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学生管理中隐性教育功能的发挥

2010-12-31王恒平

职业时空 2010年11期

  摘要:随着新形势下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已成为高校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从隐性教育特点和对高校学生管理的作用出发,探索提升高校学生管理中隐性教育效益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隐性教育;功能
  
  隐性教育是指管理者按照一定的社会目的和要求,通过潜藏的教育性因素间接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和个性进行渗透,影响其活动的手段和方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适应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和高校学生管理特点,充分发挥好隐性教育功能,潜移默化地改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起到恒久的教育管理作用,是需要高校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隐性教育的基本特点
  隐性教育最初是美国教育学家、社会学家菲利普·W·杰克逊,以“隐性课程”一词1968年首次提出的,是与显性教育相对的一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它利用环境熏陶、组织管理、实践活动、人格影响等,按照预定的计划和目标,为受教育者特意创设一定的环境和氛围,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把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观念,自觉地指导自己的言行。隐性教育具有目的的潜隐性、内容的渗透性、效果的持久性、影响的深刻性四个特点。
  1.目的的潜隐性
  隐性教育往往巧妙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目的隐藏在高校各项活动以及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中,通过对高校学生兴趣的激发,对学生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管理目标实现。隐性教育不仅广泛地潜伏在高校学生各项有目的活动之中,而且广泛地隐含在一切教育环境的体制与气氛之中,存在于教学、管理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教师的思想、人格,还是演讲、辩论、社团活动等,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学生在“无形”的“氛围”熏陶下,潜移默化接受影响,达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目的。
  2.内容的渗透性
  隐性教育通常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高校管理的要求,通过制度规范、文化娱乐等方式渗透到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为高校学生的日常活动提供价值指导和动机需要,使他们在循序渐进、寓教于乐的无形引导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传统的显性教育目标明确,多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共场所,有系统有组织地进行,多在短期内向学生灌输管理者的观点,以期达到迅速教育管理学生的目的。而隐性教育则采用渗透式,讲究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潜移默化、慢慢渗透,利用一些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启迪和引导,使高校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这种作用往往是通过无意识对受管理者进行渗透的。
  3.效果的持久性
  隐性教育对高校学生的影响是无意识、潜移默化的,其教育的过程更加自然和谐,主要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影响学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这一活动、接受这一思想,教育的效果往往是显性教育所不能达到的。隐性教育能够有效地削弱高校学生的心理防御功能,使高校学生在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中形成一种无意识的接受行为。这种状态下的管理效果比显性教育载体单向灌输或说教形成的记忆要稳固得多,管理的效果也就更容易得到巩固和保持长久。
  4.影响的深刻性
  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或成熟,必须通过心灵的特殊体验和领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理念,约束学生行为。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隐性教育正是迎合了这一特点,学生在接受隐性教育时虽然有认知的参与,但更多是情感、态度、价值、兴趣等非认知心理的参与,是学生内心的一种体悟结果;隐性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往往不仅仅是停留在认知的层面,而是内化为学生情感、意志、人格、价值观等深层次的道德品质与素养中,其影响非常持久和深刻,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二、隐性教育对高校学生管理的主要作用
  目前,高校学生主体多为“90”后青年,他们富有朝气,爱好广泛,求新求变,价值取向更加多样、开放;对人生设计更加务实,关心家庭、关心时事、关心周围环境,尤其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法纪意识较强,追求平等互利;思维活跃,爱憎分明,主体意识强烈,乐于表现自己,反复性较大;好奇心强,容易被外在热点吸引,极易受到社会商业、流行文化影响,认知能力相对较低。隐性教育作为集教育与管理功能于一体的教育方式,与高校学生特点具有明确的契合性,表现出不同于传统显性教育的显著功能。
  1.政治导向功能
  隐性教育的作用重在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它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引导作用和相当强的约束作用,这种引导和约束作为内在的心理力量在学生中起着自我调适、自我管理的作用,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正面的信息可以作为丰富的精神营养促进高校学生进步,反面的则可能引诱高校学生走向消极落后。高校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定型阶段,对信息的辨别判断、接收选择能力还不太成熟,比较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通过在校园内设置有纪念意义的雕塑、催人积极向上的艺术文化、历史名人、绘画作品等方式,潜移默化教育广大高校学生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情感激励功能
  隐性教育从高校学生的心理出发,把高校学生满足对核心价值的精神追求与自我完善的心理需求结合起来,注重人文关怀、实施情感渗透,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自我调节的能力。隐性教育发挥育人功能的过程往往是以学生的非认知心理的启动开始的,是学生态度体验、情感体验的过程。管理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被管理者所接受,就越是能转化成被管理者自己的内心要求。尤其是学校领导踏实,求真务实的作风和风格,教师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品行,端庄优雅的仪表等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耳濡目染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起着隐性的道德教育功能,激发学生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通过升国旗仪式、演唱革命歌曲和组织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等,能够有效地沟通高校师生的思想情感,融合师生的理想信念,从而培养高校学生对高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达到高校学生管理的预期目的。
  3.行为约束功能
  高校的物质环境、制度设置、师生交往等都渗透着高校的道德要求与教育意志,是一个有情感色彩的具体生动的教育环境。通过暗示、舆论等特殊机制对高校学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学生自己认知、辨别、思考、感悟的过程,是学生自我锻炼、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的过程,使其主动地接受外部影响,有效地促使高校学生产生自我约束。特别是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参加生产劳动、社区服务、军训等多种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丰富情感,磨练意志,形成信念,形成巩固的行为习惯,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自律能力不断增强,管理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4.人格塑造功能
  人格是一切品质的总和,它包括人的道德,思想和政治品质等。人格形成一般都要经过内化和外化两个阶段。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并非只是显性教育的结果,更多的是靠隐性的学习,人格成长所依赖的条件只有通过隐性渗透教育才能发挥作用。教育者把培养目标和培养意向通过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隐性教育反映出来,并将其内化在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思维和行为之中,在这种动态发展过程中塑造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人格。
  三、提升高校学生管理中隐性教育效益的途径方法
  1.加强管理者自身建设,提高隐性教育的带动力
  
  管理者是隐性教育的主导者和实施者。他们既要言传又要身教,其自身的知识能力素质、人格性格影响力与开拓创新能力,与隐性教育功能能否充分发挥息息相关,是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的。当代高校学生具有追求公平公正、自我意识强烈、爱憎分明又敢于表达的特点,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开展隐性教育,提高管理者自身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管理者必须切实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政治、思想、道德、专业素质,以自己的人格形象、思想品德、精神境界、知识底蕴、治学态度、行为习惯、教学艺术等去影响教育对象,使其心悦诚服并在自然而然中受到感化,自觉模仿。特别是管理者应当尊重、关心、爱护学生,建立一种学术上平等、思想上坦诚、生活上关心体贴、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
  2.优化管理环境建设,增强隐性教育的渗透力
  高校学生作为感知力强、接受范围广泛的一代。环境影响对其成长进步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要注重隐性教育环境的建立,主要在于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培育高尚的文化环境、营造和谐的心态环境等。校园环境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具有重要育人功能。管理者应当在净化、绿化、美化环境的基础上,按照教育的预期目标,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成长需要,整体规划、精心设计、合理布局,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机渗透到学校物质环境之中。例如,可以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建筑、特殊意义命名的花园和林荫道、校园宣传橱窗和板报、校园雕塑以及悬挂的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等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所要传递的情感、信念,增强隐性教育渗透力。
  3.加强网络传媒管理建设,提升隐性教育的吸引力
  当今高校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的网络知识和网络技能,网络和校园传媒成为高校学生隐性教育的关键载体和重要平台。管理者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占领网络阵地,可以通过学习、就业、交友、心理咨询、网上对话、网上调查、网上论坛等大学生感兴趣的、能切实为学生服务的形式来吸引和凝聚大学生,使网络成为沟通校方和师生关系的桥梁与平台,成为师生交流思考的通道,成为传播信息和知识、引导舆论对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因此,我们要格外关注网络隐性教育的开展,不断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网络安全建设和网络信息素养培育,构筑安全、合理、科学、有效的网络隐性教育平台。
  参考文献:
  [1] 鹿晓红.论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
  [2] 王亭.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王海燕.大学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J].沈阳教育教育学院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