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调语言母语者汉语声调范畴习得的实验研究①
2011-01-02陈默
陈 默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北京100083)
无声调语言母语者汉语声调范畴习得的实验研究①
陈 默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北京100083)
无声调语言;汉语声调范畴;语音产出;自组织机制
本文以三种语言水平的无声调语言母语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语音产出实验,考察汉语声调范畴产出的发展过程。研究发现,汉语声调范畴的发展随语言水平的变化而变化,这表现在不同语言水平的声调混淆类型不一样,以及不同语言水平汉语声调起点、中点和末点的调值范畴的发展程度不同。声调特征的自组织机制制约着无声调语言母语者汉语声调范畴的发展。
0.引言
非汉语母语者汉语声调偏误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不能区分不同调类之间的差异,从感知和产出上没有形成较好的声调范畴,造成了声调与声调之间的混淆。所以声调范畴的习得研究尤为重要。对于无声调语言母语者来说,汉语声调范畴的形成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动态发展过程。这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受到范畴习得机制的支配。目前国内外关于汉语声调范畴的研究主要是横向的感知研究,关于纵向的汉语声调范畴产出研究较少。
国内外关于汉语声调范畴习得的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1)儿童汉语声调范畴产出研究。研究发现,1岁半至3岁的儿童声调产出的声调发展有四个阶段,阳平和上声的混淆存在于前三个阶段,到了阶段四阳平和上声混淆的现象不存在 (Thompson,1977)。(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声调范畴感知研究。研究发现,无声调语言母语者标注合成汉语声调阴平和阳平的形状与声调语言母语者相比缺乏显著性,无声调语言母语者标注的范畴边界比声调语言母语者的宽 (Leather,1987)。学者还发现,由于听者要根据语音物理特征在母语里所具备的语言功能来调整自己的听觉系统,汉语母语者具有把类似的声调基频归为同一范畴的能力,所以不如英语母语者敏感 (Stagray和Downs,1996)。一些学者认为声调语言母语者的汉语声调感知是基于范畴的,而无声调语言母语者则基于心理、物理因素来感知汉语声调 (Hallé等,2004)。(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声调范畴产出研究。母语类型是无声调语言的韩国留学生容易混淆阳平和上声 (刘艺,1998)。母语类型为声调语言的越南学生主要是去声和阴平相混,上声读成半上 (吴门吉等,2004)。
综合上述研究,我们得到一些有趣的结论:(1)儿童和成人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声调范畴的产出存在相似之处,这说明成人汉语声调范畴的习得也要受普遍认知发展规律的制约;(2)母语是否有声调对汉语声调范畴的习得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无声调语言母语者主要基于普遍的生理和认知因素来感知汉语声调范畴,声调语言母语者主要基于声调的语言功能来感知汉语声调范畴。由于目前研究主要是横向研究,对声调范畴产出的动态发展过程研究甚少,所以对声调范畴习得机制的了解不够深入透彻。了解声调范畴习得机制对声调教学策略的选择具有较大帮助。所以本研究希望能通过对汉语声调范畴习得过程的实验研究来考察第二语言声调范畴的习得机制问题。
本研究所说的声调范畴指的是四类声调之间能否区分开。因为四类声调之间的调值是截然分开的,所以划分声调范畴的主要依据是调值特征。通过分析四类声调之间的调值特征关系来考察声调范畴的习得。也就是说,如果四类声调的调值特征不存在混淆情况,就说明声调范畴已经习得,反之,就没有习得。另外,笔者也试图进一步考察汉语水平对汉语声调范畴习得的影响。
1.实验方法
1.1 实验设计
声调范畴的实验设计。实验设计为4×3的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A因素是调类,是被试内变量,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水平;B因素是点,是被试内变量,分成三个水平,分别为声调的起点、中点和末点。三个语言水平分成零起点、初级和中级三个水平,三个语言水平分别考察。因变量是调值的测量数据。
1.2 被试
欧美国家被试的母语均为无声调语言 (英语、德语和西班牙语);被试汉语水平分为三级,分别为零起点班 (相当于学习了两周,刚学完语音阶段)、初级 (HSK成绩为3级)和中级 (HSK成绩为6级)的北京语言大学速成学院留学生;被试人数每级10人,一共30人,其中有20位女性和10位男性。被试年龄均在20至30岁左右。被试的受教育程度为大学水平;被试的社会文化背景都是非汉字文化圈。
1.3 实验材料
从《汉语教程》(杨寄洲,2003)选择120个音节,每类声调30个音节。每类声调单元音、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的音节各选取10个,这样选择是为了遍及所有的单音节音节结构,更贴近真实的语言输入。另外,本研究也考虑了声母的送气与否对调值的影响,尤其是对阴平和去声的影响。其中阴平不送气声母为10个,送气声母为12个;去声不送气声母为9个,送气声母为12个 (见附件一)。因为三个语言水平的被试都使用同一个测试表 (见附件1),所以选择的音节和声调的组合的频次都是在教材里出现100次以内的。但所有音节都是被试学习过的,都有声母,都以拼音形式呈现。录音是在安静的语音实验室,用PRAAT语音软件进行录音,语音样本都为16位单声道的录音,语音采样率为44100HZ。
1.4 计算声学特征的方法
调值的取值方法是用PRAAT语音软件标注时去除弯头和降尾,然后计算出调型段的起点、中点和末点的基频值,并对其进行归一化,转换成五度值。归一化的目的就是要去除性别和个人差异,得到相对音高的五度值。归一化的计算公式 (石锋,廖荣蓉,1994):T={[lgx-lg(min)]/[lg(max) -lg(min)} ×5。
2.实验结果
2.1 零起点阶段的声调范畴
把零起点阶段四类声调起点、中点和末点的平均五度值做成表1,如下:
表1:零起点阶段四类声调起点、中点和末点的平均调值
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调类主效应显著 (F(3,36)=5.600,p=.003),进行多重比较发现,阴平和去声、阳平和上声、阳平和去声以及上声和去声差异不显著 (p=.587,p=1.000,p=1.000,p=.237),阴平和阳平以及阴平和上声差异显著 (p=.029,p=.003)。
点主效应显著 (F(2,72)=507.953,p=.000),进行多重比较发现,起点、中点和末点差异显著(p=.000,p=.000,p=.000)。
调类和点的交互作用显著 (F(6,72)=267.508,p=.000),进行简单效应检验发现 (图1),阴平和去声以及阳平和上声的起点没有显著差异 (p=.595,p=1.000),其它调类之间差异显著 (p=.002,p=.000,p=.000,p=.000)。阳平、上声和去声之间的中点没有显著差异 (p=1.000,p=1.000,p=.071),其它调类之间差异显著 (p=.000,p=.000,p=.009)。阴平、阳平和上声之间的末点没有显著差异 (p=1.000,p=1.000,p=1.000),其它调类之间差异显著 (p=.000,p=.000,p=.000)。
图1:调类因素对零起点阶段起点、中点和末点的影响
2.2 初级阶段的声调范畴
把初级阶段四类声调起点、中点和末点的平均调值做成表2,如下:
表2:初级阶段四类声调起点、中点和末点的平均调值
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调类主效应显著 (F(3,36)=38.965,p=.000),进行多重比较发现,阴平和去声以及阳平和上声差异不显著 (p=1.000,p=.432),其它调类差异显著 (p=.000,p=.000,p=.000,p=.000)。
点主效应显著 (F(2,72)=184.706,p=.000),进行多重比较发现,起点、中点和末点差异显著(p=.000,p=.024,p=.000)。
调类和点的交互作用显著 (F(6,72)=52.716,p=.000),进行简单效应检验发现 (图2):
图2:调类因素对初级阶段起点、中点和末点的影响
阴平和去声以及阳平和上声的起点没有显著差异 (p=.509,p=1.000),其它调类之间差异显著 (p=.000,p=.000,p=.000,p=.000)。阴平和去声以及阳平和上声的中点没有显著差异 (p=.095,p=.109),其它调类之间差异显著 (p=.000,p=.000,p=.000,p=.000)。阳平和上声以及阳平和去声的末点没有显著差异 (p=.105,p=.226),其它调类之间差异显著 (p=.000,p=.000,p=.003,p=.000)。
2.3 中级阶段的声调范畴
把中级阶段四类声调的起点、中点和末点的平均调值做成表3,如下:
表3:中级阶段四类声调起点、中点和末点的平均调值
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调类主效应显著 (F(3,36)=50.282,p=.000),进行多重比较发现,阴平和去声以及阳平和上声差异不显著 (p=1.000,p=.898),其它调类差异显著 (p=.000,p=.000,p=.000,p=.000)。
点主效应显著 (F(2,72)=302.315,p=.000),进行多重比较发现,起点、中点和末点差异显著(p=.000,p=.000,p=.000)。
调类和点的交互作用显著 (F(6,72)=89.988,p=.000),进行简单效应检验发现 (图3),阳平和上声的起点没有显著差异 (p=1.000),其它调类之间差异显著 (p=.000,p=.000,p=.001,p=.000,p=.000)。阴平和去声的中点没有显著差异 (p=1.000),其它调类之间差异显著 (p=.000,p=.000,p=.000,p=.000,p=.000)。阴平和去声、阳平和上声、阳平和去声以及上声和去声的末点没有显著差异 (p=.510,p=1.000,p=1.000,p=1.000),其它调类之间差异显著 (p=.019,p=.044)。
图3:调类因素对中级阶段起点、中点和末点的影响
3.讨论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对声调范畴的发展进行讨论,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
(1)随着语言知识的增加,初级和中级的声调范畴发展得比零起点好。
实验结果表明,零起点阶段可以区分两对声调范畴,有四对声调范畴不能区分。初级阶段可以区分四对声调范畴,有两对声调范畴不能区分。中级阶段可以区分四对声调范畴,有两对声调范畴不能区分。可以说零起点是声调范畴的萌芽阶段,中级阶段是声调范畴的稳定阶段。但是到了中级阶段,依然有两对声调范畴不能区分,所以可以说声调范畴没有全部习得。因为无声调语言母语者母语音高之间的范畴界限不能区别音节意义,没有语言学功能,所以这种新范畴的最终获得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2)零起点和初级以及零起点和中级的声调范畴混淆类型不同,初级和中级的声调范畴的混淆类型相同。
通过对零起点、初级和中级声调范畴调类因素的主效应检验发现,零起点阶段不能区分阴平和去声、阳平和上声以及阳平和去声以及上声和去声的声调范畴,可以区分阴平和阳平以及阴平和上声之间的声调范畴。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都不能区分阴平和去声以及阳平和上声之间的声调范畴,可以区分阴平和阳平、阴平和上声、阳平和去声以及上声和去声之间的声调范畴。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在零起点阶段,声调范畴正在萌芽,学习者会混淆有共同特征的声调,比如阴平和去声以及阳平和上声。会用降调代替比较难发音的升调,比如把阳平和上声发成去声。因为无声调语言母语者的单音节一般都会读成降调,例如英语的单音节词都是重读的,音高以降为主。到了初级和中级阶段,学习者不再用降调代替阳平和上声,但是依然存在着阴平和去声以及阳平和上声的混淆。这是因为阴平和去声都具有高调性质,阳平和上声都具有低调性质。这种调值特征的共性使得学习者很难分辨阴平和去声以及阳平和上声。
(3)调类因素对起点、中点和末点的声调范畴发展有影响,三个语言水平起点、中点和末点的声调范畴的发展程度不同。
图1、2和3表明,零起点和初级阶段的起点都有两对声调范畴无显著差异,分别是阴平和去声以及阳平和上声,由于阴平和去声的起点音高本身就比较接近,所以零起点和初级的起点 (阳平和上声)有一对声调范畴没有获得。中级阶段的起点有一对声调范畴不能区分,是阳平和上声。因为阳平和上声的起点音高都比较低,所以起点调值特征的相似性造成了混淆。而且阳平和上声的混淆到了中级阶段也较难消除。总体来看,中级在起点声调范畴的发展上进步不太明显。
零起点阶段的中点有三对声调范畴不能区分,分别是阳平和上声、阳平和去声以及上声和去声。初级阶段中点有两对声调范畴不能区分,分别是阴平和去声以及阳平和上声。中级阶段的中点有一对声调范畴不能区分,是阴平和去声。零起点阶段阳平、上声和去声的中点的调值都比较低,这三个声调的中点都属于低音高,所以在学习声调的开始,学习者较难区分。到了初级阶段,学习者可能意识到去声的中点不是很低的,所以提高了去声中点音高,以至于接近了阴平的中点音高;阳平和上声的中点音高也被提高了,由于阳平和上声的中点 (笔者取的点是中间的低点值)就是拐点,这种特征较难掌握,所以会混淆。中级阶段的学习者意识到了阳平的中点音高高于上声,并调整了阴平中点音高,使之接近于去声。总体来看,中点声调范畴的发展是进步的,初级阶段好于零起点阶段,中级阶段好于初级阶段。
零起点阶段末点有三对声调范畴不能区分,分别是阴平和上声、阴平和阳平以及阳平和上声。初级阶段末点有两对声调范畴无显著差异,分别是阳平和上声以及阳平和去声,由于阳平和去声的末点调值本身比较接近,所以笔者认为初级阶段的末点有一对声调范畴不能区分 (阳平和上声)。中级阶段末点有四对声调范畴无显著差异,分别是阴平和去声、阳平和上声、阳平和去声以及上声和去声,除了阳平和去声的末点调值本身比较接近,所以笔者认为中级阶段的末点有三对声调范畴不能区分。由于阳平和上声的调值的后半部分是升调,所以零起点阶段的学习者容易把阳平、上声和阴平的末点相混,也就是说阳平和上声的后半部分升得太高。初级阶段的学习者意识到了阳平和上声的末点没有阴平那么高,就降低了音高,使阳平和上声相混。中级阶段学习者阴平的末点音高太低了,去声的末点又降不下去,导致了阴平和去声末点相混;阳平和上声的后半部的升调性质,导致了阳平和上声末点相混。由于去声降不下来,所以使去声和上声的末点相混。总体来看,末点声调范畴的发展不是线性地进步的,到了中级阶段,混淆的类型增加了。这说明末点声调范畴的发展不稳定,也容易产生混淆。
4.小结
无声调语言母语者汉语声调范畴的习得,是声调特征 (物理声学属性)和外部环境因素 (母语背景、普遍认知发展规律、语言水平、声学特征的心理属性)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声调特征的自组织机制,即“共性特征的聚类”,制约着无声调语言母语者汉语声调范畴的发展。无声调语言母语者随着语言知识的增加,不断地调整声调和声调之间的关系,抽取调值特征的相似点进行聚类,从而形成声调范畴。其实,声调范畴的混淆也体现出了“共性特征的聚类”。例如阴平和去声都属于高调,阳平和上声都属于非高调,所以这种相似点使学习者把阴平和去声调值聚在一起,把阳平和上声的调值聚类在一起。阳平和上声都有拐点,这种相似点使学习者把阳平和上声聚类在一起。
无声调语言母语者汉语声调特征的自组织过程还要受到声调普遍认知发展规律的制约,这表现在不同的语言水平,声调范畴都有阴平和去声以及阳平和上声的混淆,这和中国儿童以及其他语言非汉语母语者的表现类似 (Thompson,1977;刘艺,1998;吴门吉等,2004)。
本实验未能得出中级阶段的无声调语言母语者汉语声调范畴完全习得的结果,可能说明汉语声调范畴的全部习得要在中级阶段以后。并不像本实验所设想的是在汉语学习的中级阶段。所以声调教学要贯穿整个汉语教学的始终。
刘 艺 1998《日韩学生的汉语声调分析》,《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石 锋 廖荣蓉 1994《语音从稿》,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吴门吉 胡明光 2004《越南学生汉语声调偏误溯因》,《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杨寄洲 (主编) 1999《汉语教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Hallé,P.Y - CH.Chang.C.Best. 2004 Identification and discrimination of Mandarin Chinese VS.French listeners.Journal of phonetics.Volume 32,Issue 3.
Leather,J. 1987 F0 pattern inference in the perceptual acquisition of second language tone.In A.James and J.Leather(eds.),Sound Pattern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Dordrecht:Foris Publications,pp.59-81.
Stagray,J.R.,and D.Downs 1996 Differential sensitivity for frequency among speakers of a tone and nontone language.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21.
Thompson,Henry S. 1977 Strategy and tactics:A model for language production.In W.A.Beach,S.E.Fox,and S.Philosoph,(eds)Papers from the 13thRegional Meeting of the Chicago Linguistics Society,651 -668,Chicago,IL.
附件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Mandarin Tone Category Development of CSL Learners with Non-tone Language Background
Chen Mo
(College of Advanced Chinese Training,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non-tone language;Mandarin tone category;phonetic production;Self-Organization
The subjects of the present study are Chinese learners at 3 different levels with non-tone language backgrounds.In the study,the process of Mandarin tone category acquisition process is investigated by the phonetic production experiment.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process varies with the language levels.For example,learners at different levels confuse different tone categories,and the developments of initial point,middle point,and final point of pitch frequency are different.It is proved that Self-Organization of tone constrain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ne category of learners with non-tone language background.
H116.4;H195.3
A
1674-8174(2011)04-0009-07
2011-04-29
陈默 (1981-),女,土家族,山东临沂人,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与教学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韵律边界习得的实验和模拟研究”(10YJC740011)
①本文根据石锋教授和匿名评审专家的意见作了一定的修改。在此,特向他们表示感谢!
【责任编辑 匡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