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

2011-01-01褚志刚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1年5期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日益丰富和发达的教学辅助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它在扩充语文学习资源、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拓展教学空间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起来,为新课程的实施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是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喜爱毋庸置疑,教师应因势利导,用各种相关的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扩充教学知识量,让学习过程变得富有创造性,成为一项简单而富有乐趣的活动。如执教《看云识天气》一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首先在屏幕上展现不同类型的云层图片,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并让学生根据这些图片找出文章所描写的云层以及各种云层的特点。学生通过读课文和查阅老师提供的资料寻找答案,由于答案是学生自己找出来的,容易获得成就感,自然而然地培养了探究精神与探究能力。
  二是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学习过程,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语文教学情境生动、真实,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容易触发学生的想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可以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我在执教《春》一课时,使用多媒体演示教学,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音画同步的春天美景,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为顺利开展下一步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程序上,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行探讨,并设计了四个并列式自主探究的内容:春花、春草、春雨、春风。学生选什么,我就通过多媒体领着学生学什么,使其了解春的特点,深刻领悟语言文字之美。
  三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启发想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现在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范文,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较多地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但在讲授这些文章时,由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要是仅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一头雾水。而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这样做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提高了其审美能力。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依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形态逼真、声情并茂地展现皇帝、骗子以及众大臣的虚荣、狡诈与伪善,突出小男孩天真、敢于讲真话的性格特点,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从内心形成喜爱美好、厌恶丑恶的思想感情。
  (专题责编 流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