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型大学生提前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报告

2011-01-08徐朝阳朱艳艳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学社大学生活动

宋 波, 宋 朝, 徐朝阳, 朱艳艳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法政系,河北 承德 067000)

实践型大学生提前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报告

宋 波, 宋 朝, 徐朝阳, 朱艳艳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法政系,河北 承德 067000)

教育是帮助个体实现社会化的有效工具。作为培养具备创新精神与良好实践能力人才的高等院校,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文章从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效性的角度入手展开社会调查,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大学生社会实习实践的现状,查找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失效的原因,最后,在实习实践途径上提出了几点建议,指出大学生社会实习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紧盯五个着力点,这些建议希望对当代大学生社会实习实践有所帮助。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途径;调查报告

教育是帮助个体实现社会化的有效工具。作为培养具备创新精神与良好实践能力人才的高等院校,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因此各高校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我国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始于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始终高度关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要加强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既有利于学生提前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又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既有利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够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既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又能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既受到了社会教育,又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但是,在开展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颇高,希望找到一个既有经验又能够带来资源同时能够给企业直接创造利润的人才。企业对于 “半成品”的大学生去企业实习实践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是婉拒;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缺乏连续性,组织上缺乏规范性,使得企业对于此活动的认识有失偏颇,认为接受实习生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大学生对于参与社会实践的认识清晰度不高,还有极小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自己成长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被动的行为,以一种“凑数”心态而参加。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应用型高校对于学生提前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不能够真正的实现由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变,实现不了实习实践的真正目的。

一、调查活动概述

基于上述问题,笔者所在课题组在承德市高教园区范围内,对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三所高校的学生展开了调查。本次调查主要是从在校学生的角度展开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探讨大学生所能接受的实习实践途径与方法,以便对大学生提前参与社会实习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帮助。

此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与走访面谈两种方式进行,最终得到有效样本数为600。为了保证所收集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科学性与普遍性,课题组在调查前进行了详细分析,将调查对象按学校、专业、年级进行了有效的分配。本次调查主要的目的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于社会实习实践的认识,掌握大学生目前参与社会实习实践的渠道与方式,掌握大学生愿意接受社会实习实践的形式,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便为大学生社会实习实践设计提供一点帮助。

二、调查数据分析

经过前期调查,通过数据整理我们发现,在是否参加过社会实习实践问题上,60%的被调查同学通过不同的形式参加过社会实践,40%的被调查同学则表示没有社会实践的经历。在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同学中以三年级学生居多,占到参加过总人数的73%。

在关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重要性认识这一类问题上,76%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有必要的,通过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从多个方面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而24%的同学认为没必要、无所谓或者不感兴趣,他们认为社会实习实践只是形式而已,学生不会从中真正的学到东西,对于企业来讲只是廉价或者无偿使用劳动力而已。其中在被调查对象中三年级学生对于社会实习实践的认识程度要高于二年级学生。总体而言,学生对于社会实习实践活动的认知程度比较高。

在关于学生参加社会实习实践活动的信心这一类问题上,在被调查对象中,60%的学生对自己参加社会实习实践活动抱有信心,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认可社会实践活动,并以积极的心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当问及如果有机会是否会选择参加社会实践这一问题时,40%的同学选择愿意去参加社会实践,60%的同学选择要视情况而定。这说明大学生对社会实习实践的热情比较高,相对而言信心也比较强,但是由于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方式途径及监管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大部分学生持观望态度。

在被调查对象中,有15%的大学生对自己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非常满意,67%的大学生是一般满意,18%的大学生对社会实习实践不太满意。通过分析发现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社会实践并没有给大部分学生带来他们所期望的结果。该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到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最终导致高校开展社会实习实践工作受阻。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出现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不清晰,没有明确具体的实践目标。第二,大学生眼高手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动手能力较弱,不能够满足实践岗位的基本要求。第三,社会相关企业对于学生实习实践活动的热情不高,缺乏对学生的指导。第四,相关部门对于学生实习实践活动关注度不够,没有建立起相关的监管机制,导致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松松散散,缺乏组织性纪律性。

在关于社会实习实践活动能给自己带来哪些帮助此类问题上,9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社会实习实践活动能给自己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习实践活动给学生带来的积极效果是非常明显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提早的步入社会,去感受社会,客观的认知工作,为今后的就业提前做好心里准备和技能准备。

在调查问卷的最后两题中谈及了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的其他看法。通过对此问题分析我们了解到,同学们认为社会实习实践要务实有针对性,要真正的有所收获,不能为了应付老师或者学校搞面子工程。通过分析我们也看到,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习实践,并没有意识到参加社会实习实践的目的是什么,跟风现象比较严重;部分同学认为社会实习实践的机会较少;少部分同学认为,学生相对于社会而言处于弱势地位,不通过学校参加实习实践活动易上当受骗。

三、大学生实践活动开展的建议

大学生社会实习实践的内容是一个富有逻辑的有机系统,它与大学生素质塑造的完整性、接受能力的渐进性相适应。高等院校要依据一定社会的客观要求和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立足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发生发展规律,来确定、实施实习实践内容的广度、深度、进度和强度,达到教育目的。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可以分为以下三种。首先,满足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要求。如:实践教学活动、学生科研调研活动等。其次,获得一定物质报酬。如:勤工助学工作、家教、促销员等。再次,实现学生自我价值。如: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笔者所在课题组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分析,结合大学生社会实习实践的内容与目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与学生专业性社团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应与学生专业性社团活动相结合,让学生有机会在实践活动中践行所学专业知识,其本质是要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这是有效开展大学生社会实习实践活动的第一个着力点。笔者所在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法政系现有五个专业,从2007年成立本院第一个学生专业性社团——人力资源管理学社以来,陆续成立历史教育学社、思想政治教育学社、法学先锋社、行政管理学社四个学生专业性社团。以人力资源管理学社为例,学社成立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实践专业知识的场所,为学生实习实践活动搭建舞台,让专业学社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本专业已将社团活动纳入到实践教学计划中,并与部分课程相结合共同开展实践活动。

专业学社成为学生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桥梁,学生课上学习专业知识,课外时间以学社为平台与企业联系,建立合作关系,探索出各种形式的实习实践岗位。学社为学生提供了如:众智管理咨询公司培训师岗位的实习,营销岗位的实习,北京华睿商道管理咨询公司人力资源诊断岗位实习,双峰寺户外拓展培训基地培训师岗位等社会实习实践岗位,深受本专业学生的欢迎。通过专业学社这一实践平台学生成长很快,2008年在“挑战杯”2008“动感地带”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两个三等奖,是学院唯一的两个获奖作品;2011年在承德市“挑战杯”创业大赛中,人力资源学社代表学院组织本专业学生积极参赛,荣获优胜奖与最佳组织奖;“挑战杯”2011“动感地带”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两个二等奖,同样是学院唯一的两个获奖作品。这一系列荣誉的获得,充分展示了本专业学生通过学社进行社会实习实践的成果。

(二)与勤工助学活动相结合,解决经济问题

经济问题是解决大学生参与社会实习实践活动积极性不高的第二个着力点。笔者所在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参与社会实习实践活动积极性不高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经济问题。大学城内三所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或者家庭负担较重,部分学生平时不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习实践活动并不是不愿参加或者是不感兴趣,而是没有时间参加,因为这部分同学大部分时间都在“赚钱”养活自己。针对此现象,高等院校应该将大学生社会实习实践活动与勤工助学结合在一起。通过实习实践活动,大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能力,提前树立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而且还能够解决自身的生活问题,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还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等院校应当积极倡导学生自强自立,将社会实践活动和勤工助学工作结合起来,在校内广泛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如:学生助理辅导员、行政助理、网络维护员、有偿家教等,使学生利用自己所学,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体验生活、获取报酬,主动分担家庭经济负担,弥补学习生活费用之不足。

笔者所在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法政系设立了行政助理岗位,在大学城内实属首创。行政助理岗位共分为六个具体职位,分别是:系主任助理、系党支部书记助理、系教学副主任助理、系学生管理副主任助理、系办公室助理、系教学秘书助理。行政助理岗位为期一年,在这一年内学生通过与各自指导教师交流学习,既能够提高学生办公室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又能提高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的认识,学生在每学期还会获得一定的报酬。此社会实践岗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每年绝大部分的法政系学生都会积极的申请此岗位。

(三)与择业就业相结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社会实习实践活动与择业就业相结合,是提高其积极性的第三个着力点。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国家与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在校大学生由于条件所限,人生经历相对简单,接触到的社会知识也比较少,因此积累的择业就业方面的信息不多。由于学生与就业市场之间信息是非对称的,这种状况不仅对于大学生择业就业产生一定的不利因素,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社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造成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笔者认为,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导致逆向选择,使社会人力资源得不到最佳配置。

因此,高等院校有责任解决此问题。高等院校通过大学生社会实习实践活动,使学生提前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让学生积累择业就业方面的信息,解决就业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学生通过社会实习实践活动,到实习单位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参加岗前培训,体验职业生活,为理性择业、顺利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学生通过“职场演练”后走向讲台,把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体会告诉身边的同学,能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这样的真实体验让学生积累了相关信息,了解到了学习的重点与能力培养的方向,现在如果不及时调整自己,将来走向社会就会更加不知所措。

(四)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相结合

中国当代大学生都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的积极性。高等院校应当合理地引导这种积极性,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与支持。这一积极性成为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习实践的第四个着力点。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乏力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动力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力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内部动力来源于大学生本身。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来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认可。这种成就感的获得与认同度的提高就是内部动力。外部动力即社会实践的成果能否得到及时反馈。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劳动成果是需要得到认可与肯定的,如果反馈不及时或者没有反馈,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则会降低。认可与肯定的形式多种多样,总体上来讲可分为物质和精神两大方面。高等院校有责任与各实习单位共同开发认可的具体形式。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法政系,通过探索在认可的具体形式上有独特的思路。首先,物质方面的认可。在学生专业社团活动的开展上该单位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与社会各企事业单位联系,建立专门的奖学金,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其次,在精神方面。该单位则通过表扬、证书、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来认可学生的社会实践行为。与此同时,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法政系与社会各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通过实习实践活动转变角色,即转变成社会工作者,通过社会实践来获得“顾客”的认可,此种认可具有更长效的激励作用。如:每年暑假,法政系与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等单位共同合作,建立避暑山庄导游讲解平台,让学生参与到避暑山庄导游讲解的活动中去。学生通过为游客实地讲解避暑山庄各个景点,从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感受到了社会对于他们自身价值的认可。

五、与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相结合,着眼于学生发展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社会实习实践活动开展的第五个着力点。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学生自身的要求,也是整个社会的诉求。综合素质的提高并非朝夕之间就能解决的问题,也并非是仅仅通过课堂教育就能完成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一切认知来源于实践,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能只盯在能力上,我们还应把目光放在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健全人格的培养上,放在学生未来的发展上。只有这样,社会实践活动才会真正助力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只有这样,高等院校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G64

A

1005-1554(2011)04-0102-04

2011-07-01

宋波(1982-),男,山东泰安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法政系助教。

猜你喜欢

学社大学生活动
学社奋发担使命 草书千载绘华章——写在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建社90周年之际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国营造学社藏书源流考
厦门市同安丰翼美术学社日记画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基于Android平台的学社APP设计与开发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