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有新的发现
2010-12-31赖正清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0年7期
“教师真要想专业成长,就当抱着‘总会有新发现’的意念去细细品读每一篇课文。每有新发现,就会有解题成功的愉悦。”这是特级教师赖正清研读教材的真切体会。本刊从本期开始,特开辟“文本新解”栏目,邀赖老师撰写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听名师上课,经常会有眼睛一亮的时候。如《晏子使楚》,对课文最后一句话“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一般理解就是楚王尊重晏子。但窦桂梅老师却上出了新意:楚王表面上尊重的是晏子,其实背后是因为“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课文开头语),否则,得不到真正的尊重。文言短文(杨氏之子>中写到杨氏子“甚聪惠”,教材已注释:惠同“慧”,智慧的意思。可于永正老师还是从“惠”发现了杨氏子的仁爱、善良、温和,有教养,引出了对“未闻”说法的理解。早些年,王崧舟老师教《草船借箭》,以诸葛亮仅有的一次“笑着说”的“笑”做文章,引出了诸葛亮对鲁肃、曹操、周瑜以及自己的不同的笑,体现其知人知天的品格。
但是,“家常”语文课,是不太会有这种新发现的。教师一般以教参为据,认为教参总比自己高明,将教参的发现搬过来足矣,而不去“自尝梨子味道”,这实在有些可惜。教师真要想专业成长,就当抱着“总会有新发现”的意念,去细细品读每一篇课文。每有新发现,就会有解题成功的愉悦。这是一条“捷径”——每次成长一点点,十年成长一大截。
单元编排可以有新发现。现行的教材一般都是按人文主题组织单元的,尽管人文内容是主线,但编者还是会考虑从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角度,苦心孤诣地选择合适的文本进入教材。从单元的角度去解读,就会发现本单元几篇课文的共同要素和个性特点。
主题思想可以有新发现。作家写文章是供社会阅读的,除了儿童读物,一般都是成人的眼光,成人的感情。面对小学生,就要考虑孩子的感受,用儿童的视角去观照课文。鲁迅就不全是骨头硬,更多的是心肠软,心眼好:詹天佑不侧重于“爱国”,而应侧重于“杰出”;<夸父追日)更要关注夸父行为的夸张和传说的神奇,而不必挖掘他“不畏艰险追求光明”:《赵州桥》更要关注它的“创举”;《学会看病》是儿子和“我”都学会了看病——“我”心太软。
语言特色可以有新发现。转换一下视角,解剖一下课题,抓住一项要素,品析重复语句,总会发现课文表达的新意。四上(母鸡>的作者老舍,前说讨厌母鸡,后说“不敢再讨厌”,明显的先抑后扬。母鸡会不高兴:你后面夸我是辛苦、慈爱、勇敢、负责的母亲,前面的“我”不也有这样的四个特点吗?为何前倨后恭呢?
教学思路可以有新发现。以前有一篇老课文叫《老水牛爷爷》,作家竣青的文路就是“老(年纪大)→水(水性好)→牛(耿直,牛脾气)→爷爷(辈分最大,受人尊敬)”,这也可以成为教学思路。而现行教材六下《我最好的老师》正好可以倒过来作为教学思路:我←最←“坏”(?)←好的←老师。
语文训练、板书设计都可以有新发现,教材的白璧微瑕也会被发现。如六上(山中访友>,课文对原文作了较大的改动,既保留了原文的风格,又比原文更严谨、更流畅。但完美无止境,有三四处还可再推敲。六下《桃花心木》也有五处需要修改。
霜草中发现了新绿。翠绿中发现了花芽,大漠中发现了珠玉,人海中发现了知音。去发现吧,为了教材解读,为了专业成长。
(浙江省龙游县教育局教研窒 3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