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经贸英语人才培训模式研究

2011-01-01石芸

职业时空 2011年2期

  摘要:从分析区域经济特点入手,在分析传统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指出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同时应注意以语言能力为核心,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突出实用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关键词:地方院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改革的深化,各行各业对外交流日益增加,越来越多求新求变的中国人需要了解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也有越来越多对中国悠久灿烂文化深感兴趣的外国友人前来观光。跨国公司也在稳定的改革开放政策吸引下纷纷落户中国。廊坊毗邻京津,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正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从2007年起,华为、富士康等IT企业先后在廊坊建厂;廊坊依托京津汽车产业培育壮大了一批汽车零部件企业,成为京津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同时,廊坊的会展业发展迅速。所有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作为沟通的桥梁。为适应廊坊经济的发展,廊坊市地方院校英语教育必须加大力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一、我国外语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理论课程的专和深,由此造成了学生知识面窄,应用能力较弱,适应性较差等现象,因此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期对外语人才的需要。从市场需求来看,英语专业人才由热变冷,也迫使高等学校转变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近年来,英语专业出现录取分数下降、报考人数减少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末的一次外语专业毕业生需求的问卷调查显示,国家部委、国有企业、外经贸公司、部队和教育部门对单一外语类毕业生的需求量已降至零,而希望外语专业本科生具有宽泛知识的则占了66%。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更是对多年外语专业教育敲响了一次警钟。因此,国家出台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小,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地方院校培养英语人才的对策
  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是重点,教学是中心,人才培养是核心。地方院校培养经贸英语人才一定要合理定位,不能一味求大、求全。那么如何合理定位呢?彭青龙(2006)认为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即精英型、大众型和混合型。精英型,即外语+文学的培养模式,该模式强调英语语言文学的学科特点,即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深厚的文学底蕴、广博的人文知识和一般的其他专业知识。换句话说,就是以文学、语言等专业课为主,其他专业知识课为辅,其专业应该被称为外文专业。精英型人才应该由重点外语院校和国内一流重点研究型综合大学来培养,其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大众型,即外语+其他专业的模式,强调英语专业技能和其他专业知识,淡化英语专业知识,尤其是文学、语言知识,其培养目标是面向市场的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该模式主要由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普通高校来承担培养任务,其外语专业的名称前,通常加上其他学科、专业的定语,如商务外语、经贸外语、金融外语等。第三种模式是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并存的混合型,即专业知识课程和其他专业知识课程平分秋色,既重视外语技能、专业知识,也重视与其他专业方向的复合。虽然在这一模式下,专业方向课程不及精英教育那么“文学性”或“高雅”,但它基本属于与语言、文学相关的课程。研究教学型的综合性大学是培养这一类别复合型人才的主力军。综合性大学可以利用其文科、理科的优势,培养学科交叉、融合和渗透的复合型人才,所培养的人才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相当厚实的文化底蕴和宽广的知识面。笔者认为,地方院校培养经贸英语人才应定位于培养大众型外语人才,立足于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培养既懂英语,又懂贸易的经贸英语实用型人才,也就是指具备和掌握了“英语”和“经贸”两种专业实用技能的人才。地方院校培养具备和掌握“经贸”和“英语”两种专业实用技能的人才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以语言能力为核心
  戴炜栋(1999)认为,在复合型外语教学中要突出“外语”的“核心”地位。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外语人才的安身立命之本。同时,在教学要求中要强调三个基点:①所有学生应参加该外语专业等级测试(如英语的四、八级考试);②学生毕业论文应提倡或规定以外语书写与答辩;③授课教材应选择外语编撰的教材(原版或自编),或应达到教材总数70%。
  2.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发挥地方大学的优势
  英语作为单一的交流工具,如果不能与其它专业相结合,是难以达到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的。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提出的新世纪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包括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大纲根据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明确英语专业必须开设的三大类课程: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英语专业技能课是指英语技能的综合训练课和单项训练课;英语专业知识是指有关英语语言文字、文学、文化方面的知识性课程;而相关专业知识指与英语专业有关联的其它专业知识课程。所以,地方院校除了开设基础英语课程外,还可以开设商务英语、外贸函电、经贸英语阅读、经贸英语翻译等用英语讲授的课程,同时还可以开设国际法、国际金融、国际保险与运输、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有特色的专业课。
  3.以应用能力为突破口,突出实用与即时性
  戴炜栋(1999)认为,在一定量的专业教学时数与学分值条件下,不可能将两种专业课程作简单相加式教学,必须有所取舍。有的学校进行多年实践后认为应以应用能力为抓手,适当削减专业理论课和史论课程,加强应用能力课程,特别是适当加强应用性专业的实用性、操作性课程,增加学生适应市场即时需求的能力。地方院校经贸英语专业的学生,应充分利用外贸实习基地去检验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三、地方院校经贸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通过对地方院校经贸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的分析和相应的对策研究,笔者认为:地方院校经贸英语人才培养应注重对英语语言能力和经贸专业及相关专业能力的培养,让经贸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会“两条腿走路”,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在实训基地和实习基地了解各种外贸单据制作及相关实务,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让其在实践中检验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方面,应重基础,加强英语技能的综合训练和单项训练。另外,还要加强英语语言文字、文学、文化方面的知识积累,毕业前应基本达到英语专业八级水平。在经贸专业及相关专业能力的培养方面,要宽口径,鼓励学生广泛涉猎经贸、金融、财会、财务管理等相关知识,鼓励学生参加“报关员”等从业资格考试。在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方面,地方院校应加强“外贸仿真实验室”等特色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合理、适时安排学生去实验室模拟训练和去诸如地方外贸公司实习。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自行或有组织地去实习基地实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戴炜栋.关于面向21世纪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J].外语界,1999,(4).
  [2]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 黄源深.21世纪的复合型英语人才[J].外语界,2001,(1).
  [4] 李静.关于普通高校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冷思考[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5] 彭青龙.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本色”还是“特色”[J].国际商务研究,2006,(2).
  [6] 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国外外语教学,2002,(2).
  [7] 周丽华.关于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1,(3):77.
  [8] 胡春芳.地方财经类院校经贸英语H型使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