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灾害防控整体性系统研究——以承德磬锤峰景区为例

2011-01-08王若禹张战军冯开禹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宏观微观灾害

王若禹, 张战军, 冯开禹

(安顺学院 资源管理与环境科学系,贵州 安顺 561000)

旅游灾害防控整体性系统研究
——以承德磬锤峰景区为例

王若禹, 张战军, 冯开禹

(安顺学院 资源管理与环境科学系,贵州 安顺 561000)

在探讨旅游灾害的类型特点及成因的基础上,结合地球系统科学观,提出一个旅游灾害防控整体性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初步描述。以承德磬锤峰景区为例,提出该防控系统实际建设与运行模式,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论证旅游灾害整体性防控系统的可行性。

旅游灾害;防控;整体性系统;磬锤峰

目前我国对旅游灾害领域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许多学者致力于景区区域旅游灾害成因的研究,而对灾害防控的系统性研究关注度不高。方中权提出了旅游灾害防范与控制系统的观点,为旅游灾害研究开创新的角度,但是其研究成果只注重系统的架构,缺乏可操作性;肖亮提出的基于3S技术的旅游灾害预警系统的研究,将3S技术运用到旅游灾害研究中,比较全面的解决了宏观旅游灾害的预警问题,但其不适于微观灾害防控的运用。笔者借鉴已有学者的成功经验,运用地球系统科学观,以磬锤峰景区为例,提出旅游灾害整体性防控系统,以期弥补已有旅游灾害防控系统在操作层面的不足及微观旅游灾害防控方面的缺憾。

一、旅游灾害及旅游灾害防控整体性系统

(一)旅游灾害

旅游灾害的定义尚不确定。杨晓霞(1994)认为,旅游灾害是由旅游活动的开展而导致的对环境和各类旅游资源致害的过程和结果;李锐(2001)认为旅游灾害就是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导致的对景区、景点等旅游资源及生态平衡的破坏,进而危及到旅游资源生存的现象和过程[1]。李芳、张爱国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旅游灾害,认为旅游灾害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自然灾害,即由于自然环境急剧变化而导致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受到身体、财产损伤,使旅游活动无法进行下去,包括暴雨、台风、沙尘暴、地质构造运动、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森林大火、病疫传播等大规模自然灾害。其二是人为灾害,指受人类活动干扰导致旅游资源遭到破坏,使旅游者改变目的地,或者是旅游行为不能实现,从而对当地旅游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2],主要是指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宏观或微观的灾害,宏观比如政治动乱、军事行动、经济危机、恐怖活动等,微观灾害比如游客拥挤踩踏、盗窃、交通混乱等。

笔者认为旅游灾害划分有多种角度,按照灾害影响范围划分,可将旅游灾害直接分为宏观旅游灾害及微观旅游灾害。宏观灾害包括大规模自然灾害和非自然灾害,微观灾害是指频发性的破坏能力小的旅游灾害。宏观灾害和微观灾害之间并没有确切的划分界限,这样区分旨在突出微观灾害的重要性和防控可操作性,因为宏观灾害的发生几率要远远小于微观灾害,而且微观灾害存在突发性和多样性,且没有潜伏性征兆可供预测。

(二)旅游灾害防控整体性系统

景区管理是协调旅游资源和旅游主体之间关系的中间桥梁,保护旅游资源不受损坏、保障旅游资源永续利用和保障旅游主体的利益,是旅游管理事业的价值出发点。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能够极大地拉动经济增长和税收,是许多地区的支柱产业[3]。

整体性系统的构建思想是基于地球系统科学的整体性思维方法,陆地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包括人类社会)各部分组成并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系统[4]。旅游活动是联系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中间过程,根本上遵循地球系统的整体性规律。因此,笔者提出旅游灾害防控整体性系统,从灾害发生的整体过程来探讨防控系统的构建模式。按照整体观的指导,该系统体现出不同灾害会造成联动影响和整体作用,在突发的宏观灾害面前,很可能诱发伴生性的微观灾害。

旅游灾害整体性防控系统包括四个子系统,分别是:景区动态监测系统,信息管理阀值系统,旅游灾害预报系统,景区灾害急救系统。其运行模式见图1。

1.景区动态监测系统

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与景区相关的宏观和微观的信息,并计算出当前景区运行状态数据或预测未来运行情况。将得到的数据输入到管理阀值系统,使阀值系统将实时动态监测数据与标准值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具有指导作用的运行指示。

2.信息管理阀值系统

建立一个长效动态监测的数据库,将景区管理的相关数据录入该数据库并运算出相应的标准值。该标准可以提供一个景区日常经营的最大承载限度,作为动态监测结果的对比参照值,而且该管理阀值系统也随着景区经营运行情况而相应地做出调整。该系统是整体性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其系统作用是将灾害实现量化管理,在其他系统配合下,全面的展现景区日常管理的基本要求。

3.旅游灾害预报系统

该系统主要担负发布灾害或预警信息的职责。由管理阀值系统发布运行指示,灾害预报系统负责通知相关社会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在宏观灾害监控方面,可以及时发布应对请求,诸如公安消防部门、地质地震部门、卫生医疗部门、交通通信部门[5]等等,提前做好救灾准备。微观灾害监控方面,则可以直接将运行指示发送给救灾应急系统,在景区范围内部快速做出反应,第一时间使灾害得到控制,或者抑制潜在灾害。

4.景区灾害急救系统

在景区内部设立一个快速响应急救站,内部配备救灾人员和救灾设备。该急救站扮演着“保卫科”的角色,主要针对于微观灾害的快速响应救助与预控,包括游客疏导、游客疏散、客流量节制、治安管理、卫生监管,以及为需要特殊服务游客提供服务。另外,在发生宏观灾害情况下,该系统也可以暂时提供救灾应急服务,以辅助其他社会部门进行救灾。

二、磬锤峰景区及其旅游灾害

(一)景区概况

磬锤峰丹霞地貌国家森林公园坐落在承德市,景区总面积159万亩,距市区2.5Km。承德丹霞地貌在中国北方具有代表性和景区唯一性[6],对周边地区有较强的吸引力,人员集聚量大。其地貌成因大致如下:

承德丹霞地貌景观形成于中上太古代燕山东段迁西群变质岩古陆上,经古生代海侵后碳酸盐岩覆盖,华北地台出露,直至中生代侏罗纪时期岩浆活动与断裂作用,使古陆被剥蚀并氧化沉积。因为剥蚀碎屑含有铁元素,燕山运动是造成丹霞地貌的主要构造力,承德古陆在接受沉积与抬升作用下,形成巨厚的含有铁氧化物的沉积层。新生代承德地块河网密布,地表切割与流水侵蚀严重,形成如今的丹霞地貌[7]。

磬锤峰景区标志性景观是形如棒槌一般的飞来峰,其形成于距今300万年前,高38.29m,连同基座石台高59.42m,上部直径15.04m,下部直径10.7m,体积约为6508m3。整体造型上粗下细,如击磬的木槌[7]。基座石台是主要的游客活动区域,长38m,宽度3~5m,面积约 200㎡。

(二)磬锤峰景区主要宏观旅游灾害

首先,承德地块构造运动频繁且剧烈,新构造运动持续进行,因此有发生构造地震的潜在危险。其次,承德丹霞地貌的构成岩石—承德砾岩,为胶结在碳酸盐中的砾岩或砂砾,很容易被外力剥蚀。岩石垂直节理发育,丹霞地貌多发育陡崖和单斜峰丛,受岩石重力作用与构造力作用,容易引发大规模的崩塌和山体滑坡。

由于承德位于坝上高原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山地地带,气候类型偏向于大陆性气候干燥多变性,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雷电天气,这样的气候环境容易加剧山体岩石的崩塌和滑坡,而且可能由于雷电天气引发森林大火。丹霞地貌地表土层薄,植被多为温带针阔混交林,森林盖度小,当发生强降雨天气时,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甚至泥石流。浓雾天气下,能见度低,可能导致游客行走不便,甚至摔伤坠崖。此外还有干旱、病疫、沙尘暴等宏观自然灾害。由于气候环境引发的自然灾害带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强度集中,影响范围广,群发性强[1]。

(三)磬锤峰景区主要微观旅游灾害

就磬锤峰景区基座石台一地的旅游灾害来看,最常见的旅游灾害就是游客拥挤引发的摔伤踩踏以及坠崖。基座石台的规模在前面介绍中可以看到,其面积不足200㎡,且呈现狭长的甬道格局,一端连接磬锤峰飞来峰巨石,一端为进出该区域的唯一通道。石台有一定的弧度,且坑洞碎石密布,两侧有低矮铁链作为安全护栏。为阐述该旅游灾害,引入旅游感知容量公式[8]辅助说明:

其中,A为资源空间规模,T为每日开放时间,T0为人均每次利用时间,Cp为时点容量,Cr为日容量,σ为基本空间标准。据调查后可以得出在合理和极端状态下的磬锤峰景区旅游感知容量的对比 (见表1)。

表1.旅游感知容量对比

通过上表得出的数据可见,高峰期与平日的景区时点容量相差很大,高峰期极限时点容量达到400人次,人均基本空间标准0.5㎡,由此看出景区的拥挤程度与非自然灾害的潜在性和多发性。

另外,磬锤峰景区内有许多路段表土裸露,为自然状态下的土道,有许多石块,且坡度较陡,游客上下山容易滑倒而摔伤。

据笔者观察,磬锤峰景区内卫生设施短缺,因而白色污染严重,甚至有游客随地大小便的情况,可能引发环境污染以及病害滋生,对游客造成身体伤害。除此之外,公安消防设施也存在漏洞,一方面盗窃现象会对游客造成财产及人身伤害,另一方面游客可能会对古建筑、古雕刻等文物古迹造成破坏。

三、旅游灾害防控整体性系统在磬锤峰景区中的应用

(一)宏观灾害防控

景区范围内大空间尺度的环境监测,需要借助于RS、GPS、GIS等科技手段进行[5]。遥感影像的判读和GIS分析,是景区灾害监控的初步掌控和宏观把握。一般情况下,大范围宏观自然灾害发生几率并不高,但是破坏性强,潜伏周期长。所以平时对宏观的景区环境监测工作应该保持持续性和更新性。一方面做到实时信息的应用,另一发面,是为了及时对管理阀值系统进行更新,也可以将一段时间的环境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得出某一指标的变化轨迹,从而分析可能发生的环境灾害。一旦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预报系统会及时发布救灾请求,诸如滑坡泥石流灾害,会调请地质地震部门、公安消防部门和医疗卫生部门合作救灾。在宏观灾害发生后,往往会伴生微观灾害,此时如果景区协调不及时,措施不到位,将会诱发次生的人为灾害,所以此类综合性灾害带有明显的整体性特点。

动态监测系统的信息来源不仅仅局限于遥感影像的分析应用。通过网络,景区管理可以应用网络最新发布的社会新闻和资讯,来控制游客进出量,以降低灾害发生后的损失。如景区在获取有关部门发布的疾病灾害后,将有所控制地进行客流量和必要的游客体检。在景区交通管理方面,可以运用基于GPS系统的交通智能指挥系统,进行对进出景区车辆的疏导。宏观监测得到的数据和综合信息,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及WEBGIS技术发布到其他部门。

宏观灾害的监测和防控运行模式主要借助于政府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要求将采集的信息、信息处理、信息发布和采取措施等步骤协调一致,各个系统之间要联动合作。

(二)微观灾害防控

旅游活动会对旅游环境系统造成熵增,使系统积聚不稳定因素。旅游环境系统和陆地环境系统一样,是开放系统,所以熵增也可以趋近于稳定,但是这种自然状态下的趋稳,是使微观灾害完全发生后的结果。旅游灾害防控的目的在于杜绝灾害的发生,因此要把研究重点放在熵增的过程,也就是旅游活动过程中。从整体观出发,将改变对微观灾害防控的认识,改变以往对灾害的消极对应态度,而且也完全符合整体性系统的运行模式要求。

动态监测是可靠的手段,一方面承接3S技术获取的信息和通讯手段获取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获取景区内部各个信息采集单元传回的实时信息。这就要在景区内部建立一套以电子摄像装置和人员管理为基础的机动性动态监测系统。该子系统融入景区内部,实施微观监测,其特点是快速、动态、精确,善于对微观灾害的监控。如上述的磬锤峰基座区域,该子系统的建立可以采用建立摄像装置的办法,来监控进入区域的客流量。摄像装置将画面传回动态监测系统,经过阀值系统运算后,由灾害急救系统指挥管理人员在现场指挥游客有序参观,以控制基座石台上的客流量。

结 语

旅游灾害防控建设是一项复杂而浩大的工程,是旅游业发展必须面对的发展趋势。灾害监控不仅是降低经济和社会损失的有效措施,也是景区建立自身形象的有力支撑。笔者从系统观入手,提出旅游灾害防控整体性系统,并以磬锤峰景区为例,论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希望以此能为旅游灾害理论研究及相关地区的旅游灾害防控提供一定参考。限于笔者能力,研究手段及条件不足,研究结果还有待进一步商榷,望读者能提出宝贵建议。

[1]王占华,罗伟.可控性旅游灾害的影响分析及防治策略探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7(12):14—16.

[2]李芳,张爱国.山岳型旅游灾害研究—以泰山为例[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9):109—112.

[3]方中权.旅游灾害的防治与控制系统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12):86—88.

[4]毕思文,耿杰哲.地球系统科学[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1):1.

[5]肖亮,赵黎明.基于3S技术的旅游景区灾害预警系统的研究—以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9—52.

[6]张战军.区域旅游增长体得吸引力及唯一度—以洛阳市部分旅游景区为例[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9—72.

[7]商晓军.浅谈承德丹霞奇观的成因[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2):51—54.

[8]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第二版):151—153.

A Research on Tourism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Integrity——A Case Study of Chengde Chime Hammer Peak Scenic Area

Wang Ruo-yu,Zhang Zhan-jun,Feng Kai-yu
(Department of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Anshun University,Anshun 561000 China)

Based on exploring the tourism disasters type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and combined with the earth system science,we put forward a tourist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integrity,and make a preliminary description for this system.Taking Chengde Chime Hammer Peak Scenic Area as an example,we propose the prevention control system 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ode,and prove the feasibility of tourism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integrity from the macro and micro.

tourism disaster;prevention control;system integrity;Chime Hammer Peak

F590.31

A

1005-1554(2011)04-0083-04

2011-09-30

王若禹(1989-),男,天津人,安顺学院资源管理与环境科学系2009级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

猜你喜欢

宏观微观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宏观与政策
宏观
微观的山水
宏观
微观中国
微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