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共物品及其相关理解点
2010-12-31艾小宁刘爱琴
经济师 2010年9期
摘 要:公共物品是财政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公共物品根据其是否同时具备一定的标准分为纯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物品其提供方式有政府提供、市场提供与混合提供,文章结合一定实例对公共物品厦其相关理解点作一简单阐述。
关键词: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特征 公共物品分类 公共物品提供方式
中图分类号:F0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279-01
一、公共物品产生的背景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市场通过商品的买卖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通过市场供给个人的商品(服务)称之为私人物品,如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它的功能是满足私人需要。但市场不可能提供人们所需要的所有物品,如国防(安全保障)、适龄儿童义务教育等等,市场不能提供或不适于由市场提供的物品,则必须由政府系统来提供,从而产生为满足国民公共需要且由政府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即公共物品。
二、公共物品的涵盖范围
公共物品是广义的公共物品,它不仅包括物质产品,如桥梁、航线等,同时还包括各种公共服务,如国防、义务教育等。也即除可供公共消费的物质产品外,政府为市场提供的服务,包括政府的行政和事业方面的服务也是公共产品,这就是说,广义的公共产品既包括物质方面的公共物品,又包括精神方面的公共物品。
三、公共物品的特征
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受益,如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的受益于国防提供的安全保障,每个适龄儿童都有权利和义务接受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等等。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区别竞争性,每多提供一件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也是公共物品的重要特征。
四、公共物品的分类
公共物品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两类。
1.纯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是指同时具备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如国防,一方面它所提供的安全保障在一些人享用国防带来的安全利益时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国防安全利益中受益(非排他性)。另一方面国防为国民提供的安全保障具有非排他性,在一定条件、一定范围国防提供的安全保障不因国民增加引起成本增加(非竞争性),因此对于同时具备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国防应属纯公共物品。
2.准公共物品(混合物品)。准公共物品兼备公用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有些物品具有非竞争性而不具有非排他性。例如桥梁,通行车辆的增加不引起成本的增加(非竞争性),但要阻止车辆通行,设置岗亭即可(具有排他性),所以桥梁属准公共物品。有些物品具有非排他性而不具有非竞争性,如教育产品就属于这一类,教育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的。因为,对于处于同一教室的学生来说,甲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并不会排斥其他学生接受教育。但教育产品在非竞争性上表现不充分,在一个班级内,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学校的物力、师力相应增加,成本增加,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消费竞争性,所以教育属准公共物品。
五、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1.纯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一般情况下,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决定的。
(1)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用于提供纯公共物品,一方面私人部门基于最大利润的目标不会自愿提供纯公共物品,另一方面基于消费者免费搭车的愿望,使纯公共物品也不适于通过市场买卖方提供。
(2)政府的运行机制。一方面政府具有社会职能,因而可满足全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追求社会目标,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职责。另一方面,政府以公共权力机构,拥有向社会成员征税的权利,税收是保证纯公共物品供给成本得到补偿的最好途径,纯公共物品的免费享用是以纳税为前题的。
2.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准公共物品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性质,因此,可以采取公共提供方式或市场提供方式,也可以采取混合提供方式。
(1)具有非竞争性而不具有非排他性的准公共物品。在此情形下,准公共物品的成本一是通过征税弥补,免费享用,即公共提供方式。二是如同一般商品买卖,谁享用谁购买,即市场提供方式。对此政府即从比较两种方式的效益与成本,确定两种方式何者为优。
(2)具有外部效应的准公共物品。具有外部效应的准公共物品,选取这类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首先需判断外部效应的大小,当外部效应很大时,可视为纯公共物品,采用公共提供方式。例如基础科研成果外部效应物品,政府政策是鼓励付诸使用,一般是采取公共提供方式,外部效应较大时,对多数准公共物品采取混合提供方式是一种较佳的选择。例如医疗保健,一部分由政府提供,一部分向医疗者收费,采用混合提供方式,此时政府关注的则是合理的收费标准。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为使准公共物品有效提供,可采用政府授权经营、政府参股、政府补助等多种形式。
(责蝙:吕