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做好老龄工作 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2010-12-31王亚丽
经济师 2010年9期
摘 要:文章指出我国已开始步入老龄化国家,做好老龄工作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重要,要切实解决老龄群体的实际问题。发挥老年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老龄工作 和谐社会 积极作用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287—0l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并且已步入了老龄化的国家。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亿多,而且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很快,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这就是要做好老龄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老年人的积极作用,解决老年人的实际困难,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老年人能够享有经济和社会建设取得的成果。
一、和谐社会是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
1.共建共享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公平正义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决和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极大地丰富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为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奠定物质基础;共同富裕就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全体人民共同共享有社会物质财富。老年人是社会成员中的一部分,他们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辛勤劳动了一生,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了基础。让退出工作岗位的老年人与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果是公平和正义的体现。
2.共建共享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胡锦涛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才能使这一宏伟目标变成现实;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才能使和谐社会建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老年人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但是他们有着丰富的阅历,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实行前后的深刻变化有着切身的体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以及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衷心拥护。有不少老同志在曾经从事的领域中有着很深的造诣,而且他们在家庭中是重要的成员,发挥老年人的积极作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好家庭和代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共建共享符合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的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国1亿多老龄人口是全体人民中的一部分,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生理和心理上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也越来越需要社会的关注。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方面、饮食营养方面、防寒降温方面、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社交活动方面、环境安全方面、医疗保健方面、扶助护理等方面都应享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果。
二、构建和谐社会要切实敞好老龄工作
1.充分认识做好老龄工作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大幅度提高;加之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出生率下降,使得老龄人口的比例迅速上升。在世界“银发浪潮中”,我国还有着未富先老的特点,这一现实对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实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对构建和谐社会既是压力,又赋予了一个重要的内涵。我国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六个特征,既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国人均收入已达到和超过千美元。包括老龄人口在内的社会成员在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已经不是仅能解决温饱问题而已,而是有了新的要求。认真做好老龄工作才能使包括老龄人口在内的全体人民都能感受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成果。
2.切实解决老龄群体的实际问题。老年群体既是一个弱势群体又是一个在卫生保健、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有着特殊需求的消费群体,但是由于收入的减少使得老年人的这些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特别是一些同志在机构改革中被反复动员提前退下来的,放弃了工作的权利。他们为改革付出了牺牲,但没有能够合理地分享改革带来的实惠。以上这些实际问题,应当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导向,认真加以解决。
3.发挥老年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老年群体人数多,同时也人才济济,他们曾经工作在各行各业,其中不乏行家里手,因此。老年群体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库。而且还要看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老年群体中蕴藏着巨大的积极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其中也包括老年群体。一切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劳动,无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无论是复杂的劳动还是简单劳动,无论是在职时的劳动还是退休后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三、老年人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作贡献
1.顺其自然,做好自我调适。老年人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开始过不上班的生活,与以往相比,对于老年人来说在精神和心理上都带来不利的影响,也进而影响到生理上的健康。对此,老年人要做好自我调适,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要认识到客观规律是铁律,人只能适应规律从而在其中掌握主动,寻找生活乐趣。同时,要远离不良的环境,防止沾染不良的嗜好。
2.尽力而为,参与和谐社会建设。老年人在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一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有些知识和专长是十分宝贵的。在有机会的情况下还应该继续发挥余热,继续作贡献。至于劳动报酬应该不作计较,只是在需要帮忙时义不容辞地工作而已。建设和谐社会贵在参与,清扫卫生、维护交通秩序、绿化美化环境等力所能及的事只要需要都应积极参与。
3,身体力行,建设美满和睦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社会需要众多和睦家庭来组成。老年人在家庭中居有重要位置,其言行举止在家庭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应当通过自己一生的切身体会,教育家庭成员,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子女勤奋敬业、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团结邻里、杜绝违法违纪和不良习气。自己虽然不在工作岗位上担任任何职务,但是建设美满和谐家庭同样是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贡献。
(责编: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