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插图失误举隅
2010-12-31钱彦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0年7期
课文插图与课文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直观、最简便的教学工具,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文章的直观性、形象性,有利于语文的教与学。但不能否认,有些插图违背了作者的原意,图文不统一、不对路,存在着一定的瑕疵。现试举三个例子以辨析。
一、画蛇添足——引起学生误解
苏教版第三册《识字》围绕“金秋”介绍了秋天的景物,并配有一幅金秋美景图,意在帮助学生认识秋天的景物。然而在此课的插图中却有两枝荷花:一枝含苞欲放,一枝粉红娇艳。教学实践中学生也往往受此插图影响,以为荷花是秋天的景物。
据考究,荷花6月上旬始花,6月下旬至8月上旬盛花,9月中旬末花,是夏天的景物。虽然秋季我们也能看到荷花,但《识字》学习的是秋天的景物,教学对象又是低年级学生,此处却画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否画蛇添足,反有误导之嫌呢?笔者建议,此处可画一两枝凋谢的荷花,或者索性不画,更为恰当。
二、顾此失彼——削弱人物形象
苏教版第七册《古诗两首》中《小儿垂钓》的插图描绘了一个调皮可爱的乡村少年,梳着整齐的头发,扎着两个发髻坐在草丛中垂钓。学生在结合插图理解诗意的时候产生疑问——“蓬头”的意思是什么?是“梳着整齐的发髻”,还是“乱蓬蓬的头发”?
读读诗文,再看看插图,首句中“蓬头稚子学垂纶”的“蓬头”与插图明显不符。对此,教者翻阅了教学参考书以及《唐宋诗词鉴赏》《白居易诗词选》等,以上对该词的解释均为“乱蓬蓬的头发”,诗人胡令能也恰是通过“蓬头”从其外貌刻画小孩幼稚顽皮、天真可爱的形象。可插图中怎么就变成了梳得整整齐齐的两个发髻呢?身为江苏教育学院美术系教授和系主任的张广才先生不可能不考虑啊!笔者大胆推测,他或许是出于艺术追求,有意识地想将画面画得漂亮一些,可美是美了,却顾此失彼——缺乏“蓬头”所传达出来的孩子率直天真的感觉,也就削弱了人物形象。
三、南辕北辙一降低艺术表现力
人教版第十二册《卖火柴的小女孩》配有这么一张插图:雪夜,披着金发、赤着双脚的小女孩独坐墙角,目光呆滞,面容凄凉;她的右手捏着一把正在燃烧的火柴,火光强烈;火光中显现幻象——奶奶搂着小女孩,正在高飞。根据课文内容,这幅彩图表现的是课文中小女孩第五次擦燃火柴时的情景。
那么,此时小女孩的神情是怎样的呢7课文中这样描写:“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显然,直至冻死——意识消失前,小女孩的内心仍然是“快乐”“幸福”的。她的这种心情一定洋溢在面部,以致冻死后仍然“两腮通红”,“微笑”凝固在了嘴角。可再看彩图,除了怅然、凄凉、木然,小女孩的眼睛、脸庞、嘴角,哪见一丝笑意呢?
应该指出,课文中悉心描写的小女孩的“快乐”“微笑”“幸福”,实则是小女孩“死了”鲜明、强烈的反衬。作者用这种“以乐衬哀”的反衬手法,正是描写艺术的匠心之处,让文章更为震撼人心、催人泪下。而插图中小女孩木讷的表情,显然违背了作者的初衷,与文章表达的意思南辕北辙,作为课文有机部分的插图出现这样的错误,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削弱了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插图是课文的有机部分,插图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因此,编者在编选课文时一定要宁缺毋滥,从严定夺;教者在教有插图的课文时,也要细心研究、揣摩,既要备文,也要备图,把插图当做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心小学 2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