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举国体制下的奥运金牌战略思考

2011-01-01王泂

职业时空 2011年2期

  摘要:举国体制下的奥运金牌战略的实施由来已久,分析现阶段奥运金牌战略与国家经济战略、素质教育、奥林匹克精神之间的关联,提出奥运金牌战略应当创新,要调整奥运战略目标,从而赋予举国体制新的内容,努力实现竞技体育的社会化,并努力探索教体结合的新路子。
  关键词:奥林匹克;金牌战略;举国体制;教体结合
  
  竞技体育的奥运会金牌通过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努力,从无到有、从少到多,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总数更是跃居史无前例的第一名。改革开放之初制定的奥运金牌战略是否适应现阶段国家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奥运战略思想的确立,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举国体制下的奥运金牌战略进行研究,意欲为制定新的奥运战略思想提供理论和决策参考。
  一、奥运金牌战略的历史背景与当今中国的时代特征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对“奥运战略”的逐渐重视,我国于1993年正式制定并通过了《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即为实现国家目的,调动和集中所有资源,由国家承担竞技体育的任务,对竞技体育实行以国家机构高度统一的管理体制。这项政策是符合我国当时国情的。这是因为当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需要用竞技体育来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无论是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还是在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以及在训练运动员中都可以培养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勇敢、顽强、坚毅的意志品质和优良的道德作风;其次由于当时国民经济基础薄弱,需要集中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推进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竞技体育的强盛,是“大国崛起”的重要标志之一;另外,长期以来的闭关自守,中国急切需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奥运精神的“重在参与”能很好地向世界表明中国愿意参与到世界任何事务中去,竞技体育活动不仅能够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建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更可以促进国际交流、促进相互理解,共创世界文明[1]。
  当今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特别是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给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冲击[2]。我国当前正处于这样一个战略“转折点”,因此,我国现阶段开放、竞争、协作、发展的社会特征,需要大力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速发展,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这才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和根本。
  二、奥运金牌战略的理性思考
  1.现阶段举国体制在实施奥运金牌战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对竞技体育投资巨大,且逐年上升,政府对奥运的投资所获回报率极低,且成材率不高。当前,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世界日新月异,据报道,20世纪初一项新技术发明,大约经过40年左右被淘汰,而80年代的一项技术经过3-5年就由新技术所代替。而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远远跟不上科技的发展速度,当前的运动训练大多还是使用老一套的“大运动量、大强度、长时间”的粗放型训练方法,新技术、新器材、新方法难以在广泛范围内推广。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教练员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从而使创新能力、高科技产品使用能力低。另一方面,科研成果的实用性较弱,往往是不懂运动训练的在搞体育科研,因为懂运动训练的不懂搞体育科研,从而使科研成果的迫切性、必要性、实用性被忽视,这样产生的科研成果必会被冷落、得不到应用。一些理论与学术研究不能直面竞技体育的实践、围绕大量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而展开,科研与实践在机制与体制上还存在分歧,缺乏畅通的中介,不能很好融合,科研成果被尊奉在象牙塔,从发表之日起就被束之高阁,实践第一线依然我行我素,奉经验为法宝[3]。运动员的文化素养普遍不高,有研究表明,专为运动员进行文化学习的运动技术学院,毕业运动员的学历与实际文化素质不符,文凭的含金量低。文化素质低、无一技之长的优秀运动员退役之后,他们将面对市场经济高度竞争的社会,没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必将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也将影响新一代人从事奥运事业[4]。有研究表明,在国家千岛湖训练基地调查时,全体运动员呼吁开展文化学习,他们普遍认为目前的文化教学体系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比较窄的专业面对于多数退役后没有机会做教练员的优秀运动员来说,用处不大[5]。
  2.奥运金牌战略与国家经济战略和素质教育不协调
  奥运战略之举国体制的核心是举全国之力办竞技体育。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只要能在奥运会上夺得更多的金牌,国家就成为了体育强国,国民的整体素质也就提高了。其实,体育强国与一个国家人均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拥有的体育场地与体育器材、消耗的体育经费相关联。社会的整体素质与个人的身心素质、社会道德水准、价值观、诚信指数相关联,它与奥运金牌并没有线性关系。我国的奥运金牌战略是一个独立的运动员培养体系,与广大青少年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并没有直接的联系。2006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公布了《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体质监测显示:成年人体质变差了,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金牌世界第一形成明显反差。只有下大力气抓好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工作,社会的整体素质才会发生质的改变,民族才能强盛,国民的体质才会增强。
  3.奥运金牌战略与奥林匹克精神不一致
  近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倡导者皮埃尔·德·顾拜旦,最初曾经想把竞技体育这场源于白人的游戏定位在文化教育领域。他主张“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引自《奥林匹克宪章》)。其宗旨意在通过开展没有任何歧视和符合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为建立一个和平、和谐、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主要是相互理解、友好、团结、协作和公平竞赛[6]。我国奥运战略目标是在奥运会上争金夺银,竞技体育主要成果——人的塑造和关照被忽视,在狭隘民族主义和商业主义垄断下,竞技体育基本丧失了文化教育本原,沦为政治工具和商业手段。国家花费巨大财力培养运动员和教练员不是从人本出发,而是将一批高度社会化和体育化的运动员强行退化为只具有表达运动技术水平的“生物符号”,而教练员则退化为勾描这些符号的“绘图员”。他们作为“人”的其他价值已经被彻底剔除[7]。因而与奥林匹克精神主张体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理念相冲突。
  4.奥运战略与世界体育发达国家的体育政策不一致
  世界各国都看到了体育的极端不协调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和隐患,中国的体育事业发展与东德有很多地方都曾有相似之处。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对东德体育兴衰引起极大的关注,并对我国现有的体育观念和体制产生诸多联想[7]。虽然奥运金牌多了,但我国青少年的身心素质反而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是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问题。反思前东德与前苏联采取的奥运政策,它们都曾是奥运会上的强者,更多的奥运会金牌并没有维护它们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三、新时期我国奥运战略构想
  1.奥运战略应当服从于国家的核心经济发展战略和素质教育战略,应当与奥林匹克精神保持一致,应当以推广奥林匹克运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作为战略目标。实现体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促进青少年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如果忽视体育自身所拥有的特质,贬低体育作为一种引人向善的、宣扬生命力的、积极主动的以及人类与生俱来的功能,就必将体育异化,将体育引向邪路[7]。
  
  2.应当以市场经济规律为导向,逐步实行体育人才培养的有偿服务和竞技体育的社会化,什么样的体育价值观必然要匹配什么样的体育体制,这是文化学理论反复强调的一条定律[8]。体育运动的目的,不是国家的荣誉,而是人的发展。再有效的举国体制,也只是一种体育事业的引子,终究要向全民体育和市场化的方向走。竞技体育的运行、运动员的培养、比赛的组织都应当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全社会办竞技体育的积极性,才能推动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奥林匹克的本原,促进国民经济和体育事业社会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3.探索一条教体结合的新路子,注重体育与教育、体育与文化的结合,将运动队的组织与训练交由高等学校去办,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和谐发展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有调查表明,许多领导和教练员认为竞技体育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回归教育大环境。从1913年至1954年,由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发起的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后更名为远东运动会),那时派出的运动员绝大多数是大学生,参加组织工作的也大多是大学的校长和教师。从第九届奥运会(1928年)开始直至第十四届和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大多来自大专院校,是清一色的业余运动员。20世纪末,奥林匹克出现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危机,再次提醒奥林匹克人要回归奥林匹克教育的本原。奥林匹克教育的主体是青年,当我们讲“体育运动属于世界青年,青年世界拥有体育运动”这个命题的时候,就意味着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奥林匹克应该是难以割舍的一部分,奥林匹克运动既是实施教育的有效手段,也是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6]。教育与体育分裂的后果是两败俱伤,在体育被挤出教育的时代,西方人的身心在宗教神学的泥淖里挣扎了一千多年,而东方则在儒教的怀抱里最终完成了“东亚病夫”的塑型。近代奥林匹克的勃兴恰恰是打着“文艺复兴”的旗帜,乘近代教育兴起的潮流而繁荣于世的[9]。
  参考文献:
  [1] 戴俊,李旭天,张兵.论和谐社会构建体育的价值[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6):34-35.
  [2] 金国祥.大众体育与和谐社会的融合[N].中国体育报,2005-05-31.
  [3] 熊文,朱咏贤.竞技体育之人文社会学研究的若干反思[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6):15-17.
  [4] 何振梁.奥林匹克精神及本质[J].体育文史,1996,(5):5-6.
  [5] 王揖涛.关于21世纪我国竞技体育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对策的研究—兼论构建我国优秀运动员多元文化教育体系问题[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3):1-5.
  [6] 卢元镇.奥林匹克运动与当代高等教育[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4):1-5.
  [7] 卢元镇,马廉祯.观念与体制相互依攀的怪圈——东德体育教训之五[J].体育文化导刊,2005,(10):54-56.
  [8] 张翠苹.我国竞技体育呼唤人文素质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4):442-444.
  [9] 孙葆丽.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4):436-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