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本清源——参观王梦赓书法展有感

2011-01-01徐守林

鸭绿江 2011年6期

  我于今年五月中旬先后两次以崇敬的心情兴致勃勃地来到辽宁美术馆参观。刚一进院,就从远处见到“王梦赓书法美术展”几个醒目的大字。走进展厅的那一瞬, 我愕然了。
  地上有两幅六十米长卷,上面是用各种书体写成的古典诗文。周边墙上的长短方圆乃是真草隶篆行书体的韵味十足的大小条幅。与其他书展不同的是全场没有一幅怪体横生的作品。我暗想我是看到了真正的“真、善、美”。在场参观者不停拍照、不断赞美,现场气氛给人以清新快活之感。在参观中我遇到了王梦赓同志,我握着他的手说:“今天我是真开眼界了。”
  我的感想有三:一是在我近三十几年到辽宁美术馆参观书展的经历中,让我由衷感叹的只有几次,你是居首;二是在你的书展中没有一幅带有怪体字的不正之风;三是你的书展至少迟到了一二十年,不知是何原因。这时王梦赓同志不言语,只是微笑。著名书法家沈延毅老先生生前赞评道:“王梦赓同志是一位纯真朴实的书法家。”并赋诗云:删繁就简,借鉴前贤。启迪后学,利溥砚田。”我通过参观确确实实看到了这种精神。
  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孙世昌同志在沈报《<文庄谐集>读后感》一文中提到,“时下在文艺美术界求新求变极端张扬个性的形势下,书坛充斥着浮躁气、江湖气、踢气、世俗气。”我最赞佩的就是王梦赓同志在整个书展中没有沾染一点这些歪风邪气。整个展览中,王梦赓用三年的心血写就的这二百二十幅条幅展现给世人的是凛然正气的书魂。清逸方正秀丽,让人们感悟到松竹精神梅品质,雪山气质海胸怀。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王梦赓书法美术展”给后人起到了楷模作用。书法中的字要讲究“识”、“简”、“连”、“美”,但不能因此去追求古怪的字体,字应以识为基础。我是耕耘了四十载已年逾古稀的退休教师,我记得鲁迅先生曾说过:“写字让人不认识,用心是不好的。”有的书法家写了数百字的所谓书法作品,许多文人竟难以辨认,误人不浅。青年学生模仿力是很强的,如果文字任人所为,写字古怪还让人效仿,这确实不可提倡。最后,让我再次赞美这位纯真朴实的书法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