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储存式自体输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2011-01-19吴靖辉祁京欧阳锡林

河北医药 2011年3期
关键词:回输异体自体

吴靖辉 祁京 欧阳锡林

储存式自体输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吴靖辉 祁京 欧阳锡林

目的探讨储存式自体输血在临床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寻求缓解血源紧张的途径。方法对本院2010年 1至5月期间手术患者自体血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监测患者术前及输入自体血 1、5d后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情况,统计输血不良反应、节约血量及血费等。从多个方面对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患者Hb、Hct、输血 1 d后Plt较输血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均在中国人群相应指标正常范围左右,可维持机体正常需要,输血 5 d后 Plt恢复到输血前(术前)水平(P>0.05)。结论对于择期手术且估计术中失血量不会太大(<1 000ml)的患者而言,储存式自体输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有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有条件的医院应在择期手术患者中加快推广。

自体输血;手术;血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 1至 5月择期手术患者采用储存式自体输血 157例,其中男 76例,女 81例;年龄 14~71岁,平均年龄 42岁。

1.2 方法

1.2.1 储存式自体输血:按照自体贮血标准,选择择期手术患者,要求心、肝、肺、肾功能基本正常,男性血红蛋白(Hb)>120g/L,女性 Hb>110g/L,血细胞比容(Hct)>0.33,无感染性疾病及不适应的并发症。临床医师根据患者估计术中输血量制定采血计划,采血量视患者情况而定,一次采血量 200~400m l,采血前患者适当饮水或补充铁剂及叶酸[1,2]。采血时严格无菌操作,将采集的血液密封后,登记入库,在血袋上标明患者姓名、科室、住院号、血型、采血日期,随即将采集的血液放入(4±2)℃自体血专用贮血冰箱保存。自体血发出严格审核。

1.2.2 对照比较:就患者术前及输入自体血 1、5 d后的 Hb、Hct、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1.2.3 血费统计:将患者回输的血量按 150ml/U核算成悬浮红细胞单位数,根据北京市物价局所定价格核算相应血费。

2 结果

157例患者共计输注自体血 56 400m l,相当于普通悬浮红细胞 376 U,直接为临床患者节约血费约 104 076元人民币,其中骨科占 58%、神经外科占17%、妇产科占10%。此外,187例患者中有 109例未输注异体血液成分,所有自体血液回输患者未出现溶血、发热、细菌感染等不良反应。患者输血前后各项血液学指标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储存式自体血回输患者输血前、后血常规指标比较±s

表1 储存式自体血回输患者输血前、后血常规指标比较±s

注:与输血前比较,*P<0.05

项目 输血前 输血后 1d 输血后 5d Hb(g/L) 134±17 106±16* 110±12*Hct(%) 38±5 30±4* 32±4*Plt(109/L) 217±62 171±58* 236±78

3 讨论

自体输血即将自己的血液预先储存起来,在本人手术或紧急情况下回输给自己以满足本人需要的一种输血疗法。自体输血有储存式、稀释式、回收式三种方式。储存式自体输血主要适应于身体状况良好,准备择期手术,预期术中出血多,需要输血者;有严重输血反应史者;稀有血型或配血发生困难者等[3]。储存式自体输血通过自体血的采集可有效刺激骨髓细胞增生加速,增加患者术后造血功能,有利于创面恢复,且减少感染机会[4]。

在我院 2010年 1至 5月期间采取自体输血而未输注异体血的患者无 1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发生,说明自体输血可有效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防止输血传播疾病的传播。储存式自体输血患者术后 Hb、Hct、术后 1 d Plt均低于术前,但都维持在十分满意的水平(Hb>100g/L、Hct>30%、Plt>150×109/L),不会造成组织缺氧,血小板计数也在正常参考范围内,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储存式自体输血 5个月间节约用血 56 400ml,能够有效弥补我市血源不足的尴尬局面,同时为病人节约大量血费。

自体输血在国外已有 20多年的历史,在一些发达国家的血液中心及大型医院都建有自体血库。在澳大利亚择期手术患者有 60%接受自体输血,在日本术前自己备血 800~1 200ml者达 80%~90%,美国自体输血也相当普遍。我国自体输血起步较晚,北京市只有少部分医院开展了此项目。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开展手术的例次逐年增加,输血量也水涨船高。2009年一些大手术不得不暂缓进行。储存式自体输血能够有效弥补我市血源不足的尴尬局面而且其安全性及实用性已被医学界广泛认可,符合WHO输血安全战略,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尽快开展储存式自体输血。

1 高折益彦主编.自身输血.第 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42-45.

2 谭庆芬,李聚林,罗志.自身输血的临床应用.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890-893.

3 田兆嵩主编.临床输血学.第 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18-231.

4 燕备战,王书勤.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自体血预存临床应用.医药论坛杂志,2009,30:126-127.

R 615

A

1002-7386(2011)03-0376-02

10.3969/j.issn.1002-7386.2011.03.028

100048 北京市,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吴靖辉、欧阳锡林);总后勤部第三门诊部(祁京)

输血是平时、战时及重大灾难时抢救生命的一种必要措施,但输注异体血可引起同种免疫反应和传染性疾病,随着用血量的不断加大,我市血源一度紧张,2009年一些大手术不得不暂缓进行。采用自体血回输不仅可以缓解我市血源紧张的尴尬局面,提高现有血液的利用价值,而且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因异体血液输送导致同种免疫反应和其他传染病的概率,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现就我院 2010年 1至 5月期间储存式自体血回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储存式自体输血在临床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10-10-21)

猜你喜欢

回输异体自体
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
异体备查
异体备查
异体备查
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对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防治探讨
消化液回输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低损伤自体脂肪移植技术与应用
自体骨髓移植联合外固定治疗骨折不愈合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观察
大型脊柱手术中应用控制性降压复合自体血回输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