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基于高水平学科平台的科研反哺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
2011-01-05李俊杰
李俊杰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处,浙江杭州310023)
教学与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两大重要职能。在理论上,教学与科研应该并重,相辅相成。但事实上,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国内许多院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科研先行”的发展理念,尤其是地方院校,在有限的资源中首先保证高水平学科平台的建设,希望通过学科整体实力的提高来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在这种发展思路下,如何利用高水平学科平台建设的优势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更好地培育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即如何才能找到一条在学理上说得通,在实践上经得起检验的科研反哺教学的机制,已成为众多院校,特别是地方院校必须面对和思考的迫切的现实问题。本文试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重点就基于高水平学科平台的科研反哺教学的具体实践经验进行概括提炼和总结,以期能够为地方院校开展科研反哺教学工作提供借鉴的经验。
一、高水平学科平台构建:地方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选择
高水平学科平台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重要基础。高水平学科平台建设有利于培养和使用高端人才,以发挥领军人物的学术作用;有利于高校凝练学科方向,形成优势学科;有利于争取国家级重大项目,推进高校产学研深入合作和成果转化①http://www.jiangxi.gov.cn/zfgz/wjfg/szfbgtwj/201001/t20100122_193480.htm.。因此,高水平学科平台建设已成为各高校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整体实力的重要途径。
(一)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不可能是就教学而教学,而应以科研为基础和前提
人才培养是大学最根本的职能,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人才培养职能功能的延伸,但这种延伸与高校最根本的职能是相对应的,也就是这种职能的延伸是围绕人才培养而展开的,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否则的话,我们只要办研究院和社会服务机构就可以,而不必办大学了[1]。同时,质量也是一个动态概念,传统质量评价是一种静态的知识量的概念,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就是当时的高质量。因此,当时人才培养可以通过封闭的单纯的课堂教学来完成,或者说就教学而教学。但是,这种以知识量占有多少来评价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现代社会质量是不相适应的。现代社会质量评价已从单纯的知识量向知识、能力和素质集成的转变。可见,知识只是构成质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不是质量的全部。既然知识是构成质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而作为知识传承的课堂教学是必需的,不仅不应取消,而且还应加强。而能力和素质,需要课堂教学,但仅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奏效的。这是因为能力和素质从根本上来说,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没有经过社会实践,就不可能形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这里的社会实践应该是指科研和社会服务。因此,与现代质量相关的,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成为衡量和评价质量的核心要素,因而人才培养就不可能仅仅依靠单纯的教学,而应该是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或者说,是以科研为基础和前提的。科学研究是基于解决问题的创新活动,相对于课堂教学被动学习来说,其主动探究的不确定性,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和兴趣。纵观国内外知名大学,科学研究与课堂教学都是相辅相成的,科学研究是其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二)高水平学科平台构建,不可能只是促进科研水平和层次的提升,而是促进教学与科研整体水平和层次的提升
高水平学科平台,因其标志性的成果往往体现在科研水平和层次上,而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则是长期的、隐性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常常会引起人们较多的误解和偏见。事实上,在高水平学科平台建设中,高水平的科研意味着高水平的知识创新,而高水平的知识创新,必然带来高水平的知识传授。同时,高水平学科平台还可以带来诸多教学优势,可以大大促进科研与教学整体水平和层次的提升。比如,可以充分利用高水平学科平台具有历史较为悠久,学术比较深厚,与外界交往较为密切的优势,邀请本学科领域顶尖专家学者、知名校友为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高水平学科的许多教师,一般都直接从事学科开创性开拓性的科学研究,深刻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和方向,可以为学生确立学科专业方向“指点迷津”;而且深入社会和企业,解决社会和企业的问题,这种“言传身教”,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提高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材编写、学生培养等方面,充分开发这些优质资源,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效服务;高水平学科平台一般具有更为充足的科研经费,更为先进的实验室条件,高校也可以把这些优势恰当地转化为学生培养的有益资源;高水平学科一般在本领域具有相对高的学术影响力,高校也可以借用这种学术影响力来组织各种科技竞赛活动,为学生创新和成才提供各种机会。总之,高水平学科平台构建,对大学教学和科研来说能够获取整体、双向和共赢的效益。
二、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学科平台优势运作的机制
要把高水平学科平台的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简单地说就是,就是把高水平学科平台科研优势转化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但高素质创新人才成长的机制是什么呢?显然,只有明确了人才成长的机理,我们才能找到高水平学科平台优势发挥的方向,也才有可能进一步探索具体的策略和实施载体,否则所谓的发挥优势就会没有方向,是盲目的。
高素质创新人才必需具备三个要素:意识、能力与机会。意识,即学生要有成为创新人才的意识和动力,它包括远大的理想抱负、宽广的视野及对科学的热爱。能力,主要是指创新能力的培养。机会能够孕育能力,没有机会就永远没有创新人才,机会指为创新人才成长提供必要的平台和载体。意识能力对机会三个要素的内在关系可以通过图1来表示:
图1 高水平学科平台教学优势发挥的机制
在把高水平学科平台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的过程中,就是要把高水平学科的科研优势转化成为学生的意识、能力与机会的优势,即在高水平学科平台的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创造多样化的机会;在机会把握和教学实践过程中,锻炼和提升各方面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不断被激发。具体而言,高水平学科平台的科研优势一方面可以利用其独有的人才优势,通过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中开展各类理想抱负成才教育,使学生在感知不同层次人才成长经历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个体“要成才、成好才”的意识;另一方面高水平学科平台中的各类软硬件资源和平台的优势,不仅为科研人员本身提供了机会,同时能更好地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各类机会,诸如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等等。这些机会的获得将更好地促进学生进一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在实践体验中不断提高对创新、对知识、对科学研究的认知,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参与合作科研中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各类教学活动开展创新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科学研究能力不断提高,从而真正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与质量。
三、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基于高水平学科平台的科研反哺教学实践探索
把高水平学科平台的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必须由若干具体的实践载体来实现。这些具体的教学实践载体,一方面包括了高水平学科平台的科研优势(换言之,如果没有高水平学科平台的支撑,则很难有这些教学实践),另外一方面又能够有针对性地在学生成才所必需的意识、能力和机会三方面施加有效影响。
(一)利用高水平学科平台的人才优势,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学中转化为教学优势
高水平学科平台集聚了一批一流的研究人才,无论从人才的个别特殊性还是整体性来说,高水平学科平台集聚的人才优势非常明显。这些研究人才无论从学术能力、教学能力以及研究专长方面都具有一般学科专业普通教师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高水平学科平台中的各类人才往往多能组成团队或者梯队,教师间的合作意识强、合作范围广、合作内容丰富。这些人才优势资源恰恰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因此,浙江工业大学充分利用高水平学科平台的建设,在培养师资的同时,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入手,积极挖掘各类渠道和方式方法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改善教学关系,使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真正融合,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首先,由高水平学科平台中的优秀教师为学生开设高质量的学术前沿讲座。这些优秀教师不仅能结合自己科研项目成果丰富课程教学内容,而且还能够准确洞悉本领域的前沿信息,将最前沿的知识、研究方向和热点以及各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与学生共享,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其次,利用高水平教师能够更有效地开展研究性教学的优势,实施“良师工程”,大力倡导研究性教学,支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在研的课题项目,更新充实教学内容,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学科专业知识尝试解决最新问题,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的视域,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三,在指导学生第二课堂科技活动中,利用高水平教师的科研素养和资源优势,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拓宽学生的成才渠道。学科平台中的教师一般都有在研的高水平课题项目,通过以子课题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能充分地保证教师的指导质量,充分发挥课外科技活动对人才培养的优势。另外,就是结合“科研助手”和“导师制”,实施“毕业论文设计与课外科技活动一体化”的培养工程。简单地说,就是提前为学生配备指导教师,支持学生把课外科技活动与毕业论文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以及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利用高水平学科资源延伸优势,激发学生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意识与动力
1.以杰出校友的成长成才经历为蓝本,不断提升学生理想抱负水平。一般来说,高水平学科平台都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有许多杰出的校友。这些校友的成长经历,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提升理想抱负水平,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学校积极利用这一优势,邀请知名校友,开设以“精彩成才”为主题的系列报告会,这些励志成才的报告会可以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以外界学术联系优势为纽带,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会,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高水平学科平台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利用学科平台与国内外顶尖院校的学者进行广泛联系,这是其他一般学科所不可能拥有的。学校充分利用这个教学资源,邀请一大批国内外院士、学术大师和知名学者来校为学生开展学术报告,与教师进行学术交流,为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建议,这些都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产生立体式的深远影响。
3.承办或参加各类学术竞赛,为学生提供创新成才的机会。高水平学科平台,意味着它在本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与各相关院校科研机构都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这也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资源。为了整合这种优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所必需的机会,通过承办各类学术竞赛,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赛事,使学生获得机会,提高能力。
(三)利用高水平学科平台良好的科研硬件资源,实施开放与共享制度,为学生发展提供机会
相对于其他一般学科专业,高水平学科平台往往具有较为充裕的科研经费,实验室设备也较为优越,图书资料也更为完备,所有这些都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资源。所以,高校内各学院基本上都实施实验室向学生开放的资源共享制度。同时也鼓励教师利用科研课题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科研补助。这些制度的实施可以实现以下三个目的:
首先,学生参与科研,可以共享学科平台的各类资源,给予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提高学生对于科学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其开放的心智和浓厚的兴趣”[2]。其次,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可以体现为学生的质疑能力、批判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最后,学生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不仅与指导教师合作、与同伴合作,而且还可以走出校园,与校外相关企业、科研院所的研发人员进行合作,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1]秦绍德.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5):19-21.
[2]方黑虎.我国高校教学科研互动关系分析及案例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