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农民体育消费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的关联研究
2011-01-04黎晋添罗炯
黎晋添,罗炯
●成果报告Original Artic les
西部地区农民体育消费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的关联研究
黎晋添1,罗炯2
西部地区农民体育消费受其性别、婚姻、村落位置、农民文化水平、日劳动时间、家庭收入及自身健康状况等多因素的影响。在消费额及消费类型上表现为男性优于女性、健康者优于不健康者、已婚优于未婚者;村落越偏僻,农民的实物型消费水平越差、家庭人口越多其年度体育消费额越低、日劳动时间越长、参与型消费频次越低、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档次,其年度消费额、实物型、参与型及观赏型消费频次成倍增长;家庭收入对农民体育消费的影响不具备同一性,当收入增长超过某一范围时,农民体育消费选择才会出现显著改变;制约农民体育消费的关键因子有6个,即分别为消费能力、消费意识、知识方法、产品供求、健身组织及健身环境,其中消费能力对年度消费额及观赏型消费影响力度最大,知识方法对实物型消费的影响作用最大,消费意识对参与型体育消费影响作用最大。
西部农村居民;体育消费;关联模型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区,面积685万平方公里,人口3.67亿。近几年,伴随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及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西部经济在飞速增长,使大批农民家庭在脱贫致富的同时亦被赋予了大量的空暇时间,这为农民的体育消费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及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西部地区广大农民体育锻炼的热情高涨,特别地,随着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小康农村建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农村居民消费空间得到了较大发展[1-2]。本课题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从分析西部农民的比赛观赏、运动服装、运动器材、体育报刊、参与活动消费及年度体育消费额等内容入手,结合西部地区农民身意识和需求现状,探讨制约西部地区农民体育消费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西部地区农民生活现状、制约因素与体育消费选择的关联模型,通过分析模型结构性因素的作用方式与程度,以期寻找增强西部地区农民体育消费的关键问题;同时,通过对农民体育消费的现实状态分析,可为农村体育消费市场的准确、客观预估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以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我国西部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自治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镇(乡)下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态度、现状、需求、制约因素等进行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项目得到立项后,课题组主研成员立即着手设计“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现状及其制约因素调查表”,从目前农村居民的体育活动、体育消费、体育需求、体育健身设施、体育组织管理等角度设置选择题项(其中消费现状含18条目,制约因素32个条目)。在问卷终稿完成前,针对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并经三轮专家函询后形成最终调查表。
1.2.2 问卷信度及效度检验问卷信度检验采用重测法,对重庆北碚静观镇7个行政村37名农民,用所设计好的问卷分别进行2次试填,测试时隔20天,以两次测得的结果求得重测相关系数r=0.867;问卷效度采用专家调查法,对问卷内容效度进行判断,专家反馈问卷的内容效度以百分制计算,得分87分。两个检测结果充分肯定了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完全符合社会学调查分析的基本要求。
1.2.3 对象锁定及问卷发放调查时间从2008年1月5号开始,历时3个月零21天。问卷发放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式,在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抽得66个行政村,全部问卷由主管文体工作的镇(乡)长转交所抽查的行政村支部书记负责发放并回收,每个行政村大致取样60份。按年龄分层抽样方法选取18岁以上的农村居民进行填卷;本研究所指的农村居民包括以务农维持生计整个年头在地里干活的农民、长期在外地打工返乡的农民、本地个体经商者、在本乡镇企业里打工者、靠手艺谋生的智力型农民等。研究共发放问卷4 000份,回收3 357份,回收率83.9%,剔除无效问卷200份(剔除标准:主要题项不选者、个人平均月收入及家庭平均月收入填写为0者),剩下有效问卷3 157份。
1.2.4 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探索性因素分析(EFA)与验证性因素分析(CFA)相结合以寻找影响农民体育消费的关键因素,并据此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以确定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及权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民体育消费的制约因素分析
2.1.1 项目分析在进行EFA及CFA分析前先对问卷中的项目进行质量分析,舍弃不好的项目,以提高所获数据的效度与精度。使用内部一致性测度方法——即Cronbach's Alpha(克隆巴赫α系数)完成这一工作,它通过计数每个题项与其他题项总和之间的相关系数。该系数统计学上称为鉴别力指数D,一般认为D>0.4的题项良好,换言之,各题项间内部一致性较好;在0.2~0.4区间内为一般;而D<0.2予以删除(本研究标准为低于0.4就予以删除)。
2.1.2 探索性因素分析删除6个条目后,对研究所剩的26个条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使用Bartlett球形检验和KMO度量检验,其中前者相关矩阵的近似卡方为1 023.45,显著性概率值P=0.000<0.001;取样的适合性KMO度量值为0.803>0.5,达到了因子分析的基本要求。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从表1可以看出26个成分中,前6个成分的特征根分别是10.456、7.561、5.446、4.332、2.668、1.011(特征根都大于1);它们对26个原始变量的变异解释程度依次为25.05%、18.11%、13.05%、10.38%、6.39%、2.42%,累进贡献率达到75.40%>70%,达到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表1 体育消费各维度因子载荷统计表(载荷系数小于0.5的不显示)
2.1.3 公因子命名运用正交旋转法获得26个变量在6个公因子上的载荷系数值(见表1),其中第1公因子(F1)主要由X1、X2、X3、X4、X5控制着,这些变量主要涉及农民个人及家庭收入不足难以提供资金去收费场馆锻炼、购买需要的体育器材、参加各种健身培训等,因而把这一公因子命名为消费能力因子;第2公因子(F2)主要受X6、X7、X8、X9控制,内容主要涉及农民对体育锻炼认识、价值取向的认可等方面的问题,故将此因子命名为体育消费意识因子;第3公因子F3主要由X10、X11、X12、X13支配着,这些变量涉及健身的知识、健身方法等方面的内容,故将之命名为健身知识方法因子;第4公因子(F4)主要由X14、X15、X16、X17控制,主要涉及体育产品的实用性、价格、质量等问题,故将之命名为体育产品供求因子;第5公因子(F5)主要由X18、X19、X20、X21、X22支配,这些变量主要针对农村文化站建设、体育锻炼的指导、农民体育活动及赛事安排等方面,故命名为体育健身组织因子;第6公因子(F6)主要由X23、X24、X25、X26控制,它们反映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场所、设施等问题,因而命名为健身环境因子。
2.2 体育消费制约因子与农民消费选择间的关联分析
2.2.1 多项分类Logistic关联模型建立查阅相关文献[3-5],农民体育消费一般可归结为3大类:其一是实物型体育消费(内容主要包括运动服装鞋帽、健身器材设备、运动饮料等);其二是参与型体育消费(内容主要有俱乐部会费、培训班所花活动费、健身咨询费、体育活动场馆费等);其三是观赏型体育消费(内容主要有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收费、购买观赏体育赛事的入场门票费等)。
由于制约农民体育消费选择的因素众多,且这些影响变量类型各异,因此,要探讨这些可变因素对消费选择的影响力度并找出关键的影响因素,那么logistic回归分析是最佳的选择。本研究共选择7种农民体育消费作为因变量(见表2),7种消费实质构成4种消费模型消费金额、实物型消费、参与型消费及观赏型消费模型。以6个制约因子及12项农民现实生活状况作为自变量(共18个自变量)分别建立4个回归模型,以进一步探讨西部地区农民的生活现状、制约因子对其体育消费选择的关联程度。将“优势比”(OR)引入模型并计算其结果,一般地,OR>1,说明该因素是有利因素,而OR<1,说明该因素是不利因素;当OR=1时,说明该因素与应变量无关。
表2 西部农民生活现状与体育消费行为关联模型效果检验统计表
2.2.2 对4 个回归模型的检验表2显示了西部地区农民体育消费4种选择结果与其生活现状、影响制约因子间所建立的回归模型,显然从模型全局性检验效果看,最大似然比Score X2分别为220.12、178.05、129.04、134.10;对应4个P值都<0.05,说明模型有统计学意义。另一方面,Pearson决定系数分别为X2=8 078.87、7 789.23、6 634.44、8 699.17,对应4个P值都>0.05,更进一步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因此,运用表3、表4中的相应参数去探讨西部地区农民体育消费选择及其影响因素间关联关系是合理的。
表3 西部地区农民生活现状对其体育消费影响的优势比统计表
2.2.3 关联结果分析(1)西部地区农民生活现状对其体育消费的影响分析。
1)性别因素显著影响4个模型。其中年度体育消费总额中,男性对女性优势比OR=Exp(β)=1.26,即当性别因素从女性变为男性时,年度体育消费额≥200元的人数将增加至原有水平的1.26倍;在实物型体育消费中,男性购买体育服装及体育用品或器械的人数将增至原有人数的1.17倍;参与型体育消费中,男性参与收费性质的俱乐部(或培训班)或收费性质的健身咨询人数将增至原有人数的1.11倍;观赏型体育消费中,男性购买体育现场赛事及网络赛事的几率将增至原有水平1.65倍。这些数据充分肯定了目前西部地区农民体育消费的主体人群是男性。
2)年度体育消费额及实物型体育消费不存在民族差异性,这似乎间接提示目前西部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农民经济收入方面的差异已很小。然而,参与型及观赏型体育消费两方面民族差异性非常显著,当农民的民族性质从少数民族变为汉族时,其参与型及观赏型体育消费人数将增至原有水平的1.32倍及1.59倍。调研结果对这一怪现象作出了很好的解释。因为本研究对象中少数民族约占40%,而少数民族农民参与及观赏型体育消费比汉族差,其主要原因与其生活及工作环境有关,如四川阿坝州的白湾村及凉山洲的日历村、重庆巫溪县的谭家村、内蒙科右中旗县的二龙屯村及升普县的小泡子村、云南禄丰县的大磁村及墨江县的桑田村及甘肃武威县的大漓村等,这些村落地理位置偏僻,经济、交通及信息业欠发达,特别是体育文化渗透力较差,而这些地方恰恰又是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地,这些农民往往缺乏应有消费环境及相应的赛事欣赏力。故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文化建设及相应的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其体育赛事欣赏力,据此缩小汉族与少数民族农民间的参与型及观赏型消费差距很有必要[6-11]。
表4 西部地区农民体育消费制约因子对其体育类型的影响优势比统计表
3)村落离县、镇的距离只对农民实物型体育消费产生显著影响。当距离每增加一个级别(本研究一个级别为5 km),农民的实物型消费(购买体育服装及体育用品)的人次将下降至原有水平的0.89倍,即村落越偏僻实物型消费越差。研究表明,边远农村农民实物型消费差并非所愿,而是目前一些常用的体育健身服务产品多半集中在县、市等经济发达、人口相对集中的一些城镇超市,而相对偏僻的广大农村地区的多数商店里,农民很难买到想要的体育健身产品。
4)家庭人口对农民参与型及观赏型体育消费无显著影响,但家庭人口却显著影响着农民年度体育消费额及实物型消费。当农民家庭人口每增加一人,那么其年度体育消费额破200元的人数将下降至原来水平的0.840倍,实物型消费人数将下降至原有水平的0.875倍。这个结果不难理解,因为家庭人口直接影响人均收入,这自然影响其年度消费。
5)日劳动时间只对农民的参与型消费产生影响。当农民劳动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值,其参与型消费人数将下降至原有水平的0.871倍。这启示我们:如何使农民从繁重的日常劳动中解脱出来,增加农民余暇时间是提高农民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
6)农民健康状态对四个消费模型都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当农民身体状况从有病状况转为健康状态时,其年度体育消费金额超200元的人数将增至原有水平的1.21倍;实物型消费人次将增加至原有水平的1.18倍;参与型消费人次将增加至原有水平的1.25倍;观赏型消费人数将增至原有水平的1.34倍。这些数据充分肯定当今农民对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有了充分的认识与理解,也充分肯定了“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种宣传报道已起到一定的效果。
7)当农民从一个体育锻炼“经常参与者”转换成一个“不常参与者”,其年度体育消费超200元的人数将下降至原有水平的0.548倍;购买体育服装及体育用品或器械的人次将分别下降至原有水平的0.707倍;参与型消费人次将降为原有水平的0.805倍;观赏型消费人次将下降至原有水平的0.749倍。这些数据充分肯定加强宣传教育,使农民拥有一定的健身知识与方法,这对农民健身习惯的养成将产生巨大影响。
8)农民的婚姻状态亦对四个模型产生显著影响作用。当农民从未婚状态变为已婚状态时,其年度体育消费额超200元的人数将提升至原有水平的1.33倍;实物型及观赏型消费人数将分别提升至原有水平的1.25倍及1.52倍;参与型体育消费人数将下降至0.892倍。这个结论很有趣,它似乎可以这样解释,农民的婚姻状况影响其体育消费额,然而这种影响作用在消费类型上不一致,已婚农民因为组建了家庭后,可能在空暇方面与单身农民存有一定差异,故已婚者将消费类型更多地转向观赏型消费,而未婚者却更注重参与型消费。
9)农民的文化水平对其体育消费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当农民从“文盲或识字不多”分别提升至“初小文化”、“中专含高中”及“大专及以上”时,那么农民年度体育消费金额超200元的人数将分别增加至原来水平的2.05、3.20及3.36倍;实物型体育消费人数将分别提升至原有水平的1.44、2.10及2.28倍;参与型体育消费人数将分别提升至原有水平的1.30、1.54、1.63倍;观赏型体育消费人数将分别提升至原有水平的1.53、2.81及4.42倍。产生这种影响因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可能因为文化水平高的农民能够获得更多的家庭及个人收入,其二可能是文化水平上差异造成了农民朋友对许多问题理解上的差异,并据此形成了不同的个人行为及生活习惯。
10)家庭平均月收入对农民体育消费的影响是不言自明的。但深入的分析却发现,收入增长对消费模型的影响是有一定范围的。当家庭平均月收入从“0~1 500元”增至“1 500~3 000元”时,四个消费模型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而当家庭平均月收入增至“3 000~5 000”时,农民年度消费额达200元以上的人数将增加至原有水平的1.89倍、实物型消费人数将增至原有水平的1.39倍、参与型消费人数将增至原有水平的1.21倍;当家庭平均月收入增加至5 000元以上时,4个消费模型差异将发生急据改变,其中农民年度消费超200元的人数将增加至原有水平的6.21倍、实物型体育消费人数将提升至原有水平的2.42倍、参与型消费人数增至原有水平的2.65倍,而此时的观赏型体育消费第一次出现显著性改变,即当家庭平均月收入超5 000元后,农民才将消费类型转向于观赏型。
(2)西部地区农民体育消费制约因子对其体育消费的影响分析。
1)6 个制约因子均显著影响西部农民的年度体育消费额,从优势比的大小看,影响力度最大的是消费能力,其次是消费意识,第三是产品供求,第四是环境设施,第五是健身组织,第六是健身知识与方法,即当6个因子F1、F2、F3、F4、F5、F6每增加一个单位值,农民年度体育消费额超200元的人数增至原有水平的1.77、1.56、1.31、1.53、1.47、1.52倍。
2)有5个制约因子影响实物型体育消费(健身组织因子除外),据优势比均值大小看,对实物型体育消费影响最大的是健身知识与方法(优势比平均值(1.69+2.05)/2=1.87),其次是环境设施(1.68),第三是产品供求(1.57),第四是消费能力(1.52),第五是消费意识(1.49)。
3)影响参与型体育消费的制约因子亦有5个(产品供求因子除外),据优势比均值大小看,对参与型体育消费影响最大的是消费意识(1.62),其次是环境设施(1.57),消费能力与健身组织关列第三,知识方法的影响最弱(1.18)。
4)有趣的是影响观赏型体育消费的制约因子只有3个,它们分别是消费能力(优势比均值1.57)、消费意识(优势比均值1.55)及健身知识方法(优势比均值1.82);而产品供求、健身组织及环境设施等3个制约因子对观赏型体育消费无影响作用。
3 结论
(1)农民体育消费额均受其性别、婚姻及健康状况的影响,表现为男性优于女性、健康者优于不健康者、已婚优于未婚;但在消费类型的影响上存在不一致,表现为已婚农民更多地重视观赏型而薄参与型消费,而未婚者却相反。
(2)村落越偏僻,农民的实物型消费水平越差,家庭人口越多其年度体育消费额破200元的人数就越少,日劳动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值,参与型消费人次将显著下降。
(3)文化水平影响农民的体育消费意识及消费行为。经常参与健身者在消费额及消费类型上明显优于不常参与者;文化水平越高,其体育消费频次越高。
(4)农民家庭收入对其体育消费的影响并非同步,当家庭收入增长处于较低水平时,其对年度体育消费额及三大消费类型(四模型)均无影响;当家庭收入超过3 000元时,农民年度消费额、实物型及参与型消费等3模型发生显著变化;而当家庭平均月收入超过5 000元时,四个消费模型均发生显著改变。
(5)制约农民体育消费的关键因子有六个,其中对年度消费额影响力度排前三位的依次是消费能力、消费意识及产品供求;对实物型体育消费力度排前3位的依次是健身知识与方法、环境设施及产品供求;对参与型体育消费影响排前3位的依次是消费意识、环境设施及消费能力。
(6)就四种体育消费选择模型而言,农民年度体育消费额受6个制约因子的影响,其次是实物型及参与型消费选择模型,均受5个制约因子的影响;观赏型体育消费只受3个制约因子的影响,即按其影响力大小依次为消费能力、消费意识及健身知识方法。
[1]朱家新.福建省沿海地区农民体育消费调查与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2):32-33.
[2]徐建牛,韩会君.居民体育消费功能的社会学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5):9-11.
[3]郑文海.乡镇社会体育组织及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J].体育与科技,2006(6):62-66.
[4]胡庆山,王健.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J].体育科学,2006(10):21-26.
[5]文启湘,席建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新思路:基于体育消费的视角[J].学术交流,2009(8):126-129.
[6]卢文云,梁伟,孙丽,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西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10,30(2):14-16.
[7]罗炯,卢文云,郑兵,等.我国西部地区农民健身现状及制约因素研究报告[J].体育科学,2011,31(4):32-40.
[8]饶运,许惠玲.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化开发理念的新认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3):18-21.
[9]戴健,韩冬,梁晓杰,等.长三角地区农村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6):28-30.
[10]芦平生.西部农村体育健身文化发展问题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1):47-50.
[11]姚磊,田雨普,谭明义.村落农民体育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1):28-34.
Sports Consum p tion and Constraints Factorsof Farm ers in W estern Region of China
LIJintian1,LUO Jiong2
(1.Schoolof PE,Shaoguan Institute,Shaoguan 512026,China;2.Schoolof PE,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Sports consumption about farmers in the western region in China are affected by their of sex,marriage,village location,cultural level of farmers,working hours,household income and their health status and other factors.In the performance in spending and consumption patterns,there aremore odds themale than female,healthy than unhealthy,married than unmarried persons;Themore remote villages,the worse level of consumption,themore family size,the lower in sports spending,the longer day labor time,the fewer frequency participatory consumption,every increase of one grade in cultural level,farmers annual consumption,physical type,participatory and viewing consumption frequency doubling;Household income for farmers and its sports Consumption do not have the identity,when revenue growth exceeds a certain range,the farmers sports consumer choice appear to change significantly;There are six key factors to restrict farmers'consumption of sports,which were spending power,consumer awareness,knowledge,method,product supply and demand,health organizations and fitness environment,among them,spending power has themost power on the annual consumer spending and the viewing consumption patterns,knowledge-based method has the largest intensity on physical consumption patterns and consumer awareness has the greatest role on participatory sports patterns consumption.
Western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sports consumption;associationmodel
G 80-05
A
1005-0000(2011)06-0492-05
2011-09-02;
2011-10-20;录用日期:2011-10-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7CTY011)
黎晋添(1964-),男,广东翁源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学。
1.韶关学院体育学院,广东韶关512026;2.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重庆4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