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T检测肺癌骨转移的临床分析
2011-01-10沈军瑾
沈军瑾
肺癌容易发生骨转移,而是否发生骨转移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全身骨显像是判断肺癌骨转移首选检查方法。我们通过对我科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检测的肺癌骨显像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病理和(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肺癌2136例,其中腺癌1439例,鳞癌657例,小细胞未分化癌40例,患者年龄26~78岁,中位年龄55岁,男∶女=7.5∶1。滨松公司BHP6601型SPECT,采用低能高分辨准直器,钼-鍀发生器由北京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MDP由北京师宏药业研制公司提供。
1.2 方法
静脉注射99m鍀-亚锡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740~1 110 MBq,饮水1 000 ml左右,2~3 h用SPECT行前后位全身骨显像,必要时行局部及断层显像,显像前排空膀胱。能峰140 kev,窗宽20%,矩阵1024×256,扫描速度150 mm/min.
1.3 统计学分析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骨转移情况
2136例中骨转移发生率63.7%(1360/2136),不同病理类型骨转移发生率各不相同,其中腺癌最高68.9%(992/1439),鳞癌49.9%(328/657),小细胞未分化癌最低30.0%(12/40),不同病理类型骨转移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2 肺癌骨转移部位情况
肺癌骨转移以肋骨(66.3%)最为常见,其次是脊柱(51.9%)、盆腔(42.1%)、四肢(23.5%)及头颅(17.3%),见表1,各部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骨转移部位分布规律(例,%)
2.3 SPECT骨显像与X-CT比较
对641例患者同时进行SPECT及X-CT检查,结果显示SPECT检测到骨转移阳性率为80.0%(513/641),而X-CT为20.1%(129/64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肺癌骨转移率国内外报道差异很大,为22%~64%[1],造成原因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治疗与否等因素有关,本组阳性率为63.7%,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相近。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骨转移阳性率各不相同,其中以腺癌最高,小细胞未分化癌最低,分析原因腺癌主要生长于肺的外周部分,靠近胸膜,易直接侵犯肋骨,且其生长速度慢,富含血管,最早经血道转移[2],通常癌细胞经肺静脉系统进入体循环形成全身转移。鳞癌一般生长缓慢,病程长,长期局限于局部,到晚期才发生血道转移,小细胞未分化癌生长速度快,且骨转移以溶骨性改变为主[3]。
肺癌不同部位骨转移存在显著性差别[4],依次是肋骨、脊柱、盆腔、四肢及头颅。这可能与以下几种情况有关:肋骨离肺癌原发部位最接近,易局部侵犯;肺的淋巴管与肋骨淋巴管有直接或间接交通支,这些淋巴管进入胸导管或直接侵犯肺静脉进入体循环形成血道播散;胸部血循环异常丰富,癌细胞转移几率增大;脊柱旁有丰富的血流缓慢的无瓣膜的静脉网,使得癌细胞出现停留机会增加;四肢头颅远离原发组织,主要经血道转移,而他们的血供较其他部位少。
核素全身骨显像发现肺癌骨转移率较X-CT高,主要因为核素骨显像是功能显像,反应的是局部血流及代谢状态,而X-CT主要反应局部骨质结构改变,众所周知,功能改变远早于结构的改变出现异常。当然,对于溶骨性破坏X-CT较全身骨显像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
综上所述,肺癌骨转移较为普遍,且特点鲜明,早发现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而全身骨显像一次可进行全身显像,对发现肺癌骨转移较X-CT早,可作为肺癌患者骨转移的首选及常规检查。
[1]Park JY,Kim KY,Lee J,et al.Impact of abnomal uptakes in bone scan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J〕.Lung Cancer,2000,28(1):55.
[2]万美鑫主编.实用外科学〔M〕.北京:卫生人民出版社,1992:1325.
[3]崔祥槟主编.实用肺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2:487.
[4]刘思明,屈海船,杜明华.肺癌骨转移99mTc-MDP全身骨显像病例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