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化学概念的形成策略

2011-01-08庄晓松

化学教与学 2011年7期
关键词:弹簧秤饱和溶液溶质

庄晓松

(海门市树勋中学 江苏 海门 226146)

浅谈初中化学概念的形成策略

庄晓松

(海门市树勋中学 江苏 海门 226146)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学生在学习化学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思维不够周密,自制力差而又好奇心强,喜欢接受感性知识,而面对抽象事物本质的化学概念一时难以接受。所以,初中学生学习抽象的化学基本概念时,往往只会死记硬背概念的定义内容,而不会研究其内涵。

初中化学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如果学生对概念的学习不清楚、不准确,那么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会越来越模糊,造成进一步学习的困难。由此可见,概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处于关键而核心位置,讲好这部分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一环。

二、概念的形成策略

初中化学概念涉及物质的性质、变化、实验技术、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用语、化学计算等。不管是哪方面内容的概念形成,均要体现启发式的要求,让学生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及抽象概括等积极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飞跃。因此,初中化学概念形成策略的一般流程如下图所示:

其实对于概念的形成,其流程只是告诉我们要去做什么,但整个过程究竟怎么去做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更是我们要思考的内容。所以,教师在课前要做大量的工作。教师在备课时应先以化学概念为核心对学生进行特征分析和以概念为核心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和获取知识的过程预设出来。作为教师要换位思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研究琢磨学生学习知识的路径、方法和规律,预设学生怎么才能容易理解相关概念,实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整个初中化学概念的形成也绝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一个教师导航的动态过程,其关系如下图。

三、概念的形成示例

笔者以初中化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为例浅谈概念的形成策略。

1.以实例引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的雏形

(1)情境创设

教师对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引入,设计了下列一系列的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交流,最终形成“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的雏形。

①取20mL水于烧杯中,分批加入NaCl(每次加入3g),充分搅拌至不再溶解;

②取20 mL水于烧杯中,分批加入KNO3(每次加入5g),充分搅拌至不再溶解;

③在上述NaCl溶液中加入10mL水,并再加入3gNaCl,充分搅拌;

④对上述所得KNO3溶液进行适当加热以升高溶液的温度,并再加入KNO3,充分搅拌;

⑤以同样的方法制得①和②实验中的溶液,并分别往其中加入少许高锰酸钾颗粒,充分振荡。

(2)问题设计

教师依据实验,设计了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一环紧扣一环。这样做既能烘托出课堂的气氛,又能激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a.通过实验①和②你发现分批加入的NaCl和KNO3能无限制的溶解下去吗?

b.请你描述上述实验③和④的实验现象,这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你觉得是否有必要对刚才全班交流的结论作适当的调整?

c.你能描述上述实验⑤的实验现象吗?该实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d.根据以上讨论交流的结果,你能较为准确的说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吗?

(3)小组活动,合作交流

在教师的导航之下,让各小组讨论上面每一个问题,各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通过层层剥笋,在问题中逐步形成概念,逐渐使概念浮出水面,最后和盘托出在学生面前。面对教师的最终肯定的评价,我想学生必定是兴奋的,学习兴趣是浓厚的。

①学生通过问题a的讨论和交流,学生很容易得出溶液不能无限制的溶解下去。

②学生通过问题b的讨论和交流,学生不难对上述“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叙述作进一步的修正:溶液的溶剂量和温度改变,溶质的溶解情况也会随之改变。

③最终学生发现某温度下的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中都能溶解高锰酸钾颗粒。学生陷入沉思后,有不少学生说在某一温度,一定量的溶剂的情况下不这种溶质是不能继续溶解了,但对于其他溶质还是可以溶解的。有个小组为此还给全班打了一个比喻,“小明中饭吃饱了,他还喝了一些饮料,对于他而言饭饱了,饮料还没有饱呢!”

(4)引入概念,形成概念雏形

教师告诉学生:上面所讨论的溶液就是整个“溶液”这一单元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即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教师让学生在上面交流的基础自己描述什么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2.明确概念内涵,把握概念外延

通过上面的实验以及问题的讨论和交流,学生对概念应该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并和学生自己概括出的定义作比较,以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同时教师在学生理解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把握概念的外延。

为了让学生真正的搞清楚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定义,教师在备课前就应对整个知识作必要的梳理使其知识结构化,网络化。

①明确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时应指明“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

②搞清楚“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和溶液浓度的关系,通过室温下石灰水的饱和溶液和KNO3的不饱和溶液比较,让学生很清楚的明白某温度下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也就是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根据溶液的“浓”、“稀”来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只有当溶质、溶剂、温度相同时,饱和溶液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例如t℃时的KNO3饱和溶液肯定比t℃时的KNO3不饱和溶液浓。其关系可用右图表示;

③弄明白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相互转换关系,其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④教师还要注意概念形成的循序渐进性。在后面的教学中还要为后面溶解度概念的学习做好铺垫。

3.串讲激活,反思概念

学生刚学完新的知识,一定程度上会遗忘,需要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我们应从概念实际出发,从知识点的不同角度去考察学生,一方面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得对概念的理解进一步升华,另一方面也可掌控学生到底对概念掌握的如何。在题目设计时应着重考察题目的双基,题型以判断、选择、填空为主。对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我设计了如下练习题。

(1)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①某KNO3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则剩余的KNO3溶液还是饱和溶液。

②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③CuSO4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④一定温度下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⑤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⑥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2)t℃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35%,另一瓶为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不饱和溶液。现你要区分开这两瓶无色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4.实践运用中强化概念

概念的学习最终在于应用,应用所学概念去分析、解释一些实际问题,强化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设计一些综合性习题,指导学生多层次、多视角去分析解决问题,使得在实践中不仅强化了对概念的理解,而且使前后知识连贯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

如右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在恒温的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悬挂物不参与反应),请说出弹簧秤读数变化情况(填写“变大”“不变”或“变小”)。

①如果加入氯化钾晶体,弹簧秤读数_________;

②如果加入蒸馏水,弹簧秤读数_________;

③如果加入氯化钠晶体,弹簧秤读数_________。

本题主要考查学科渗透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加入同种溶质是不再继续溶解,但却可以继续溶解其他物质。因此向饱和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由于氯化钾不再继续溶解,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时,NaCl能够溶解。所以,①溶液的密度不变,物体所受浮力不变,弹簧秤读数不变;②当加入水时,溶液密度变小,物体所受浮力变小,因而弹簧秤读数变大;③溶液的密度变大,物体所受浮力变大,因而弹簧秤读数变小。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不要过分强调定义的严密性,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发展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总之,在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深化和运用。

[1]文庆城.现代化学教学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08-0546(2011)07-0012-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1.07.004

猜你喜欢

弹簧秤饱和溶液溶质
土壤一维稳态溶质迁移研究的边界层方法比较*
溶质质量分数考点突破
源于生活的课前初探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用弹簧秤探究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实验的思考与改进
“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归类解析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方法、技巧、探究与提高
溶解度曲线的涵义及应用
对饱和溶液性质的补充探究
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要注意的六个问题
这样“改进”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