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网络、创新能力与知识转移——基于礼物交换理论视角
2011-01-22威尔弗雷德道夫曼
威尔弗雷德·道夫曼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管理学院,荷兰格罗宁根9700)
吴 倩 译,谢科范 校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企业内部网络、创新能力与知识转移
——基于礼物交换理论视角
威尔弗雷德·道夫曼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管理学院,荷兰格罗宁根9700)
吴 倩 译,谢科范 校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在对知识流、礼物交换、关系网络等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展开了基于关系网络的知识转移促进创新的研究,探讨了网络关系建立与维系的根本原因,主要基于礼物交换理论,运用社会网络中的礼物交换现象和机理来解析知识转移的作用。
知识流;关系网络;礼物交换;知识转移
在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知识交换并非下意识的行为[1]。人们交换想法,提供信息或反馈信息等行为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即便排除具有不良动机的合作行为。虽然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但它主要依赖于对现有知识的利用能力。那么,知识是如何在企业内部进行交流的,如何在企业内部激励与调整知识流的运行呢?
近年来,社会科学界部分学者与一些企业专家开始关注于企业内部个人之间有关知识转移与发展的网络关系研究,咨询机构也设立了专门部门来为企业做此类网络分析。然而,除了研究谁做,如何做,对谁做等常规性问题,本文认为需要探讨这种网络关系之所以建立与维系的根本原因。因此,本文拟从社会网络学与人类学两个方面讨论知识的交流问题,如知识转移的原因与方式等。
一、关于知识流
人际关系网络可以分为正式网络和非正式网络。非正式的交流被认为能促进知识的流动[2-3]。见图1。
图1 非正式人际网络图[4]
图1表示在电子和电气工程行业的一家欧洲大型跨国企业下属子公司的非正式网络(点或节点)[4],其正式网络与图1的描绘方法类似。该公司在重新拟定企业战略时,为了激励创新而强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图1中的点代表公司内的员工,点的颜色表示该员工所属的不同部门(圈亦相同)。图1显示出只有少数人承担了企业内整个信息流的衔接工作,而其他人则主要通过内部相互交流进行信息沟通。
网络图具有很好的可视化观测效果,不过将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能更详细地了解网络关系。即使在统计分析之前,少数人跨部门进行知识交换这一独特现象是明显存在的。此外,Burt[5]也同样指出只有少数人是部门之间的连接者。这张示意图在该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中造成了不小的震撼。不管这些少数者的存在是好是坏,他们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信息流向。此外,Burt[6]认为这些少数者能够从两个或更多的领域中将事情联系起来并提出新的想法。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网络本身的某些特征可能反映或满足某些目的,而不同网络的特征能反映出不同的目的[3,9,10,11]。例如,在公司中如果有人需要非常多样的信息,他不会与特定某些人保持紧密关系(强关系),而是需要建立许多“弱”关系[7],因为一个人只能够维持一定数量的强关系。如果一家公司正在进行关于某个科学领域的尖端技术开发,那么出于对知识的需要,公司内员工之间的默契可能会大幅度提高。人们逐渐明白除非有特定原因,对方不会毫无缘由地与自己建立强关系[8]。
特别是近年来,社会网络分析为研究组织运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研究视角,研究领域不仅涉及组织内部合作、知识转移等,还包括组织创新。
二、关于网络行为问题
在网络中交换的知识是否真会被利用?通过知识流人们建立起可持续的互动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否会有更多的人受益于这一过程,而在知识转移过程中谁起到了重要作用呢?基于上述的问题,网络分析的首要任务是对转移结构进行研究。目前,有学者关注于转移能力方面的研究[8],比如网络关系紧密度的研究等。然而,知识转移的意愿或动机研究却被忽略。有些学者认为网络分析是基于行为的研究[12],却没有考虑为什么会相互吸引而进行知识转移。网络结构展现的并不是强制性行为,而是基于创新需求而将分散的个人积极结合在一起的结果。
网络关系之所以存在,一种观点是倾向于人们被激励所致,不论该激励行为是基于内在动机还是外在动机的。尽管我们知道,这两种类型的动机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即有人会被激励而有人会被劝阻[13]。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是被多次激励而采取某个行动的。当然上述情况与知识转移没有关系,且这些人的动机是能够成立的。于是,我们会考虑如下问题:是什么解决了行动问题?企业内的知识流何时会流向工作环节?
三、关于礼物交换理论
在一个创新合作项目中,收益是不确定的,并且个人投入和创新输出的关系非常模糊,因此创新动力很容易遭到动摇。一方面,(劳动)合同不可能涵盖所有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另一方面,创新要求很少能通过公司硬性规定和内部控制等措施来实施[14]。
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15],我们借鉴了人类学中礼物交换理论来解决网络行为问题。我们研究了马歇尔·莫斯的交换理论[16],即人们有义务给予、接受及回报,那些不愿或不能够做到以上三点的则不能称之为社会成员而将被隔离在社会群体之外。物质本身的价值是一定的,但如果通过提示、点拨来反馈给对方,那么该价值会相应增加,即使他们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人们不会或不愿把有价值的东西给那些不属于他们团体内的人。一个团体可能属于某个部门,但可能不会等同于这个部门;部门内显然可以有社交疆界。例如,一个不恰当的礼物(具有性别歧视的礼物)可能造成某个团体的分裂(男性与女性之间)。
Ferrary[17]对硅谷风险资本家和他们之间交换的“礼物”(即有价值的信息)做了一期调查报告。他们在投资过程中将面临信息高度不确定的环境,即无法得知选择的结果,也无法得知结果发生的几率。投资者必须依靠他关系网络中的软信息来做出判断。即使所获取的信息至关重要,它的价值也只能在事后才能被估量。
几位投资者监督了一个打算投资他们公司的一个新风险资本家,该案例证实了一位斯坦福大学教授对风险投资与投资者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该风险投资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获得回报。接受礼物,就是投资者何时进行投资的情报。站在赠送者的角度而言,第一份礼物如果不恰当可能会错失恋人,不送礼物同样也能发生如上情况,而同样的道理也适用在风险投资家与业务合作伙伴之间。在硅谷的风险投资核心团队不会接受一家新的风险投资公司参与他们的投资交易[17]。有人会认为这对他们的业务造成损失,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对他们维持长期业务声誉的合理做法[18]。只要不确定性因素还大量存在,一个被认为可靠的合作伙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把握掌握新伙伴的必要信息,他们是不会与其建立业务关系的[19]。
“无助型”指的是,在面临就业问题时,对职业规划因过分担忧而 产生的焦虑和无助,由于自我效能过低,再就业问题上缺少设计和实施计划,无法做出正确的预估,以及因预估错误导致无力感放大,从而缺乏成功信念。
然而,如果一个风险投资公司(团队)中的成员价值取向相同,且该公司拒绝了其他风险投资家的参与,那么这可能因为该公司对自己的业务能力充满信心而不打算与他人分享收益。在这种情况下该风险投资公司会置身于与其他公司合作之外,即使这样运营成本会增加。公司之间的关系是理性的,而这种关系建立在牢固的个人关系之上[20]。理性思考在公司间关系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个人关系也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因此,礼物交换的作用和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礼物一旦送出,获取回报的时间可能比想象的要长,因为在之前建立的良好信誉并不代表将来也存在。有人可能永远也得不到回报。不过如果这样,那肯定会影响到彼此之间的关系。
四、科学家与企业专家之间的礼物交换和知识转移
互惠的礼物交换在个人之间建立了一定的相互关系[21],并允许人们打造和发展个性化的关系,发展人际关系[22-23]。随着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一旦人们学会如何进行交流互动[24-25],那么他们会建立一个新的相互之间学习(隐性)知识的共享框架[8,26-27]。
在所有关于礼物赠送研究的实证分析中,任何情况下马太效应均有效,即礼物的回赠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在知识发展不确定的业务中[28]。权力高的人获得的礼物比一般人多,但如果考虑到高职位人的复杂网络关系,他们也需要赠送比别人更多的礼物。此外,想要赠送合适的礼物,则需要依据相互之间的地位差别和关系的重要程度。
在研究影响企业成败的企业专家特质方面,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研究结果。那些积极在公共刊物上发表文章的企业专家,比没有发表文章的企业专家更加成功。很显然,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该方法帮助他们在各自领域与最新的研究进展保持同步,使得他们能够不断获取新知识[29]。此外,这些成功的企业专家声称他们更多地是得到了来自不同工作环境的组织或个人,以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获取了有用的隐性知识[30,31]。前沿的知识可能会是隐性知识[31];隐性知识能被企业专家共享,即一旦建立了相互信任的持续性紧密关系,他们将会共享隐性知识[8]。企业中的企业专家由于积极发表论文而提高了该企业和个人的经营成效。知识流能在企业专家之间产生创新动力,从而有利于整个企业的发展[30]。企业专家们通过“建立与学术界的赠送与回报机制”的方法创造出一个友善与责任兼顾的企业与学术联合的氛围[31]。这种机制能够作为企业发展基础并作为外部资源和同事之间的沟通桥梁。
企业专家们通过礼物交换来进行非正式合作的成功事例不断增加。Bouty[32]指出企业专家与科学家建立一定关系(有时是竞争关系),并且企业会将明显违反该组织制度的人驱逐出去,其中包括可能恶意利用该组织关系而严重损害组织的人。不过,不同人的礼物交换是不同的,即存在三种情况:陌生人是不会收到礼物的;如果仅处于认识阶段,则只会交换一般性的礼物;如果相互之间非常熟悉,则交换的礼物将是有很高价值的。在每种情况中,并不一定需要回赠同样价值的礼物,因为在任何时候机会主义行为是有可能的,但这将导致关系的瓦解与名誉的丧失。不同公司间的企业专家关系并非难以观察[33-39],但不是依据礼物交换理论来论断。
在标准产品交换市场中“礼物交换”依旧盛行着。例如在电子零件市场中[40],销售商努力与买方建立关系,不仅仅出于个人原因,还因他们想稳定并增加销售额。买方希望能随时了解新产品进展以防止(在合同中)并希望能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给予特殊的待遇。当买方打算买热门产品时,可能不会提供额外服务了(诱人条件)。
礼物交换的风险很高,常常会适得其反。但尽管这样,礼物交换不可避免,它是现代组织创新的先决条件。
五、结论及启示
尽管网络研究的大部分学术成果理论性很强,并运用了复杂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但是有一个因素不能被忽视。即使在企业工作了多年的员工都会感叹图1所表示的含义:“我所在的企业内部是否真依赖于如此少数人进行沟通交流?他们离开时会发生什么?这些人是否与公司目标始终保持一致?这些关联点(关键人)没有遗漏吗?”
对于管理者而言值得庆幸的是,组织内的正式网络在知识交换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并将有助于创新。团队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网络分析还可以找出企业内部沟通的结构性弱点:哪些人是知识流的关键?这些人是否被全部识别出来并进行了合理的奖励?这些人是否被公司其他成员所排挤?网络是否存在足够的冗余度而不会受某一个人的影响?此外,组织内的沟通核心人物不是想要得到地位的人。鼓励创新与知识交换的员工组织(即图1中的13号节点)是否在做恰当的工作?主管沟通者的沟通能否以更有利于公司的角度重新制定?非正式关系也有可能进而发展为正式关系。
网络的演化能随着时间进行仔细检查:是否会出现更多的关系链接?沟通是否过多,是否超越了个人界限?创新项目的早期阶段已经结束,何时应该关注产品的发展[41]?
然而,知识交换果真存在于实际的关系网络中吗?企业员工,不论领导或是普通职工,是否真如想象中那样促进着知识转移的发生?企业会克服网络行为问题吗?企业中与创新和知识发展有关的知识交换被认为是礼物交换过程。好的想法、点子,或好的建议,通常都会在组织中进行交换,并且促使组织中契合、信任、责任心的产生。然而,太过于重视交换,重视礼物交换的功利价值,则会适得其反。在某种环境下或对某些人而言,厚重的礼物在未来还是可以被接受的。运用管理、规范及控制的手段来促使人们参与创造性的活动,必须重视不同人的背景与自身的情况。
从礼物交换的角度来看,网络中知识交换被扭曲是不足为奇的。处于核心地位的人比一般人受到更多的关注,但是这些非核心人物也会给交换带来脆弱性影响。由于人们在网络中的参与度不同,知识转移模式是否具有偏见倾向?处于网络(组织)外部具有很高价值的人是否不被允许加入到该网络(组织)中?以上问题也是管理者想要搞清的问题,并且针对不同的组织,解释的结果也不同。即便是身处网络中的人也可能无法解释清非核心人在网络中的作用。非正式接触能够带来激励效果,但也能阻碍非核心人的新想法和建议被采纳。
正式的网络结构似乎比非正式的更有助于知识交换。当礼物交换已经成为硬性规定时,人们可能会对此产生排斥。即便是正式会议也可能促进人与人之间非正式关系的发展[17]。礼物交换不会仅停留在会议中,也能在会后进行。对知识交换没有帮助的人,即使在正式场合下,都有可能对企业造成威胁。不恰当的礼物会导致首轮会议的失败。
一般性的思考是被鼓励与认可的,但想要将此上升到理论高度,有时会陷入理论发展的困境。
[1] Szulanski G.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27-43.
[2] Cross R,Borgatti S,Parker A.Making Invisible Work Visible:Us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o Support Human Networks[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02(2):25-46.
[3] Stevenson W B,Gilly M C.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problem solving:The migration of problems through formal positions and networks of ti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1,34:918-928.
[4] Aalbers R,Koppius O,Dolfsma W.On and Off the Beaten Path:Transferring knowledge through formal and informal networks[J].Centre for Innovation,Research and Competence in the Learning E-conomy(CIRCLE)Seminar,25th,2006(8):3-33.
[5] Burt R S.Structural holes[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6] Burt R S.Structural Holes and New Idea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04(2):349-399.
[7] Granovetter M.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1360-1380.
[8] Hansen M.The search-transfer problem:The role of weak ties in sharing knowledge across organization subunit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9:82-111.
[9] Reagans R,McEvily B.Network structure and knowledge transfer:The effects of cohesion and range[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3(2):240-267.
[10] Schulz M.Pathways of Relevance:Exploring inflows of knowledge into subunits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3(4):440-459.
[11] Kilduff M,Brass D J.The social network of high and low self-monitors:implications for workplace performance[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1(1):121-146.
[12] Obstfeld D.Social Networks,the Tertius Iungens Orientation,and Involvement in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5,50:100-130.
[13] Le Grand J.Motivation,Agency,and Public Policy:of Knights and Knaves,Pawns and Queens[M].Oxford &New York:Oxford UP,2003.
[14] Hodgson G M.Knowledge at Work[J].Review of Social Economy,2005(4):547-65.
[15] Dolfsma W R.van der Eijk.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Coordination via Market,Hierarchy and Gift Exchange[M].Social Economics,London:Routledge,2008.
[16] Mauss M.The Gift:Forms and functions of exchange in archaic societies[M].New York:Nor-ton,1954.
[17] Ferrary M.The Gift Exchange in the Social Networks of Silicon Valley[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03(4):120-138.
[18] Dolfsma W.Appropriability,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welfare in a knowledge economy[M].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Law,2008.
[19] Podolny J M.A status-based model of market competi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3(8):29-72.
[20] Child J,D.Faulkner.Strategies of Cooperation[M].Oxford:Oxford UP,1998.
[21] Sherry J F.Gift Giving i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J].Th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83(2):157-168.
[22] Zucker L G.Production of trust: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economic structure,1840-1920[J].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86(8):53-111.
[23] Shapiro S P.The social control of impersonal trust[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7,93:623-658.
[24] Starpoli C.Cooperation in R&D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the network as an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govern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Technovation,1998(1):13-23.
[25] Gulati R.Does familiarity breed trust?The implications of repeated ties for contractual choice in allianc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5,38:85-112.
[26] Kogut B,Zander U.Knowledge of the Firm,Combinative Capabilities,and the Replication of Technology[J].Management of Technology,1992(2):383-397.
[27] Von Hippel E.“Sticky information”and the locus of problem solving:Implication for innovation[J].Management Science,1994(4):429-439.
[28] Merton R.“the Matthew Effect in Science:The rewar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of science are considered[J].Science,1968(3819):56-63.
[29] Cohen W M,Levinthal D A.Innovation and learning:the two faces[J].The Economic Journal,1989,99:569-596.
[30] Furukawa R,Goto A.The role of corporate scientists in innovation[J].Research Policy,2006,35:24-36.
[31] Hicks D.Published papers,tacit competencies and corporate management of the public/private char-acter of knowledge[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5(2):401-424.
[32] Bouty I.Interpersonal and interaction influences on informal resource exchanges between R&D researchers across organizational boundari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3(1):50-65.
[33] Allen T J.Managing the flow of technology[M].Cambridge MA:The MIT Press,1977.
[34] Kreiner K,Schultz M.Informal Collaboration in R&D.The formation of networks across organizations[J].Organization Studies,1993(2):189-209
[35] Hippel E V.Users as innovators[M].Technology review,1978.
[36] Wenger E C,Snyder W.Communities of Practice the Organizational Frontier[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0:139-145.
[37] Wenger E C.Communities of Practice[M].Cambridge:Cambridge UP,1998.
[38] Brown J S,Duguid P.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Communities of Practice:Toward a unified view of working,learning,and innov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1991(1):40-57.
[39] Brown J S,Duguid P.Knowledge and Organization:A social-practice perspective[J].Organization Science,2001(2):198-213.
[40] Darr A.Gifting Practices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Constructing Obligations Networks in the Electronics Sector[J].Sociological Forum,2003(1):31-51.
[41] Ancona D,Caldwel D.Bridging the boundary:external activity and performance in organizational team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2,37:634-665.
Making Knowledge Work:Intra-firm Networks,Gifts and Innovation
Wilfred Dorfman
(Academy for Management,University of Groningen,Groningen 9700,Netherlands)Translated by Wu Qian,Revised by Xie Kefan
The paper proposes a research on knowledge exchange and knowledge innovation in relationship network,based on reviewing the existing related academic works.It also discusses the insights from both the literature on social networks and the anthropological literature on gift and favor exchange.In addition,it studies the contribution of gift exchange to knowledge exchange in network based on the Gift Exchange Theory of Marcel Mauss.
knowledge flows;relationship network;gift exchange;knowledge transfer
G93
A
10.3963/j.issn.1671-6477.2011.03.003
2011-02-10
威尔弗雷德·道夫曼,男,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大学管理学院首席教授,主要从事创业管理研究;
译者简介:吴 倩(1982-),女,湖北省京山县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研究;
校者简介:谢科范(1963-),男,湖南省益阳市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创新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 易 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