的治疗师学历构成、职称构成、专业构成、从业时间及专业构成见表1。从学历上看,中专和大专学历的治疗师占治疗师总数的64%,本科学历的治疗师占35%,硕士学历的仅占1%,而博士为0。从职称上看,初级职称者超过86%,中级职称者仅14%,副高以上职称者为0。从从业时间上看,从事康复治疗工作一至十年者占80%,十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不到20%。从专业上看,康复专业出身的治疗师仅为24%。

图1 开展各种专业的机构数

表1 治疗师的基本情况

3 讨论

3.1 现状 根据上述表格分析统计,不难看出海南康复治疗师队伍现状具有以下特点及问题:①康复业务主要开展的方向集中在神经康复领域。②治疗师学历较低。③高职称高年资治疗师缺乏。同时,此次参与调查的各个康复医疗机构都反映治疗师严重不足,普遍存在着大量患者排队苦候治疗师的现象。许多病人都反映,预约一位最普通的治疗师做一次治疗,比挂号看个省优专家门诊还难。由此可以看出,我省目前潜在的康复需求是非常巨大的,而现有的康复治疗人员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康复病人的需要。2010年底,在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上,有关专家曾指出我国康复服务发展前景巨大,国家也计划在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约7 000万有康复需求[1]。而且除残疾人、老年人这类特殊人群,普通人也有康复需求,比如对颈椎痛、腰背痛、运动导致的关节痛等,都可以通过运动康复手段、借助理疗工具进行治疗。康复人才的匮乏是制约中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瓶颈”。据估计,到2015年,中国至少需要35万康复技术人才[2]。

3.2 原因 ①在我省,因经济文化等条件制约,康复医学的发展较内地慢,大多数从事康复治疗的人员都是从别的专业转变而来,在全省范围内还未形成大规模、学术性强的专业团体。②因为社会认可度不高、薪酬待遇不具有竞争力等不利因素,有经验的医师不愿选择康复领域,优秀的学生也不愿选择康复专业[3]。③康复治疗在我省的宣传与推广较局限。康复医学发展的时间较短,还未形成大规模有效率的推广,许多临床医师和护士同样不明白康复治疗究竟是怎样一种治疗,普通老百姓对康复治疗的认识就更局限了[4]。④因应着“国际旅游岛”的声名大起,各类推拿按摩、足疗、蒸汽桑拿等等非医学类的私人保健机构都大打“保健”、“中医”、“康复”等名号,满大街的各类保健场所都挂牌声称“专业保健康复治疗”,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广大人民群众,导致不少老百姓将康复治疗师误认为仅是单纯传统的“按摩师”“足疗师”等[5]。这种现象极大程度地加深了民众的误解,尤其不利于康复医学的发展。⑤因为众多历史原因,我省康复医学发展前期的治疗师队伍大多是在早年由临床或护理、中医等专业的人员经过培训后转变而来,因此导致目前康复治疗师学历教育和职称晋升混乱的问题。而目前国内至今也没有一套明确可行的标准与规范,由此导致我省康复治疗师队伍的职称普遍较低且混乱,这种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治疗师个人待遇与发展[6]。

3.3 对策 虽然我国整体的康复事业相对国外先进国家而言,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我们可以参考学习国外一些先进的模式。比如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其康复医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日本发达的经济,稳定的筹资渠道为康复事业提供了扎实基础,健全的法律制度为康复事业提供了坚强保证,由政府牵头逐步建立富有活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吸引了较高素质的康复专业技术队伍,始终强调坚持以人为本、为残疾人服务的理念,这些都是日本康复事业在全世界享有盛名的重要原因[7]。日本对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根据社会需求来确定的而不是处于一种盲目、无序的状态,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康复治疗团队的素质水平。在日本,残疾人受到政府以及社会的高度重视,因此专业康复治疗人员的经济与社会地位也都是非常高的,大多享受公务员待遇,由此吸引大量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从事康复工作[8]。

由此参照日本康复事业成功的经验可知,我省康复事业的发展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①大力发展经济,有强大的经济支持医疗保障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发展康复。②政府等职能部门对康复医学事业的大力支持与投入,是改变现今康复工作环境与社会状况最根本的力量。③改变大众观念,改变重医疗轻康复的现状,将带来更多的康复工作者就业机会,提高待遇,营造良好的医疗氛围。④尽快完善康复教育体系与职称认定标准,加速康复人才培养,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必须看到,我国残疾人数量庞大,经济支付能力相对较低,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康复需求和需要间还存在脱节现象,我们的国情决定了社区康复是较为适宜的康复形式。考虑到海南优越的自然环境与养生传统,积极发展康复医学已成为我省特色医学发展的新方向。

[1]李洪霞,张凤仁,赵 扬.康复治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9:3-4.

[2]刘 婵,陈 翔,汤行录.我国康复治疗师培养的几个问题[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9):895-896.

[3]张 敬,陈 颖,林铁琴.浅谈康复治疗师本科教育[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9):899-900.

[4]范秀英.以需求为导向改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康复治疗专业课程[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88-89.

[5]洪 波,郑 军.疗养康复医学学科发展构想[J].中国疗养医学,2010,1:51-52.

[6]罗治安,陈卓颐,罗洪英,等.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4):398-400.

[7]陈 钫.日本理疗师培训现况及启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6):466-467.

[8]袁 华.日本康复医学现况[J].中国康复,2008,23(5):364-365.

猜你喜欢

治疗师职称医学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20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开始招生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通过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教学评审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医学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第8期课程班即将开始
医学、生命科学类
精神分析心理学反移情概念的发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