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会展旅游产业发展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2010-12-31杨海丽尹广娜盖雅明

职业时空 2010年11期

  摘要:结合廊坊会展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分析了会展旅游产业所需专业人才的现状,指出高职高专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并从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培养途径与教学实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会展旅游产业;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一、廊坊会展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近年来,廊坊市委、市政府把发展会展旅游业作为加快廊坊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依靠廊坊独特的“京津走廊”优势,并借鉴世界上其它国家扶植会展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的经验,在硬件设施和政策法规等软件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并放在了优先发展的地位。特别是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将会展旅游作为全市大力发展的六大主导产业之一,倾力打造会展旅游名城。为今后会展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年一度的“5·18经贸洽谈会”,已成为廊坊会展旅游业发展的龙头。特别是从2010年起,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由国家商务部与河北省政府共同主办,正式升格为国家级展会。这对于进一步加速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促进环渤海各省市合作及廊坊地区旅游会展业的发展、提升环渤海地区整体开放水平,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更为世界范围的客商搭建了会商洽谈的崭新服务平台。展会的成功举办也带动了廊坊各行各业的经济增长,更带动了河北省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
  到目前为止,廊坊市有专业性会展场馆12所,有国际标准展位约5000多个,其中1万平方米以上的场馆4个,这些场馆使廊坊的展馆设施走在了河北省的前列,也进入了全国大型展馆的行列,这也为廊坊市会展旅游业今后更好、更快地发展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随着会展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专业人才就有了极大的需求空间。培养专业人才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其综合素质,而外语水平的提高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廊坊市各大院校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面对今后会展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必须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努力培养出一大批既懂外语又熟悉商务、对外贸易、旅游、涉外事务等知识的外语专业人才,以适应会展旅游业的发展需求,使他们能够担负起宣传河北、推介廊坊的任务。
  二、专业人才与培养现状的分析
  会展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就业。在会展旅游业发展迅速的这一时期,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既充满了机遇,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与困难。从整体来讲,外语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会展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这将成为制约会展旅游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第一,加入WTO对我国旅游业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最大的挑战就是对人才培养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精通外语、熟悉世贸规则、懂得经营管理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对人才规格与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将是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高专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第二,国家旅游局确立的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由亚洲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的目标。强国需要强才,强才需要一流的教育质量来加以保证。强国的目标,一方面为外语专业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另一方面对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发展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如何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提高专业人才素质、培养会展旅游行业紧缺人才也就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
  第三,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师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制约外语专业人才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师资质量为基础的。现在外语类院校中的大多数专业教师既没有受过系统的旅游专业方面的培训,也没有经过旅游实践的锻炼,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比较差,照本宣科的现象非常普遍。由于师资队伍、教材建设、实习基地与教学实践等因素的原因,使得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没能得到根本的提升。
  第四,旅游人才尤其是精通外语的会展旅游人才一方面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旅游从业人员的学历也普遍偏低。目前全国旅游业从业人员600万人,实际需要专业旅游人才800万以上;市场需求的缺口很大,尤其是既懂外语又懂会展旅游业务的导游、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者等专业人才缺口更大。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对全国导游人员人力资源状况调查数据显示:从专业结构来看,在全国已获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的19.7万人中,中文类导游人员占34.9%,学外语类专业的人员仅占12.l%。从学历结构来看,导游队伍中高中、中职、中专学历者占47.6%,大专学历者占38.6%。外语类导游人员的学历比中文导游员稍高一些,但大专及以下学历仍占52%。由于英语使用的普遍性,以及目前外语导游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会展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需求,因此,会展旅游业需要大批外语专业人才。
  第五,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一是培养目标市场定位不够准确准,普遍存在着高职高专(专科)教育是“浓缩版本科教育”的现象。很多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过高,课程设置过于宽泛,与社会需求关联不够紧密,没能以就业为导向,导致有的毕业生对会展旅游方面的技能不强,对具体层面的工作也不能胜任。二是现有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具有会展旅游专业知识的教师与实习指导老师数量不足,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三是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滞后。现有的教育模式基本上沿袭了几十年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方法,因此外语专业人才的教育存在着教师与行业实践距离拉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低的问题,使毕业生无法很快适应市场的需求,人才供应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探讨
  (一)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
  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即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学校属地的会展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设置专业,将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的趋势作为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的依据。
  根据廊坊市旅游局的发展规划,在未来几年中,廊坊会展旅游业的收入要实现翻番,在各旅行社、旅游景点、展馆及酒店等单位从业的人数也将大量增加。特别是在“5·18经贸洽谈会”升格为国家级展会后,众多外资项目落户廊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世界范围内的客商来廊坊会商洽谈,因此,人才市场对具有较强的外语表达能力,又熟悉旅游会展知识且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潜力非常大。
  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现有专接本和高职高专两个层次的学生。开设英语、商务英语等专业,目前正在积极筹备申报旅游英语专业一本。经过对市场与社会需求的调研,我校英语专业也从原来对学生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培养转向了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最终目标。因此,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就定位于培养专科层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了解一定的旅游经济规律和旅游法规,熟悉会展旅游业务,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能以英语为工具从事旅游工作,面向旅游第一线的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因此,学生毕业后就可以去旅游一线从事导游、旅行社管理、旅游景点的管理与涉外翻译兼秘书等基层工作。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课程设置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过程,包括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的调整与新课程的开设,需要密切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课程结构则是课程的组织与流程,反映教学的框架与进程。
  
  根据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制定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体系。即将所有课程分为四大部分:公共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英语专业课程、综合技能课程。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分别在第四学期末、第五学期末安排学生短期实习与实训,并在第六学期组织学生去相关旅行社和涉外企业进行为期6周的毕业实习。
  和兄弟院校相比,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设计比较合理,符合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课程体系同时也体现了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培养,并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落实到了相关的教学环节;实践课程相对比较突出,我们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开设了剑桥商务英语、托业证书教程、旅游英语、涉外礼仪等实用性强的课程,引导学生考取不同级别的国内及国际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如,要求学生毕业时努力考取英语专业四级、专业八级证书、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证书和全国导游资格证书等,这些证书既能证明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又能增加学生就业的含金量,这对高职高专教育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促进;同时我们还鼓励学生考取跨行业的职业技能证书,为自己的就业提供多方位的选择。
  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类职业的能力,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上手过程快。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校英语专业已逐渐形成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并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专业教学模式。这个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
  首先,及时掌握廊坊会展旅游行业的发展情况。这主要包括会展游旅行业的发展前景,旅游企业的发展水平、数量与需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旅游一线对旅游英语管理人员的需求以及对学生个体需求等项情况,作为制定培养计划与教学模式的重要依据。
  其次,通过调查与走访,分析会展旅游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明确如何培养学生从事会展旅游职业所需的综合能力。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调整更能满足市场对外语专业人才需求的教学模式,组织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
  再次,加强与廊坊地方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拓宽空间。
  (三)培养途径与教学实践
  1.教学模式的调整。针对英语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几年来我们不断调整教学计划,相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满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就业的需要。具体包括课堂实践、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三个方面:(1)课堂实践。以听、说、读、写、译为训练目标的外语课,本质上就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采用的教学原则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听、说、读、写、译的多项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后任务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然后进行课堂讨论、小组演示、旅游景观与展馆介绍中英文模拟讲解训练等项教学实践,效果非常显著。(2)校内实训。利用每学期末的教学实践周,结合多媒体和语音实验室等方式给学生进行商务实训、礼仪讲解与展示,参观校内办公室与办公设备,开设多项证书课程,学生感觉收获很大,也很直观,通过模拟的一些场景加强了他们的认知,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此外,有人数众多外语专业学生参加的英语角、英语风采大赛等活动也将学生的英语学习从第一课堂延伸到了第二课堂,从而提高了英语学习的兴趣与广泛性。(3)校外实践。自廊坊市举办“5·18”经贸洽谈会以来,每年我校都选派相当数量的学生作为志愿者为“5·l8”提供外事服务。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开阔了眼界,向社会推介了自己,同时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所在,明白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利用寒、暑假到旅行社实习,并由指导老师加强沟通与指导。外语专业有时也承接一些资料翻译任务,组织有条件的学生参与翻译实践。学生的业务能力通过这些实践得以改善、提高。
  2.实习基地的开辟。校外实习基地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与保障。英语专业充分挖掘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已经与廊坊市会展中心、旅游局、教育局、商务局、廊坊市春光旅行社、新世纪旅行社、康辉旅行社等单位加强联系,为学生开辟了多个实习基地,并在第五学期末、第六学期安排学生进行实习。这些单位一方面可以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外语专业师生提供了一个与外界交流的平台。通过校内的理论学习与校外的实习培训相互结合,学生不仅得到了综合训练与培养,也促进了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3.行业专家的指导。为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我们拟聘请廊坊市知名旅行社的从业人员和旅游局的专业人士为顾问。这些外请顾问专家,将定期来我校进行考察,结合行业的经验和发展、廊坊会展旅游业的前景,商讨外语专业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协调学生的校外实习,并指导学生就业。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与社会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与能力要求相吻合,少走弯路,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培养出廊坊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四)教师队伍的建设
  培养合格的外语专业人才,教师队伍非常关键。过去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改革与专业素质的提升,建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加强高校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鼓励教师赴企业调研、实习、兼职工作,以便更具体地了解社会对会展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开阔视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深化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有吸引力和实用性,同时还可以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从社会或旅游企业招聘专业人才,增加会展旅游英语兼职教师的比例,充实教学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这些兼职教师可以把行业中的新发展、新形式、新需求带进课堂,配合教学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和技能培训。会展旅游经济是一个新的领域,在职英语教师有计划地定期参加有关会展旅游经济的学习和培训,可以很快提高专业水平,更好地促进教学,培养出更多能服务于廊坊会展旅游业,满足社会需求的外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常叔杰,周军,周春荣.关于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04,(3).
  [2] 伏六明.创新会展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浅探[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5) .
  [3] 姜希星,王鹏.高等职业院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学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6,(5) .
  [4] 刘雪,孔永生,胡玲玲,高峰.廊坊市旅游发展构想[J].经济论坛,2005,(17).
  [5] 刘筱秋.实践与思考:中国旅游业散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6] 首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