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高校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的对策研究
2011-01-01肖亚军陈丽羽
职业时空 2011年2期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内部审计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当前,高校内审工作监督机制方面存在环境欠佳、执行不力、风险加大、手段滞后等问题,为此,高校审计监督管理需要进一步强化。
关键词:高校审计;监督机制;对策研究
一、高校内部审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的环境欠佳,工作缺乏独立性。高校领导层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审计工作更多关注的是内审监督职能,认为审计就是查账,忽略了内部审计的管理、服务和建设职能,加之内部审计受组织体制、审计技术、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监督职能弱化,服务、建设职能难以发挥。高校审计没有建立相应的内部审计评价体系和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工作的监督力度。首先,高校内部审计环境欠佳,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作为高校的职能部门,和其它职能部门一起在学校领导层下工作,在客观上审计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领导意志的左右;其次,审计人员组织人事关系隶属于学校,工资、奖金、职务升迁等受到学校的制约、牵制;再次,审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同处于一个学校中,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人情网,这些都会影响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工作独立性。
2.高校内部审计和监督执行不力。由于高校内部审计的强制性和独立性不如社会审计,因此,作为被审计部门对于高校的审计建议不太重视,加上高校领导对审计部门任务布置得多,对审计报告的结果督促和落实得少,审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都属于学校的同级部门,平常工作和生活上都有着联系,审计部门也会在领导不追问情况下,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尽量少得罪人,不会督促审计处理或审计建议的落实。因此,在现有的高校审计体制下,内部审计的成果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监督执行不力。
3.高校内部审计的审计风险加大。随着高校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审计的对象复杂多样化使高校审计风险日益加大,主要表现在:(1)内部控制风险。科学的审计制度有助于内部审计部门强化审计管理意识,合理确定审计目标,提高审计报告质量,将审计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但目前高校审计部门缺乏健全和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内部管理薄弱。(2)审计建议风险。现代审计职能除了查错防弊,更多的是为高校领导层提供审计建议。审计部门提供的意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被审计人以后的任用、提拔,如果提供的意见失误,就会误导领导决策,造成审计风险。(3)信息环境审计风险。随着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发展,内部控制的范围和重点发生了变化,财务的无纸化和电脑操作的不留痕迹形成了财务数据风险,计算机舞弊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造成的危害和损失较大,计算机病毒、黑客的入侵,内部人员对数据的非法篡改和破坏等,都会增加审计风险。
4.高校审计监督手段滞后。目前,一些高校审计仍以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方法为主,以查错防弊为审计目的,不重视高校整体管理和效益情况的分析,内审人员风险观念淡薄,监督手段滞后,导致审计效果低、范围窄、深度不够。随着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审计任务,传统的审计技术无法实现高效率的审计。高校审计工作还未迅速上升到现代化审计层面上来,计算机审计技术较少采用,效率较低,如果不能及时完善和发展现有的审计监督手段,就会影响整个高校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加大审计职业风险。[1]
5.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缺乏工作责任心。(1)审计人员结构不合理。目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普遍存在年龄与职称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大多数审计人员由财务转入审计岗位,专业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以财会、经济专业为主,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审计业务复杂化的特点。新形势下,高校审计工作的项目和内容都在不断扩充,审计工作涉及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基建工程审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等审计项目。如果审计队伍知识结构单一,势必造成审计判断失误、审计报告失实等后果,从而引发审计风险,降低内部审计工作质量。(2)审计人员责任心不强。审计人员只有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责任心,才能从复杂的审计工作中作出准确的判断,形成真实、科学的审计结论。由于一些高校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视不够,导致审计人员缺乏工作责任感,审计报告流于形式。另外,受高校内部各种关系影响,审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不便于说实话、说真话,一些违规违纪行为没有被完全揭露出来,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个人品质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的质量。
二、强化高校审计监督管理的对策
1.加强高校审计内部环境建设。内部环境的建设决定着审计工作开展的顺利与否,高校要建立良好的内部法律法规环境,制定内部审计工作规范,通过开展审计法规宣传,让各部门和广大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争取到各职能部门的配合和支持,自觉地接受审计监督。审计工作牵涉面广,审计部门要对错综复杂的情况具体分析,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营造和谐的内部环境,使审计工作顺利进行。[2]
2.优化审计人员队伍结构。新形势下审计工作对审计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要关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首先,要造就一支政策理论高、作风过硬的审计队伍,审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敢于坚持原则,促进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要优化审计人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培养既熟悉审计业务,又懂得经济、法律、工程管理和计算机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整体素质。再次,要优化审计人员队伍的能力结构,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行业能力,从容应对高校审计工作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适应现代审计的要求。
3.健全内部控制机制。高校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准则》、《教育系统基建、修缮工程项目审计实施办法》等建立高校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对学校各单位的财务收支、基建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等实施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各单位财务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堵塞基建维修工程项目中的漏洞,纠正违法违纪现象,提出正确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发挥好审计的经济卫士作用。
4.强化审计监督执行力度。高校要定期对审计意见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建立审计结果问责制,学校要对被审单位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问责,违规现象严重的要进行惩处,对干部由于违法违纪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要提交校长办公会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被审单位要根据审计建议提出整改方案,校长办公室和审计部门要督促其限期纠正,并在规定时间内对其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整改方案落到实处,对于多次督促仍不整改或整改工作不到位的,要及时向学校报告,强化审计监督执行力度,确保审计结果的有效利用,提高审计工作质量。[3]
5.创新审计技术和方法。信息技术是现代审计的主要手段,当前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内部控制对传统的审计方法提出了挑战,在高校内部实行现代审计是一项全新的工作。
三、结语
高校审计现代化进程中,要不断完善内部审计技术平台,加快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为审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首先,高校要加大对审计信息平台的资金投入,购买适用的审计软件,加强对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利用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迅速形成审计资料和证据,做出审计结论。其次,信息环境下,高校可以结合计算机运用先进的审计技术,通过完善统计抽样、内控测试、风险评估等审计方法,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再次,高校要积极利用学校互联网和财务网络,实现全校日常财会业务的在线监督,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推进高校审计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颜日娟.高校内部审计风险诱发因素及防范对策[J].会计之友,2006,(4):49-50.
[2] 赵建平.构建高校廉政建设的审计监督机制[J].中国审计,2007,(12):56-57.
[3] 刘夜.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分析及防范[J].事业财会,2006,(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