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2011-01-09沈正雄

铜仁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爬行动物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张 雷,冉 辉,梁 琍,沈正雄

( 铜仁学院 生物科学与化学系动物实验室,贵州 铜仁 554300 )

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张 雷,冉 辉,梁 琍,沈正雄

( 铜仁学院 生物科学与化学系动物实验室,贵州 铜仁 554300 )

基于近三十年来铜仁学院生物科学与化学系对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的调查,本文报道了该保护区现已记录爬行类隶属2目3亚目10科28属43种,占贵州省爬行类种数的40.19%,其中发现2个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爬行类新纪录,即黑线乌梢蛇和四川攀蜥。其动物区系组成以38种东洋界种类为主,并以22种东洋界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占明显优势。保护区内 43种爬行类均属“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14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有2种被列入CITES附录II,1种被列入CITES附录III;有3种为优势种,5种为常见种,其余35种为稀少种。结合该区实际和爬行动物资源状况,提出了该区爬行动物资源的威胁因素和保护建议。

梵净山; 爬行动物; 生物多样性; 动物区系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7°49′50″~28°1′30″N,108°45′55″~108°48′30″E),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印江、松桃、江口交界处,是武陵山脉主峰,山体庞大,突兀于我国云贵高原东部向湘西丘陵过渡带上。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67 km2,是中国最早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世界性自然保护区的6个成员之一。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水热条件,明显的垂直分布,古老的地质、地貌背景及自然发育历史,以及复杂多变的地形,该地区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境类型及丰富的生物资源,其中爬行动物资源是丰富生物资源的代表之一,但对其较为系统的调查,集中于七八十年代[1][2][3],近二十多年来却未见报道。为此,本文基于1980年至2010年三十年来铜仁学院生物科学与化学系在梵净山保护区动物野外实地调查所采集的爬行动物标本,结合文献资料记载,对梵净山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进行报道,为掌握保护区内爬行动物资源状况和加强其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1.研究方法

1.1. 调查方法

以路线调查法为主、区域集中调查为辅。根据保护区以及周边毗邻地带地形、地貌和植被特征以及爬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分布特点,设置调查样线及调查区域,调查区域涉及保护区以及周边毗邻地带所在地海拔500 m ~2200 m的各类生境。对不同类型生境分白天和夜晚时间段进行,白天主要调查森林及林缘灌丛、农田和溪沟,夜晚调查路边、草地和溪沟,调查时尽可能采集标本用于分类鉴定及浸泡保存,并做好观察记录。

1.2. 物种鉴定及数据处理

依据张孟闻等[4]、赵尔宓等[5][6]从形态学进行物种鉴定。参照杨道德等[7]的方法确定资源量等级,分别将采集到的爬行类个体或标本总数在2只(条)以下、3~5只(条)、6只(条)以上,确定为稀有种、常见种、优势种。

2.调查结果

2.1. 物种组成

近30年来在梵净山野外调查所采集爬行类标本62条,其中有5条未知种类的蛇类标本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已知的57条(表1)隶属9科19属23种,其中发现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2 种爬行类新纪录,即黑线乌梢蛇和四川攀蜥。结合文献记载,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爬行动物43种(表1),隶属28属10科3亚目2目。其中龟鳖目有3科3属3种,含平胸龟科1属1种,鳖科1属1种,龟科1属1种;蜥蜴亚目有4科5属6种,含石龙子科2属3种,鬣晰科1属1种;蜥蜴科1属1种,壁虎科1属1种;蛇亚目有3科20属34种,含游蛇科15属28种,蝰科3属4种,眼镜蛇科2属2种。从表 1可以看出,游蛇科是本区的优势类群,数量优势种则有虎斑颈槽蛇、赤链蛇、华游蛇等。保护区内分布的爬行类种数占贵州省爬行动物种数107种[8][9][10[11]]12]的 40.19%。可见,保护区的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

表1 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名录、动物区系及资源状况Table 1 List, fauna and resources status of reptiles in Fanjing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表1 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名录、动物区系及资源状况(续表1)

表1 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名录、动物区系及资源状况(续表1)

2.2. 区系分析

保护区43种爬行类中,有38种属东洋界种类,占保护区爬行类物种总数的88.37%,其余5种,即中华鳖、北草蜥、赤链蛇、黑眉锦蛇、虎斑颈槽蛇为古北东洋界广布种。古北界种类的缺乏,表明该区系具有明显的东洋界特色。38种东洋界种类中,华南区物种有 4种,为眼斑水龟、无颞鳞腹链蛇、灰腹绿锦蛇、丽纹蛇指名亚种,占保护区爬行类物种总数的9.32%;华中区物种有8种,即平胸龟、多疣壁虎、黑脊蛇、丽纹腹链蛇、玉斑锦蛇、花尾斜鳞蛇、崇安斜鳞蛇罗香亚种、尖吻蝮,占保护区总数的18.64%;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物种22种,如中国石龙子、蓝尾石龙子、蝘蜓、锈链腹链蛇、纹花林蛇等等,占总数的63.72%;西南区物种则有黑线乌梢蛇、八线腹链蛇、四川攀蜥、菜花原矛头蝮 4种,占总数的9.32%。可见,保护区内爬行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物种以及华中区和华南区共有种为主。这与保护区所属动物地理区划相一致。

2.3. 资源状况

基于近30年来采集到的标本数量,把梵净山爬行动物数量分为3个等级。属于优势种的有赤链蛇、虎斑颈槽蛇、华游蛇 3种;常见种有中国石龙子、蝘蜓、北草蜥、黑眉锦蛇、崇安斜鳞蛇罗香亚种 5种;其余35种皆为稀少种。

2.4. 珍稀濒危保护物种

梵净山保护区43种爬行动物,都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13],其中有平胸龟、眼斑水龟、中华鳖、灰腹绿锦蛇、紫灰锦蛇、黑眉锦蛇、王锦蛇、玉斑锦蛇、灰鼠蛇、滑鼠蛇、乌梢蛇、银环蛇、尖吻蝮共14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14],占保护区总数的32.56%。在最新公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物种名录中,平胸龟、滑鼠蛇被列入附录Ⅱ,眼斑水龟被列入附录Ⅲ。

3.讨论

目前调查多在保护区的江口县区域,印江县区域和核心区调查频率相对较少,爬行动物资源状况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根据我们实地调查发现,保护区内爬行类资源最近几年明显锐减,在保护区边缘地带已很少见到蛇类,龟、鳖在保护区内更是难于发现。其威胁因素主要是人类捕捉和发展旅游业所造成的栖息地破坏。尤其是现在修建的环山公路(路边修有排水沟和水泥路台),不仅破坏了动植物的栖息地,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阻断了保护区和周边地区的动物进出及基因交流。所以,应该合理开展生态旅游,注意生态协调发展。对于保护区内和周边地区的居民,应该加强宣传,增强公众保护生物和爱护环境的意识。其具体的保护措施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还有待深入研究。

[1] 胡淑琴,赵尔宓,刘承钊.贵州省两栖爬行动物调查及区系分析[J].动物学报,1973,19(02):149-181.

[2] 伍律,李德俊,须润华,董谦,刘积琛.黔北十县两栖爬行动物种类生态及区系研究[J].贵州科学,1983,(1):27-43.

[3] 伍律,李德俊,须润华,董谦,刘积琛.贵州爬行动物新纪录及一新种[J].遵义医学院学报,1979,(2):104-110.

[4] 张孟闻,宗愉,马积藩.中国动物志爬行纲(第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5] 赵尔宓,赵肯堂,周开亚,等.中国动物志爬行纲(第2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6] 赵尔宓,黄美华,宗愉,等.中国动物志爬行纲(第3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7] 杨道德,熊建利吗,冯斌,屈斌斌.湖南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J].四川动物,2009,28(1):127-132.

[8] 伍律,李德俊,刘积琛.贵州爬行类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9] 袁萌,黎道洪,张珑.石龙子科滑蜥属Scincella在贵州省的新分布——康定滑蜥Scincella potanini[J].四川动物,2009,03.

[10] 陈红,田应洲.贵州省蛇类新纪录——美姑脊蛇[J].四川动物,2010,29(2):305.

[11] 魏刚,郭鹏,徐宁,等.贵州省蛇类新纪录:孟加拉眼睛蛇[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1):173.

[12] 赵尔宓.中国蛇类(上、下册)[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06.

[13] 国家林业局.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J].野生动物,2000,21(5):49-82.

[14] 赵尔宓.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两栖类和爬行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Reptiles Resources in Fanjing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ZHANG Lei, RAN Hui, LIANG Li, SHEN Zheng-xiong
( Animal Laboratory of Bioscience and Chemistry Department,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Guizhou 554300, China )

According to survey of reptiles resource in Fanjing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recent thirty years,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reptiles in the reserve are 43 species belonging to 28 genera, 10 families, 3 suborders, 2 orders, accounting for 40.19% of the total number in Guizhou province. Among them,Zaocys nigromarginatusandJapalura szechwanensisare new records to Fanjing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The 38 species of Oriental Realm and 22 common species of both Central China and South China appear dominant over other species in this fauna. The total of 43 reptiles species in the reserve belong to the species of terrestrial wildlife which are protected by China and are beneficial or of important economic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value. In these species, 14 species are included in China Red Data Book of Endangered Animals, and 2 species are ranked in CITES Appendix II, 1 species is put into CITES Appendix III. Among the 43 species, 3 species are dominant, 5 species are common, and others are rare species. Considering the reserve condition and reptiles resource status, the endangered factors and protect suggestion for the reptiles resource in the reserve are discussed.

Fanjing Mountain;reptiles;biodiversity;fauna

(责任编辑 毛志)

Q959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3-9639 (2011) 04-0128-05

2010-07-05

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9088)。

张 雷(1979-),男,讲师,研究方向:保护动物学。

猜你喜欢

爬行动物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动物吉尼斯——爬行动物之最
翠鸟博士的科学指南:爬行动物的食物
欧盟拟制定与爬行动物肉中沙门氏菌相关
为什么壁虎能“飞檐走壁”
梵净山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我与梵净山茶
看雪——铜仁梵净山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