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遥望日本

2011-01-01晓凡

鸭绿江 2011年6期

  晓凡,当代诗人。先当工人、小报编辑。后到辽宁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当代诗歌》、《当代作家评论》两杂志主编,省作协书记处书记、专职副主席;兼任省青联副主席、省政协委员。现为省作协顾问、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是省委、省政府评定的“辽宁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著有诗集《铁匠抒情曲》《小熊远征》《灿烂的青春》《树叶并不都是绿色的》《美的诱惑》《神马》《晓凡诗选》,长诗《生前死后》,散文集《裸体的日本》《随笔写天下》,诗论集《诗歌创作技巧问答》等。
  
  日本国的大地震及其次生灾害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毁于一旦。
  我密切注视海内外传媒对日本灾情的实时报道。我特别惦记一个人,一个偶然相识的日本人。
  那一年,我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在茨城县首府水户市郊访问一家蔬菜加工厂。准备登车返回驻地时,忽听背后有人用中国话说:“诸位先生是中国人吧?从北京来,还是从台北来?”
  回头一看,是一位中等身材、体魄健壮的男子,他身穿褐色工装,略显匆忙。
  “我们是从北京来的中国作家代表团……”
  “中国作家……我是在中国出生长大的,而且爱好文学,能在日本的小镇上见到中国作家,真是太荣幸了。我……我是不是太冒昧了?”他旋即用磕磕绊绊的日语同工厂主说了两句又转向我说,“我们老板破例批准我停下工作,同各位交谈几句,作家们能给我这个机会吗?”
  在日本商社里,老板把时间视为金钱,因此我对他敢于向老板请假的勇气挺赞赏,便说:“我们也高兴和你聊聊。”
  这个人性格很爽朗,快言快语:“我叫卜常仁,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出生在中国的日本人,去年从中国东北回到日本,在这儿干高温杀青这又苦又脏又累的活计。”他擦了擦额上的汗水。
  “不可以找份轻快点的工作吗?”
  “苦力活儿挣钱多呀!一小时能顶一个半,我有力气,缺钱,干这个合算……”
  “你经济上很困难吗?”
  “不困难。但是太缺钱了。”他继而解释说,“因为缺钱,家里没装电话,要找打工的地方,信息不灵通,少挣好多钱。厂里的员工个个都有小汽车,就我一个人是‘自行车族’,上下班路上费时间,周日外出打工更不方便,这又少挣一笔钱。最可气的是我有名有姓偏不叫,给我起个外号‘自行车’,也许他们并无恶意,可我总觉得很屈辱,心想:不管什么脏苦累活儿我都拼命干,攒笔钱,买台车,把那个冒穷气的外号扔得远远的……”
  这个卜常仁有志气、有血性,是条汉子,我们很想让他谈下去,可考虑到厂房里还有一大串苦活儿、累活儿、脏活儿等着他去干,只好同他告别了。
  卜常仁说:“咱们刚见面,这谈话还没开始,就分别,多遗憾。如果各位不嫌弃,能在我下班后到我家坐坐,我就更荣幸了。”
  他热情,真诚,会说话,会办事。我们当下应允:晚上造访卜常仁的家。
  我们到达卜宅时,卜家夫妇已经等候多时了。卜常仁的妻子叫秀子,也是出生在中国的日本人,比丈夫早一年回到日本。他们有一儿两女,女儿都在身边,儿子寄养在中国。拖家带口回到人生地不熟的日本国落脚谋生,其艰难困苦自不待言。卜常仁倒不在乎,而且很乐观。他说:
  “人生在世,总得在哪一点上占上风,尤其在日本这样的社会。比方说,有金钱,有权势,有名望,有技能……能占上一条,就吃香喝辣了。可我们,这些条一条也不占,怎么办?那就只能从自身肉体挖潜能。”他站起身,握紧拳,舒展双臂,让我们看看他的疙瘩肉,“赛力气,你能扛起二百斤,我能扛到二百八!比吃苦,在五六十度高温环境里干累活,他能坚持半小时,我一挺就是俩钟头。这样拼出命来干,还愁没钱赚?”
  我佩服他的志气,内心也不免酸楚,暗暗祝愿他能交好运气。
  秀子已经端来咖啡、点心和水果,我们谁也无心受用。
  卜常仁自我解嘲地笑笑:“没想到,在中国摔打出来的这身不怕苦不怕累的好筋骨,使我在日本派上了用场。在这儿,钱好挣,气难忍。有个心术不正的正式工,为躲避检查,硬把没洗净的青菜塞进我的菜缸里,还暗中去告密。厂长不知情,罚了我的钱。后来那家伙继续这么干,被我堵住了,人证俱在,我把他扭送到厂长那里去说理,厂长真诚地向我道歉,还处罚了那个懒家伙。我这人就是这么个脾气:可以吃亏,不能受气!”
  “他这人就是倔。”秀子插言道,“人家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咱们到这儿才几天,难免受人欺。我总劝他遇事忍着点儿。”
  “忍?我们遵守规矩,可是不能受欺负!”卜常仁的声音很低,很压抑,很有分量。
  我问:“今后有什么打算?”
  卜常仁开心地笑了:“看你们,连茶点都舍不得用,大概是被我哭穷吓住了。其实我并不缺钱装电话、买汽车,只是舍不得花。我想拼命干活赚钱,勒紧裤带攒钱,先盘下个能开夫妻店的小饭馆,挣了钱再扩大规模,到水户市区或别的城市去创建饭店。要是将来能在我亲手搭建的饭店里招待中国作家先生们,那真是高兴的事!”
  卜常仁依依不舍地和我们挥手告别。
  当我1988年、1994年两次重访日本时,都曾计划挤出时间去看看这个很有个性的卜常仁,终因日程太紧,未能如愿。
  石破天惊的日本地震海啸发生后,卜常仁从记忆深处向我走来。令人一见不忘的卜常仁,我确信你早已甩掉了那个含有歧视意味的外号,甚至建起了让你倾尽心力的饭店,但愿是建在远离震中的某个地方。你一定能够躲过地震海啸的大灾大难,苦命而有志气的人,应当一生平安!
  遥望日本,我默默地祝福……
  
  责任编辑 盖艳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