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档案记载中的承德古御路原貌

2011-01-01高俊宋媛媛朱虹

档案天地 2011年4期

  承德老城区应该以传承历史文脉为核心,加快拆除与避暑山庄、外八庙不相协调的建筑,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加快恢复道台衙署、庙宇楼阁等历史文化建筑,建设皇家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商务文化等休闲旅游区,重塑独具特色、古风古韵、古朴典雅的魅力古城。而清王朝在承德肇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奠定了这座城市发展的基础,那么,康乾盛世时期,朝廷倾全国之力,在塞外热河上建造了淡妆素雅的避暑山庄和金碧辉煌的外八庙,成为与圣彼得堡、白金汉宫相媲美的皇家宫苑,伴随着这座城市的兴起、发展、衰落、振兴过程究竟怎样情景呢?让我们从那些珍藏已久的历史档案文献之中,大概能依稀可见通往山庄古御路历史原貌,可以为今天的人们在恢复、重建、保护、开发历史文化遗产,恢复古御路周边景观过程中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
  英国使节描绘的清代通往热河的御路
  英国使节马戈尔尼访华成员之一西特涅尔曾写过报告称:“北京通往承德的御道全长418里(当时1里相当于644.4米),每年大修两次。这是因为交通非常繁忙的缘故。路宽10尺,厚1尺,是用沙子、石灰和土混合而成的。把这些建筑材料一层层拌匀,铺好,再用力夯实,所以路面好像水泥一样坚硬。御道犹如欧洲的客厅地板一样,光滑而清洁。由于这条道路经常有人打扫,路面上不留一片树叶、一块石头。每隔200步,设有一处贮水池。从那里费力地把水打来,泼洒在御道上。像这条路那样,养护得十分周到的,恐怕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吧。特别是当皇帝去蒙古巡视,对这条道路进行维修时,就更加不同了。在那时,道路两旁岗哨林立,在皇帝通过之前,任何人不得入内。”
  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造访热河看到的御路
  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于1934年造访热河回京后撰写的《热河——帝王之都》这样写到:“道路两旁树木成行,黄包车轻轻地摇晃着跑过去,房屋鳞次栉比,摊位一个接着一个。过了石桥,穿过两道漂亮的牌楼,就来到了市中心。在那里有座破桥,上边没有栏杆。没有反倒好,由于桥身小,有栏杆我们的汽车就过不去了。小铺子挂着五颜六色、花里胡哨的招牌,小摊前挤着一群想买便宜货的人。要是会点美术的话,真想把这个场面画下来。在狭窄的街道上,来往行人熙熙攘攘:当兵的、打闹的孩子、流浪狗、小的绿色北京黄包车、驴商队、骑马的、沿街尖声叫买的小贩等杂乱无章地东游西串。我们向右拐进了一条窄胡同,把车子停在了一家门前。一位身穿中国服装、修饰得体的绅士走出来,用法语问了好,对我们表示欢迎。”
  朝鲜18世纪著名学者朴趾源眼中的热河御路
  朝鲜18世纪著名学者朴趾源所著《热河日记》记述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随其兄朴明源(正使)贺乾隆70大寿,来华观光时,记录来访热河所见所闻。其中写避暑山庄时,这样描述:既入热河,宫阙壮丽,左右市厘,塞北一大都会也。直西有棒椎山,一峰矗立,状如砧杵,高百余丈,直耸倚天,西阳斜映,作烂金色,康熙改名罄椎山。热河城高三丈余,周三十厘,……有三十六景。在《太学留馆录》中对承德街的描述:八月十一日,沿道茶房酒肆,车马闹热。
  俄国学者阿·马·泼菲德涅耶夫记载的热河御路
  清末俄国学者阿·马·泼菲德涅耶夫著《蒙古及蒙古人》一书记载了1892年6月至1893年10月来我国蒙古地区考察,经过我市的丰宁、滦平到达承德的旅行情况。其中记载到达承德市区,这样描述滦河镇:滦平县(今滦河镇,清代滦平县所在地)比丰宁县大得多,但比丰宁县穷的多。它甚至还比不上一个像郭家屯那样的小镇。它只是一些建在已经干涸的冲沟两岸的小屋,这些冲沟就是滦平涨水时由它的河水冲出来的河床。在不涨水的季节,这些沟就是全城的街道了。滦平县一共有700多户人家,坐落在天津、北京、热河和多伦诺尔的贸易大道上,这就决定了居民的谋生之道:这里每一座房子都是一家客店,这些客店是最低级的,因留宿的少,所以,没有比较高级的客店。城里买卖主要集中在8家大铺子,还有40家小铺子和他们的联号。
  当时只有“九功惟叙”牌楼以内才算是承德府城。这个牌楼是城内商业区和上面所说的官衙区的分界线。整个承德府商业区可以看作是由从城西伸向城东的三条大街组成的:第一条是横穿城市中心的主要街道,叫西大街;第二条是在它的左边,叫“粮市街”;第三条街在主要街道的右边,它同时又是旱河堤岸,所以叫“旱河头街”;它的东南头的末端已离开了堤岸,这个地方得到了一个新的名称,叫“二仙居”。这些街道的共同特点是没有一条街能称得上是直的和十分整齐的。不知是由于对街道美观无所谓的态度,还是由于中国人对街道美观抱无所谓的态度,,还是由于中国人对自由有独特的理解。每个房主在造房子时,除了自己方便,什么也不考虑。除了上述三条主要街道外,城里还有二三十条大大小小的巷子,它们也同主要街道一样,都紧紧地造满了房子。
  承德府的主要街道西大街可以分为两段:第一段是从城市西端的衙门牌楼开始,到横跨流水沟的虹桥为止。这条街道是城市商业区的精华,它一共有124家最富有和最漂亮的铺子,尽管它们的漂亮应理解为完全是相对的。这里多数铺子都是出售服饰用品和纺织用品...此外,在西大街和它的延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