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一卡通升级
2011-01-16肖波
肖波
中央民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部主任
亲历一卡通升级
肖波
中央民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部主任
中央民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部主任肖波一直参与该校的一卡通建设工作。在2003年8月完成一期一卡通系统,这在国内高校基于智能卡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属于先行者。该系统形成了“数字民大”建设的基础,随着近8年的不断改进,校园一卡通已成为“数字民大”建设的“中枢神经”,从而实现了以校园一卡通建设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的目标。
肖波对校园一卡通的发展过程如数家珍。据他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高校开始采用光电卡、磁条卡食堂就餐系统,逐渐淘汰纸质或塑料饭票;90年代中,IC卡机房计费系统逐渐兴起;1999年,非接触式IC卡(Philips Mifare One)的引入,使得一个全新的校园卡系统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从2000年起,很多高校开始尝试Mifare One卡的食堂售饭系统。它的成功建设为非接触式IC卡在校园内的进一步扩展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积累。2002年国内中山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率先引入了校园一卡通系统。
2003年,国内很多高校也开始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中国人民大学更是尝试了基于更为先进的双界面CPU卡的校园一卡通建设。通过一卡通的建设,国内高校从原有的多卡并行、多卡多用、多卡多管的局面,逐步建成“数据集中存储、财务统一结算、应用分散管理”的新型一卡通系统,还形成革新传统的管理及运营体系,借助校园一卡通系统提供的基础数据,整合和带动学校各类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为各个管理部门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和辅助科学决策,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获得了优异的管理及成本效率,实现了资源数字化、管理网络化。
肖波表示,校园一卡通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经从简单的消费、水控、上机、图书借阅一卡通发展成结合数字迎新、离校、自助注册、自助打印复印、自助洗衣等全功能一卡通,实现了真正意义的“一卡在手,走遍校园”,同时基于更全面的网络建设和数字化校园建设,达到了信息和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实时共享。与此同时,校园卡的介质也从Mifare One逻辑加密卡升级为容量更大、更安全、应用范围更为广泛的非接触式CPU卡。
目前,很多高校都在校园一卡通系统上,推出“移动信息平台”、“校内电子支付平台”等新型应用,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高校正在将创新的技术和产品引入到校园信息化建设中,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校园一卡通和城市一卡通、公交一卡通、手机SIM卡等多种整合方式,进一步实现可扩展、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应用,加速推进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肖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